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逸仙路 |
释义 | 逸仙路1898年,法国人以武力进入湛江,开始租借“广州湾”即现在的湛江市区,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沿海港口相继沦陷,法国租借地广州湾(今湛江市区)偏安一隅,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繁荣一时。1943年,日本人占领湛江。曲指算来,法国人在湛江停留了整整45年,并在市区留下不少法国建筑遗迹。 北起解放东路,东止湛江水道,建于清末。法占初期最早铺设的道路,又名“贝当街”,街名取自法国贝当政府。回归后改现名,1966年曾称红旗路,1980年复现名。逸仙路又称“枇杷街”。 湛江市赤坎的中山路和霞山的逸仙路,是为了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而命的街道,是霞赤两地商业最繁华的地段,路名与市民相安无恙。文革期间,一些无知的人,不知孙中山还有别名孙逸仙,望文生义,歪曲逸仙是安逸的神仙;一些极左的人,虽知其意,却认为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家不值纪念,他们把逸仙路作为封资修毒草铲除。那时,红旗是革命的象征,逸仙路硬被披上左的色彩,改名为“红旗路”。 “红旗路”定名刚公布,又受至非议和围攻,认为红旗应该永远高举,不能作为路名践踏,指责改名者是别有用心抵毁革命。负责改名的机构无所适从,心惊胆战。文革后雨过天晴,1981年1月湛江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作出决定,更改和恢复市区在文革期间被改的道路名称,逸仙路重见天日,恢复原来面目。 另外,当地还有本地的居民(主要是当时的地主和资本家)修建,用于生活或商业用途的建筑。 按照修建时间的顺序可以分为三种:法国殖民前中期修建的仿法建筑;二战时香港沦陷期间,许多外国侨民和香港当地富人在广州湾避难时,修建的一批建筑物;抗战后到解放前(国民党统治时期),法国人撤离广州湾以后,当地的居民在修建房屋时加入的一些“广州湾”时期的元素,如窗花、柱子的修饰,地中海式的骑楼建筑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