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义海能源公司 |
释义 | 概述义煤集团青海义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是河南省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号召,于2003年6月在青海省组建的国有独资公司。公司总部位于青海省海西州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德令哈市,在公司就业员工2600余人。公司下辖两座露天矿和一座井工矿,分别地处于天峻县境内的木里煤田和大柴旦行委境内的大煤沟煤田,主要煤种是属1/3焦煤、弱粘煤1/2中粘煤和不粘煤、长烟煤,具有低硫、低磷、特低灰的特点,是优质炼焦配煤和良好动力煤、民用煤。大煤沟矿于2008年6月建成投产,是青海省装备水平最好、现代化程度最高的矿井之一,2009年9月安全生产设施通过青海省验收,2010年3月通过河南省工业与信息化厅“五优”矿井验收,2010年11月通过青海省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和瓦斯治理示范工程矿井验收。2010年4月木里矿安全生产设施通过青海省验收。 发展现状义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用实际行动积极融入柴达木循环经济大发展格局之中。八年来,公司广大干部职工怀着“扎根海西、回报青海”和“缺氧不缺志气,敢与高原比高低”的信念,充分发挥煤矿工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进取”的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和谐义海、激情奉献”的企业经营理念和“体面劳动、快乐工作、高雅娱乐、健康生活”工作理念,艰苦创业,顽强发展。2009年,面对世界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义海公司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果断在青海省率先提出了不减少产量、不减少就业、不减少投资、不拖欠上交利税和不减少职工收入的“五不减承诺”,受到了青海省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彰显了国有大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展示了公司“文化义海”、“爱心义海”、“诚信义海”和“责任义海”的良好形象,扩大了社会影响力。目前,义海公司已发展成为一个注册资金达2.1亿元、品牌价值达6亿元、固定资产总值超过20亿元的现代化大型企业。 公益事业在发展过程中,义海人没有忘记当地政府和各族人民的关心与支持,妥善安置当地各族群众就业,促进带动海西州相关产业发展。积极参与当地的各项公益事业:2008年3月,启动了青海省最大的长效助学项目、每年供给海西州学校4000吨煤炭的“义海能源春暖工程”。“春暖工程”分别荣获青海省最佳慈善项目和中华慈善突出贡献项目奖。出资230万元建设天峻县人民医院爱心广场。积极响应当地政府的“百企联百村”活动,出资170万元,帮助解决牧民的道路、供水、草场养殖等民生问题。2010年4月,积极参加玉树抗震救灾,捐款捐物累计达130万多万元,并派出救援队赴玉树灾区参加救援。八年来累计为青海省的各项公益事业出资2600多万元。 取得荣誉八年来,在青海省委省政府和海西州委州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一定成绩。公司先后荣获全国煤炭工业双十佳煤矿、青海省促进就业先进单位、青海省安全生产管理先进企业、青海省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青海省安全生产“先进企业”、青海省2008年度最佳雇主、青海省“节能减排”先进单位、青海省2009年度“诚信企业”、 2009青海企业50强、青海省AAA级信用企业、青海省纳税支柱企业、河南省省管企业先进基层党组织、河南省五优矿井、海西州安全生产先进企业、海西州工业经济运行先进单位、海西州项目建设先进单位、中国农业银行青海省分行AAA级信用企业等荣誉称号。公司马树声同志荣获青海省劳动模范称号,赵少普同志荣获全国煤炭工业优秀矿长称号,张书强同志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李志清同志荣获河南省省管企业劳动模范称号。 宏伟目标站在新的起点上,义海人对未来有了更高的追求。按照柴达木循环经济发展的总体布局,义海公司制定了新的发展规划:以煤为主、相关多元、科学发展,做大做强煤炭主业,拉长煤炭产业链条,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计划在3年内原煤产量达到600万吨,5年内达到1000万吨,规划在2015年实现“千万吨矿区、百亿元企业”的宏伟目标。 企业理念企业理念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