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易贡国家地质公园 |
释义 | 易贡国家地质公园位于西藏自治区波密县与林芝县交界处,主体位于波密县易贡乡。总体呈宽带状展布,长轴方向呈北西——南东走向。总面积为2160平方公里。地质公园以易贡巨型山体崩塌地质遗迹为特色。从亚热带到温带的垂直气候分布,使这一地区生长着茂密的原始森林和拥有十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 基本简介易贡国家地质公园位于西藏林芝地区波密县,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顶端,面积2160.8 平方公里。其中博物馆景区东距波密县城80公里,西到林芝约130公里。 易贡国家地质公园平均海拔约4000米,易贡湖面海拔2200米。受印度洋暖湿气流沿雅鲁藏布大峡谷北侵的影响,这里降雨充沛,冰川发育,气候温和,植被茂盛。这里是分布有茂密的原始森林,极具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源”和发源有多条河流的“江河源”。 易贡国家地质公园是一个以罕见的巨型高速滑坡地质灾害遗迹为主体,具有国内最大的海洋性冰川,雪山群、堰塞湖、冰湖、峡谷、瀑布、泥石流沟、角峰、铁山、温泉等地质地貌景观为一体的综合性地质博物馆。易贡湖畔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的重要基地,当年西藏自治区党委也曾在此选址,至今还保留着具有纪念意义的“将军楼”。这里也是颇具盛名的“易贡茶叶”生产基地,还是具有丰富藏民族和宗教文化特色的少数民族聚居区。 景观特点主要地质遗迹有易贡巨型山体崩塌区、易贡巨型滑坡区、易贡堰塞湖区、易贡藏布——帕隆藏布断裂带与反向河区、茶场与铁山旅游区、冰川地质遗迹区、现代冰川区、峡谷地貌区与次生崩塌滑坡区。本地区为深切高山峡谷地貌,造成了明显的气候垂直变化。从终年积雪的高山寒带向下,为高山亚寒带、山地温带、亚热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等不同的垂直气候分带。易贡巨型山体崩塌分为发生区与堆积区,崩塌体的体积达3000万立方米,崩塌的最大落差达2580米,滑坡的最大垂直运距640米,最大水平位移为6700-7000米,堆积体方量达到3亿立方米,主要包括高速滑擦痕、高速滑坡特有的喷水冒砂坑、土丘群;以及易贡堰塞湖区遗迹、易贡藏布——帕隆藏布断裂带与易贡——鲁朗走滑断裂构造遗迹、易贡堰塞湖决口遗迹、易贡堰塞湖溃决形成的次生崩塌、滑坡遗迹;古冰川活动遗迹及相应的地质生态环境等。 易贡巨型山体崩塌——滑坡的独特类型是极其少见的。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地形条件是区域乃至全球构造促使整个青藏高原持续抬升的结果,由于组成这一地区的地层多为坚硬耐风化的岩石,且河流沿构造线分布,既易于深切,又有强大的水动力条件的侵蚀,导致地形比高在继续加大,使得斜坡稳定性进一步减弱。这一地区的气候更是独特,其降雨不仅受到西南季风的影响,又存在印度洋暖湿气流沿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及其加拉白垒峰与横断山脉之间的谷地向北伸入,降水量丰富,在受到高山阻挡的区域,形成中国规模最大的海洋冰川群,海洋冰川的冻融一方面加剧了高山地区岩石裂隙的楔劈作用,又增大了河流的流量和对河谷的侵蚀切割能力,进一步加剧了河谷两岸的边坡失稳和崩塌、滑坡的形成与发生。 由于岩石坚硬,受到断裂构造作用,其裂隙必然发育。裂隙的发育方向亦制约着崩塌的形成,裂隙的连通程度则决定了崩塌发生的频繁程度。断裂构造的长时间作用又使得不断有岩石发生破裂,而给扎木弄沟源新的崩塌创造了条件。