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一千零二夜 |
释义 | 《一千零二夜》,法国的经典的动画电影。影片以18世纪为背景,故事讲述一位法国青年与一位阿拉伯青年寻找公主的冒险故事。 基本信息类型:卡通动漫 上映时间:2006年 主演:阿苏 阿斯玛 地区:法国 语言:法语 剧情介绍主角分别为代表白色人种的阿苏及具有中东色彩的阿斯玛,阿苏出生于贵族;阿斯玛则是奶妈珍娜的亲生儿子,情同手足的两人最爱听奶妈所说的仙女故事;然而迈入青少年时期前,阿苏的贵族父亲将他带走,奶妈及阿斯玛只好被迫离开。多年后,成年的阿苏怀抱梦想回到童年生活的地方,旅途中发生意外,却也让他与奶妈及阿斯玛重逢。阿苏与阿斯玛下定决心要去寻找仙女,路途中原是竞争对手的两人,遇到困难后却展现出相互扶持的情谊…… 一部很棒的经典故事。 一部期待已久的巨作。 如今可以随时欣赏,随时在线观看。 如果要具体描述一般人对“童话故事”的印象,大体不脱五彩缤纷且天马行空的世界与邪不胜正的美好结局。而所谓“童话”,就是给儿童看的故事,或是所谓的精灵故事(fairy tale);所有的父母都知道,孩子能从阅读童话或听童话故事的过程中获得喜悦,迪士尼电影《天方夜谭》中,Skeeter Bronson的姊姊告诉他,最令她生气的是身为舅舅的Skeeter居然告诉外甥儿女,现实社会没有Happy Ending。而她拜托Skeeter照顾子女的原因,就是希望Skeeter能像他们的父亲那样说床边故事,给孩子一些奇思异想,让孩子拥有美好的童年;而不是提早让他们认识现实社会的残酷。[1]为何童话故事魅力这样大?是什么让童话的读者感到心满意足,填补现实不完美的空白? 以非洲背景为主的动画电影《叽哩咕与女巫》轰动的法国动画巨匠米休欧斯洛(Michel Ocelot),于2006年推出了《一千零二夜》这样一部叫好又叫座,结合2D与3D手法的动画电影。原剧名直译后应是“阿苏与阿斯玛”,在其DVD封面剧照也是阿苏与阿斯玛这一对异国兄弟骑着他们的坐骑。而台湾却翻译成〈一千零二夜〉,显而易见,这是为了与阿拉伯国家著名的《一千零一夜》(天方夜谈)产生联想,表示这是一个充满异国情调的故事,然这个命名同时巧妙连结了一千零一夜里的主轴--一个故事串连一个故事,意即故事中的故事。 《一千零二夜》受到欢迎的原因,无疑由于这是一个充满灿烂与美好的童话故事,不止孩子,大人也可以从电影中获得满足。阿拉伯世界的著名童话《一千零一夜》是闻名遐迩的床边故事,那么与它产生联想的《一千零二夜》展现的是怎样的童话面貌,叙说的是怎样的故事呢? 这篇故事的观点 《一千零一夜》有趣的地方,在于它是由一个故事开始,逐渐衍申众多的故事,一个面临天亮就要被处死的新婚王妃,以说故事的方式吸引国王期待续集,于是得以不死。若要将《一千零二夜》与此故事联想,就不得不注意,到底是谁在说故事? 电影开始在珍娜奶妈的哺乳中,由第三人称视角,跳接到奶妈的视角,观看婴儿阿苏。虽然在此之后皆转换到第三人称视角,还是很明显的感到此时是观众随着珍娜的眼光和经历进行故事。 而剧情的伏笔也是主轴就在此开端,珍娜对两个孩子述说的精灵仙子故事,是贯串整个《一千零二夜》的冒险主轴,此时,视角在珍娜与第三人称之间切换,观者看到珍娜奶妈和两个孩子的互动,以及珍娜眼中天真可爱,从小就互相争夺斗嘴的异国兄弟。珍娜不但是剧情中的说故事者,也是电影的主述者。 但从珍娜角度叙事的模式只持续了七分钟,从阿苏父亲要阿苏自己睡之后,叙述的主权就交给了阿苏。透过特写表情和远景的肢体动作,描述阿苏对父亲教育的不适应与沉默反抗,此时,户外的阿斯玛是观察者,他与观众分站两端,一同看着阿苏的无奈。 阿苏长大以后,虽然仍是第三人称视角,但故事主线随着阿苏进行,有时还有阿苏的第一人称话语,例如当阿苏明白这些使用“奶妈的语言”的人们认为蓝眼睛是种诅咒时,阿苏产生了独白:“真是个丑陋的世界,我再也不要睁开眼睛了,从现在开始,我是一个瞎子。” 