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易树鸿 |
释义 | 易树鸿,男,1957年1月生,四川泸县人,教授职称,中国共产党党员。1972年初中毕业后进厂当工人,1978年9月考入贵阳师范学院(现贵州师范大学)数学系学习,1982年7月毕业并获理学学士学位。曾任遵义教育学院数学系主任、遵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数学系主任,贵州省青年联合会第六届委员会委员,遵义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系党总支书记。现任遵义师范学院网管及电教中心主任。 人物简介在二十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管是在中学任教,还是在大学的讲坛上,他都一直兢兢业业、踏踏实实的努力工作。他勤于钻研教学规律和讲课艺术,所授课程总是深受学员的欢迎;他先后承担过数学科学、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方面的23门课程的教学。年年超额完成教学工作量;他严于律己,教书育人,处处做学生的表率,善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由于他工作业绩突出,多次被评为学院的先进教师和优秀共产党员,1993年9月被遵义地区教育局和人事局联合评为地区级优秀教师。 作为一名高等学校的教师,他在教书育人中成绩斐然,在科研工作中也十分突出。曾在射影几何学、数学教学系统方法论和教育评价方法等领域有较深入的研究,现致力于人工智能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在《贵州科学》、《数理统计与管理》、《数学教育学报》、《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计算机科学》、《中国电脑教育报》等刊物和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30余篇。 主要业绩主要业绩:主讲过数学科学、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方面的23门课程。主要研究射影几何学、数学教学系统方法论和教育评价方法,现致力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在《贵州科学》、《数理统计与管理》、《数学教育学报》、《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代表作有《课堂教学因素的信息量分析方法》、《一种估计测验信度的方法》、《在贫困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初中数学自学辅导实验的可行性实验研究》、《二阶曲线的拟极点和拟极线》等。还参编了多部教学参考书。1993年7月,出席在韩国召开的第五届国际模糊系统协会世界大会并发表论文《A kind of Measures of Incident Stage among Fuzzy Random Variables and Its Application》。 1、在模糊随机信息系统关联性的研究中做出突出贡献,在国际上首次给出了模糊随机变量之间有向关联信息和输入输出关联信息的概念与计算公式,以此度量模糊随机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其研究论文《模糊随机变量之间关联程度的一种度量极其应用》,发表于1993年7月在韩国汉城召开的第五届国际模糊系统协会世界大会; 2、在教育评价方法研究领域,他提出了《课堂教学因素的信息量分析方法》(《数理统计与管理》,1991年增刊)和基于受试群体测验结果等级排列一致性的估计思想,并由此给出了估计方法(见《一种估计测验信度的方法》,1993年《数理统计与管理》增刊); 3、他参与并指导他的学生在贫苦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数学自学辅导教学实验”,取得了大面积提高学习成绩和自学能力的好成绩,其总结性论文《在贫困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初中数学自学辅导教学的可行性实验研究》发表在《数学教育学报》94年第2期上。 4、在射影几何研究领域有较深的造诣,其主要研究成果《二阶曲线的拟极点与拟极线》,发表于1995年第二期《贵州师范大学学报》,文章首次引入拟极点和拟极线的概念,讨论了它们的若干性质,并将射影几何中著名的配极原理推广为拟配极原理。 5、2002年承担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粗集结构理论及其应用研究》的研究。共完成论文9篇,其中两篇发表在核心期刊《计算机科学》上,一篇被EI和ISTP收录。其中最重要的贡献是深化了不确定性问题的理论研究。我们把传统的统计方法与粗糙集方法相结合,提出了“粗糙随机事件”的概念,并给出了它的概率估计方法。在此基础上,我们研究了“粗糙随机信息系统”的可测性问题,对相关概念做了精确的数学描述,并探讨了若干性质,其成果发表在《粗糙随机事件及其概率估计》(计算机科学,2002,29(9.专刊))和《粗糙随机信息系统可测性的研究》(计算机科学,2003,30(4))两篇文章中。 6、在知识关联性问题的研究中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在我建立的粗糙随机信息系统可测性基础上,借助于建立在粗集基础上的知识熵概念,构造了一种度量知识之间影响程度的量——影响率,并以此建立了两个用于分析知识库中各知识相互影响情况的综合数量指标——影响权和依赖权(见文《基于Rough集理论的知识之间影响程度的一种度量》、《基于Rough集理论的知识关联性研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