总之,易贡扎木弄沟巨型崩塌——滑坡是这些独特的内外动力地质作用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所形成的崩塌——滑坡——堵江堰塞成湖——湖水溃决——河谷地形改造——河谷次生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链是在别的地区极难见到的。 在地质公园规划区内,还包括有雅鲁藏布大峡谷、帕隆藏布大峡谷、许木古冰川遗迹和古乡沟泥石流、102滑坡群、拉月大塌方、培龙沟泥石流等地质地貌景观及地质灾害遗迹景观。 卡钦冰川:西藏最长的冰川、中国第三大冰川、中国最大的海洋型山谷冰川;帕隆藏布:世界第三大峡谷,与雅鲁藏布大峡谷(世界第一大峡谷)相接。 由于受到雅鲁藏布大峡谷与南北向的伯舒拉岭印度洋暖温气流的引导,在易贡地区形成了一个向北凸出的舌状多雨带,丰富的降水和特殊的高山地形,在此形成了中国罕有的海洋型山谷冰川,并成为高原上一个巨大的现代冰川发育中心。其中的卡钦冰川是中国境内最大的现代海洋冰川。 在易贡国家地质公园,还存在“反向河”地质遗迹景观。易贡藏布河与帕隆藏布河沿着古生代时期的裂谷带发育,易贡藏布流向南东,帕隆藏布流向北西,两条大河相向而流,几乎成一条直线,故两河汇合时很容易被误认为是一条河,但在地理上是地道的反向河。 形成原因易贡扎木弄沟在2000年4月发生特大山体崩塌,形成从崩塌处至堆积前缘长达8.5公里,占地面积近20平方公里的地质灾害遗迹,为世界罕见。此外,还有古乡沟、培龙沟、加马其美沟泥石流地质遗迹景观等。 2000年4月9日20时05分,西藏自治区波密县易贡乡扎木弄沟源区发生巨大山体崩滑,在重力作用下,强大的冲击力激发了沟内沉浸百年的碎屑物质,在短暂的几分钟里,沟内的块石碎屑物质瞬间形成高速滑坡并解体,旋即转化为超高速块石碎屑流,以锐不可挡之势,扫荡谷口两侧山体,倾泻于易贡湖出口处,完全堵塞了易贡藏布河,形成了长达4.6公里,前沿最宽3公里,高60—100多米的近似喇叭状天然坝体,堆积方量约3亿立方米,使易贡堰塞湖再次全部堵塞,湖水位急剧上涨。本次灾害造成了约8平方公里的森林瞬间化为乌有,易贡、八盖两乡及易贡茶场等4000余人受灾。著名的易贡茶厂近二千亩茶园受淹,直接经济损失1.3亿元以上(不包括毁坏的森林)。 此次崩塌滑坡垂直落差3000余米,水平最大运距约7000米,平均速度高达39米/s左右。如此超高速运动,远距离运移,巨大的堆积方量及破坏特性堪称世界罕见。6月10日19时,被特大山体崩塌滑坡堆积体堵塞了62天的易贡湖水,冲毁了人工导流明渠,流速达9.5m/s,流量达2940m3/s。6月11日2时50分,易贡湖下游(约20km)最大的通麦大桥,水位升至52.07m,高出桥面32m,最大流量达120000m3/s,是雅鲁藏布江年平均流量的26倍,狂泻的洪水,造成下游的易贡藏布、帕隆藏布、雅鲁藏布江水位猛涨,沿线公路、光缆通信设施严重破坏,各种桥梁悉数被冲毁,因指挥部组织得力,灾害的全过程未曾造成一人伤亡,则堪称世界奇迹。易贡巨型滑坡给西藏人民造成灾难的同时,也给全人类流下了宝贵的地质灾害遗迹。如:山体崩塌豁口遗迹、滑坡擦痕遗迹、两侧山体铲蚀遗迹、巨大块石堆积遗迹、锥状丘状堆积遗迹、对称侧旋堆积遗迹、气浪波及带遗迹、堰塞湖淹没遗迹、次生泥石流遗迹、衍生地质灾害遗迹,堆积体溃口及水毁遗迹,还有冒沙坑、塌陷坑、球型石等,是高速滑坡特征保存最完整的研究场所,也是向人们进行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的科普教育基地。 旅游资源易贡众多的景区景点可分为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产业旅游资源三个大类,按资源特征和品种之差异,下分为11类型21个亚类。其中有很多特色突出的景点,为易贡旅游提供了鲜明的主题和资源支撑。产业旅游资源也已发掘出具有潜力的品种。以下将对三大类旅游资源作简要叙述。 3大类: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产业旅游资源。11类型:地质遗迹景观、山景、水景、生物、冰川、洞景、气象/气候景观、古建筑、古遗迹、民风民俗、生态农业观光等旅游资源。