由此开始,主述者成为闭上眼睛的瞎子,因为这是电影而非小说,不能透过文字描述主述者的内心画面,镜头再也无法切换到主述者的视角,是以第三人称全知视点,成为固定的视角。 但故事的主轴仍然环绕阿苏,镜头把画面宛如剧场舞台般呈现,主角不是由左而右前进,就是维持在镜头正中央。,固定的视角,帮助观众与主角维持等距,一面能由视觉的中心注意到角色进行的对话,一面能全知的观察场景,而导演也透过这一段行走的过程,充分展现他想表述的阿拉伯文化元素,此时,剧情的话语叙述者虽然是卡布,真正的叙述者,却是导演。 虽然阿苏在遇见珍娜之后,恢复了正常的视力,但视角不再回到单一的人物身上,由于主要角色的增加,卡布、珍娜、阿斯玛、公主等,镜头的切换一直维持在第三人称全知观点,也就是导演的叙事了。 此后,阿苏与阿斯玛的冒险旅程展开,奇幻的故事也由说故事者的口中真实化,鲜明的展现在镜头前了。 童话元素童话元素 所谓童话,张剑鸣〈童话的含意〉说:“只有传奇性和完美性的幻想故事,它的特色是情节的安排和人物的造型都非常奇特。虽然它是不合逻辑,不真实的,但是诗意化的风格,和故事中所贯串的公正、仁爱,却表现了童话的主旨是在追求至善的美。” 前面说过童话在一般人心目的形象,充满了真善美与想像,这意味着被称之为童话的故事,必定含有这些元素,同时,含有这些元素的故事,也可以被目之为童话。当我们观赏《一千零二夜》的时候,绝对会被里头的传奇故事和完美结局、奇特遭遇所吸引,而情节走向的超现实,故事传达的友爱与无私,都是童话之所以令人着迷的特点,在此,将以结构的方式对《一千零二夜》的情节进行分析,观察它的童话元素。 按照普罗普的神奇故事31项角色功能,并以阿苏这个主述观点假设为主人公,可分析得以下几个情节进程: 序号 角色功能 剧情叙述 1. 一位家庭成员离家外出(外出) 阿苏是一个没有母亲的贵族小孩,在奶妈的照顾和奶妈儿子阿斯玛的陪伴下度过多彩多姿的童年。 2. 对主人公下一道禁令(禁止) 阿苏的父亲认为他长得够大了,决定开始他贵族式的教育,并在之后把奶妈珍娜母子赶走,阿苏的身心皆受到限制。 3. 打破禁令(破禁) 阿苏成为少年,决定离家寻找自己的梦想,完成童年故事的冒险。 11 主人公离家(出发) 阿苏乘船出发,前往他所梦想的东方国度,也是西方眼光中充满神秘感的回教世界。 12 主人公经受考验,遭到盘问,遭受攻击等等,以此为他获得魔法或相助者做铺垫(赠与者的第一项功能) 遇到船难、因为蓝眼睛的传说而被排斥、极度饥饿,阿苏对梦想国度的美好幻想破灭,成为一个乞丐。 13 主人公对未来赠与者的行动做出反应(主人公的反应) 遇到卡布,自愿被他欺骗,也因此成为找到两支魔钥的契机。 14 宝物落入主人公的掌握之中(宝物的提供、获得) 找到第一支魔钥 15 主人公转移,他被送到或被引领到所寻之物的所在之处(在两国之间的空间移动,引路) 找到珍娜奶妈,进入奶妈家 16 主人公与对头正面交锋(交锋) 遇到长大后的阿斯玛,阿斯玛对阿苏有敌意,并且处处表现不友善。 17 给主人公做标记(打印记) 阿苏得到公主的赠礼,但阿斯玛也有一份,表示两人是公平的竞争者。 18 对头被打败(战胜) 遇到困难时,因为阿苏的善意,阿斯玛敌意化解,两人决定合作。 25 给主人公出难题(难题) 面临三个钥匙的关卡,兄弟一起解谜过关。 26 难题被解答(解答) 进入光明室,见到精灵仙子。 29 主人公改头换面(摇身一变) 精灵仙子让精灵拯救阿斯玛,并且为两人着装,焕然一新。 27 主人公被认出(认出) 精灵仙子呼唤了仙灵美女,使两兄弟各自得到匹配。 30 敌人受到惩罚(惩罚) 无 31 主人公成婚并加冕为王(举行婚礼) 两对美眷成婚,皆大欢喜。 [2] 根据普罗普的童话角色功能研究,大体童话故事皆符合此31项功能,虽然不可能每项具足,却一定会依照次序完成故事,是为童话故事高潮跌起,引人入胜的原因。 而在动画片《一千零二夜》中,除了主角初到回教世界,被迷信而排挤;以及进入冒险迷宫时遇到强盗之外,此故事整体剧情几乎没有真正的敌人。依据原剧名以及珍娜说的话:“我真傻,你当然也要去,从小你们就抢同样的东西。”