词条 | 音河水库 |
释义 | 水库概况音河水库位于甘南县境内,嫩江中游右侧支流音河上,距甘南县城4公里。控制流域面积1660平方公里,占音河全流域面积53.6%。是以灌溉、防洪为主,结合发电、养鱼的综合利用水库。2002年7月,音河水库被批准为国家AA级旅游风景区。 音河水库始建于1958年,曾在多次抵御较大洪水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抗击1998年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中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为铭记这一历史时刻,特立了一座刻有“坚如磐石,万民屏障”的防洪纪念碑。 水库设计音河水库按百年一遇洪水设计,千年一遇洪水校核,以可能最大洪水作为保坝标准。设计洪峰流量735立方米/秒,洪水总量2.36亿立方米;校核洪峰流量1310立方米/秒,洪水总量3.82亿立方米;可能最大洪峰流量3000立方米/秒,洪水总量6.47亿立方米。水库兴利水位为202.6米,最高洪水位207.3米,总库容2.26亿立方米。 水库建设音河水库是甘南县在“大跃进”时期,自行设计和施工的。1958年4月由县委书记张弘弼带领全县5000多名男劳动力和400多名妇女劳动力,苦干5个月,大坝筑起7米高时,于9月16日合龙。采取边建设边蓄水边受益的办法,1959年红旗公社(今宏建乡)和长山公社(今长山乡)灌溉水田1.2万亩。鉴于水库工程量仍然很大,甘南县力量有限,1960年冬改由省水利厅第一工程局(后改为第一工程处)施工,并重新制订了整修加固方案和近期工程设计,为第一期工程。1963年3月按近期规模完成第一期工程。坝高为17.5米,总库容1.79亿立方米,完成土石方189.1万立方米,投工193万个工日,国家投资926万元。 1978年7月对音河水库进行扩建加固,开始第二期工程,由省水利第一工程处施工。水库坝高由17.5米加高到20米,库容由1.79亿立方米增加到2.26亿立方米,并完成电站工程。1985年全部工程告竣,共完成土石方121.4万立方米,混凝土方1.85万立方米,国家投资2604万元。设计灌溉效益19.25万亩,其中水田3.85万亩;防洪方面,河道安全泄量400立方米/秒,保护村屯85个,耕地20万亩,百年一遇洪水可削减洪峰40%;可养鱼水面1.8万亩,年捕捞20万公斤;电站装机4台,容量1000千瓦。 水库枢纽水库枢纽工程由大(见附图)坝、溢洪道、进水闸和电站4部分组成。 大坝为粘壤土均质土坝,坝前设水平铺盖防渗,坝长1714米,铺盖长度100米,最大坝高20米,坝顶高程209.7米。坝下设贴坡式排水。 溢洪道位于土坝右侧山岗鞍部,为正堰带闸开敞式,堰顶高程200.5米,驼峰堰型,净宽50米,5孔闸,每孔净宽10米,最大泄流量1590立方米/秒,为桃流消能。溢洪道总长471米,由引渠段、混凝土铺盖段、闸室段、陡坡段、挑流段组成。 进水闸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深孔式闸,共4孔,2孔用于电站泄流,为内径1.4米圆孔;2孔用于灌溉引水,为2.5×2.5米方孔。 坝后电站电站为坝后式引水,由深孔进水闸、压力输水管、厂房和尾水渠组成。装机4台,容量1000千瓦,灌溉期发电,年发电利用4500小时。 旅游开发音河水库风光融淡雅清秀与雄伟壮阔于一体,碧水辽阔、烟波浩渺、工程宏大、气壮山河。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丰富多彩,景区内山峦起伏,景色优美,百鸟争鸣,花香四溢。樟子松、鱼鳞松、落叶松、白杨、白桦、垂柳等万木竞秀,把景区汇聚成绿色的海洋,犹如镶嵌在甘南大地上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景区内的水利工程气势恢宏壮观,雄伟的拦洪大坝宛如巨龙横卧在音河中游。景区内的迎宾亭、鸳鸯亭、财宝亭、龙门阁和 音河山庄牌楼等景点更是古代园林与现代建筑结合的典范,成为游人观赏的一道靓丽风景。经过多年的建设,已形成了七大功能区,即水上游览区、花卉观赏区、公园区、射击区、钓鱼区等,其中还有能容纳200人食宿的宾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