21亚类:自然资源的灾害遗迹景观、地质遗迹景观、山景、水景、洞景、森林、动物、冰川、气候/气象景观;人文资源的坠机遗迹、民居、寺庙、民风民俗;观光农业的观光农业、牧业、林业、果林、药业、手工业、观光茶叶等。 1、典型的灾害地质旅游资源:地质灾害遗迹资源是本区最具代表性的地质遗迹资源。是集典型性、代表性、稀有性、自然性、系统性与完整性、面积适宜性以及科学研究价值于一体的极其罕见的巨型地质灾害链遗迹资源。峻秀的高山,深邃的峡谷,活跃的新构造活动,使该区的地质灾害频繁,规模巨大,有的堪称世界之最,通麦天险、古乡泥石流、帕隆沟泥石流、102大滑坡、东久泥石流、易贡特大型山体崩塌滑坡。是典型的地质灾害博物馆。易贡巨型山体崩塌滑坡是易贡国家地质公园内最系统、最具规模的地质遗迹资源。易贡巨型山体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的规模在两大方面都为中国第一。崩塌体的体积达3000万m3,崩塌的最大落差达2580m,崩塌体撞击扎木弄沟内松散堆积物形成高速远程滑坡,滑坡的最大垂直运距640m,滑坡的堆积体方量达到3.0亿m3,滑坡体内最大的单个巨石直径达44m,体积达30000m3。滑坡的最大水平位移为6700—7000m,滑坡的平均运动速度达到了37—39m/s,是少有的巨型远程高速滑坡。 在气垫效应的作用下,滑坡的前缘部分飞过了易贡藏布南岸的古堆积垅。没有飞过该垅的滑坡体,在回落的过程中形成了大小不等的土丘群。易贡巨型山体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留下的遗迹,从易贡茶厂即可仰望扎木弄沟源头发生崩塌的位置。在进入茶厂前的盘旋公路边可以看到以往滑坡形成的堆积垅和本次滑坡的堆积特征。在靠近易贡藏布的南岸高地上可以看到至今还保留着的高速滑坡坠落时形成的土丘群,可以看到湖水溃决后,易贡湖消失形成的曲流。 2. 奇异的冰川地质旅游资源:由于受到雅鲁藏布大峡谷与近南此向的伯舒拉岭对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引导,在易贡附近形成了一个向北凸出的舌状多雨带,丰富的降水和特殊的高山地形,在此形成了中国罕有的海洋型山谷冰川,并成为高原上一个巨大的现代冰川发育中心。其中的卡钦冰川是中国境内最大的现代海洋冰川,也是西藏最大的现代冰川。在易贡附近的所有高山上常年白雪皑皑,冰蚀地貌举目可见,与角峰相连的刃脊下展布着个个冰斗,其下的“U”型槽谷内的现代冰川的冰舌伸向了2500m左右的山腰,冰舌末端的冰川终碛及其冰川两侧的侧碛依稀可见,冰水和着降雨形成个个冰水扇。在卡钦冰川的前沿发育有高达600m的冰瀑布。在海拔5000m左右的盆地中,冰碛丘陵起伏、湖泊星罗棋布,还分布着十分引人注目的鼓丘群和羊背石。易贡的冰川和雪山规模大、类型全、景观奇特,具有极好的观光旅游和探险价值。 3、特殊的构造地质旅游资源:易贡藏布—帕隆藏布深断裂带呈北西—南东走向,是冈底斯陆缘岩浆弧与念青唐古拉弧背短隆的构造界面。通过卫星照片解译,其宽度约1—8km,长达数百公里。向北西延伸被那曲—羊八井断裂所截,向南东延伸可能与怒江断裂带会聚。易贡藏布—帕隆藏布深断裂带可能是古生代时期的裂谷带。易贡藏布、帕隆藏布两条大河沿该裂谷带发育。在地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易贡藏布流向南南东,帕隆藏布流向北北西,两条大河相向而流,是地地道道的反向河,在小比例尺的地质图或地理图上,如果不仔细辨认流向很容易将这两条大河误认为是一条大河,这也是难得的构造形迹。 4、 其他地质旅游资源:易贡所处的西藏高原东南部地区,由于新构造运动活跃,断层发育,隆起幅度大且正处于抬升阶段,高山不断抬升,河川不断下切,形成众多大小峡谷。其中引人注目的是名列世界第一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和世界第三的帕隆藏布大峡谷。温泉、沸泉、矿泉在园区内也多有分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