观众或许会期待这对异国兄弟在长大重逢后成为对手,但两人的心结也轻易的化解了,使得原本在结局一定会有的惩罚不见了,而主角人物有两位,被拯救的精灵仙子却只有一位,是以27与29项的功能被调换,必须等到找出解决办法,并另外出现一位女主角时,方能进入最后的结局“主人公成婚并加冕为王”。 透过剧情分析,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一个故事里,主角若没有历经磨难,情节就没有高潮跌起,也不够好看。无论是否是童话故事,善与恶、光明与黑暗、痛苦与快乐的强烈对比,是故事永恒探讨的主题,也是基本的元素。然而这个故事虽没有敌人受到惩罚,甚至是一个没有坏人存在的故事,依然保有童话的趣味,是因其剧情依然大致保存了冒险与征服的情节走向,并且有完美的结局,每个人都得到所应得的位置,符合童话奇想、浪漫、美好的各种描述。可以说,这是一个甜蜜过头的童话故事。 角色对比与文化差异 但是不是童话故事,就只有浪漫的幻想而已呢? 其实,导演还是在这个甜蜜的故事里,加入了自己想要探讨的文化差异主题,一方面可给本国的小观众不同的异国视野,一方面为文化差异的冲突作出自己的完美诠释和解决办法。 黑发黑眼黑皮肤的阿斯玛,金发蓝眼白皮肤的阿苏,此二人是本片的两位男主角,两个明显对比的角色,带出了这部片期待探讨,或说展现的文化差异与冲突,但可明显感受到,主要视角仍然是以来自法国的阿苏为主。由于本片为法国导演、法国上映的片子,以法国视角较容易在国内获得共鸣。 然而,代表着法国视野的阿苏是来自西方世界的贵族少年,而阿斯玛身处的神秘回教世界国家则是这整个故事发生的场景。对占整个故事三分之二场景的回教国家来说,拥有“诅咒的蓝眼睛”的阿苏是外来者,是一个“他者”;而对法国观众来说,阿拉伯世界是一个更大的“他者”。但观众却是随着阿苏这位“他者”的眼光,去探索更大的“他者”--神秘的梦想国度。 进一步说,虽然导演拥有在非洲生活的背景,但在电影中描述阿拉伯世界还是头一回,且仍然是以他者的身份,去描述阿拉伯世界,导演刻意安排,不将阿拉伯语翻译出来,任由阿苏以半生不熟的阿拉伯语能力去理解这个世界,就好像所有荧幕前的法国观众一样,这是一种“陌生化”的效果。其实,完全不影响观众对剧情的理解,反而保存了西方人对东方神秘的想像。 观众或许会好奇,阿苏一开始遇到贫穷的人们,后来却走进繁华富庶的城市,并进入富有的珍娜家里,他原先认为这是一个丑陋的土地,但见了珍娜之后,又觉得这个国家可爱了,那么,到底在他心中的阿拉伯世界是怎样的呢?贫富反差极大?还是迷信荒谬的国度? 阿苏的观察,其实是导演想要表述的,他对阿拉伯世界表象的陈述,但他的文化观,却在珍娜的话语里展现: 我熟悉这两个国家,这两种语言、两种宗教,所以我比任何人懂两倍,当别人躲避蓝眼睛,或黑猫的时候,我却勇往直前,所以我会赢。 这段话表现奶妈宽阔的眼界和胸襟,也解释了导演想要观众理解的,以更高的角度去观察异文化,包容并接受,了解各种不同信仰文化的意义,尊重民族的存在。大概这也就是为何创造了对比如此强烈的两位男主角,也埋下两人可能冲突的因素,却在最后浓浓的甜蜜童话元素中被消弭于无形。导演透过甜蜜且无痛苦的童话世界,传达他的信念:文化包容、爱与和平,因为相信美丽传说,并透过努力,完美的结局终将实现。 结语 总体来说,《一千零二夜》虽然包融了许多美好的童话元素,但在某些戏剧张力的部分,却明显缺乏。然而,由于其夹杂着异种文化的文化冲突探讨,加以动画融合2D背景和3D人物,丰富且令人眼花撩乱的色彩,无异为原本甜蜜的故事再次包装上更灿烂的糖衣。 若与台湾习惯了的日本动画相较,《一千零二夜》的视觉感受的确突出而鲜明;若与迪士尼完美无缺、逻辑合理的童话结构相较,《一千零二夜》似乎进行得太过理所当然了。 然而,《一千零二夜》跨海洋、跨文化、跨现实的奇幻冒险,还是在短短一小时三十三分钟内,给予观众无限欢乐的惊奇,实现唯有梦想中才会出现的梦想。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