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
释义 | 《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是明代词人、一代文豪唐寅,即唐伯虎的作品。这首词的佳处不只在于词句之清圆流转,其于自然明畅的吟哦中所表现的空间阻隔灼痛着痴恋女子的幽婉心态更是动人。唐寅轻捷地抒述了一种被时空折磨的痛苦,上下片交叉互补、回环往复,将一个泪痕难拭的痴心女形象灵动地显现于笔端。 作品名称: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作品别名:一剪梅 创作年代:明代 作品出处:唐伯虎全集 文学体裁:词 作者:唐寅 作品原文一剪梅① 雨打梨花深闭门②,忘了青春,误了青春。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③,月下销魂。 愁聚眉峰尽日颦④,千点啼痕,万点啼痕。晓看天色暮看云⑤,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作品注释①一剪梅:此词牌以周邦彦所作起句有“一剪梅花万样娇”句,故取为调名。又名“玉簟秋”、“腊梅香”。重头六十字,平韵。 ②“雨打梨花”句:用宋人李重元《忆王孙·春词》结末成句。 ③销魂:黯然神伤。 ④颦:皱眉。“愁聚”句意为整日眉头皱蹙如黛峰耸起。 ⑤“晓看”句:两个“看”字实系无意义举止,乃特定心态的外现行为。 作品鉴赏“闺怨”之作在历代词人笔下堪称汗牛充栋,愈是习见的题材愈难出新意,从而所贵也尤在能别具心裁。唐寅这阕《一剪梅》的佳处不只在于词句之清圆流转,其于自然明畅的吟哦中所表现的空间阻隔灼痛着痴恋女子的幽婉心态更是动人。空间,既无情地拉开着恋者的距离,而空间的阻隔又必然在一次次“雨打梨花”、春来春去中加重其往昔曾经有过的“赏心乐事”的失落感;至若青春年华也就无可挽回地在花前月下神伤徘徊之间被残酷地空耗去。时间在空间中流逝,空间的凝滞、间距的未能缩却,尤加速着时光的消失。上片的“花下销魂,月下销魂”,是无处不令 “我” 回思往时的温馨;下片的“行也思君,坐也思君”则写尽朝暮之间无时不在翘首企盼所恋者的归来,重续欢情。唐寅轻捷地抒述了一种被时空折磨的痛苦,上下片交叉互补、回环往复,将一个泪痕难拭的痴心女形象灵动地显现于笔端,诚无愧其“才子”之誉称。 作者简介唐寅 (1470~1523年)明代书画家、文学家。字伯虎,又字子畏,别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有“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之美称。苏州人。16岁时参加童生试,经县试、府试、院试,高中第一名案首。公元1498年(明孝宗弘治十一年)赴南京乡试,又中第一名解元。次年进京会试,因涉嫌程敏政受贿案,贬谪往浙江为吏。耻不就官,归家后纵酒浇愁,傲世不羁,放浪形骸以终。绘画与沈石田、文征明、仇英齐名,史称“明四家”。诗词曲赋与文征明、祝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位居四才子之首。著存《唐伯虎全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