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一分钟的想象
释义

一分钟的想象,是一个夸张的写法。这是一首现代诗歌,作者毕海平。诗人反复运用诗歌中的意象法,把文字和情感表达的淋漓尽致。

作者简介

毕海平(1988年6月6日— ),江西鄱阳县人。出生在农村家庭,当代网络作家、诗人。做过普通员工、搬运工、编辑、文化事业、教师,期间深深了解了下层人民的生活,为写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2007年高中毕业,入读南昌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2008年创办校刊《鄱阳湖》,并提出了诗歌主张:“立根乡土。”2006年发表处女作《成长的足迹》。先后出版诗歌集《毕海平诗歌精品集》,深受广大读者喜爱。作品集《春秋情殇》具有现代文学典型。被南昌大学图书馆收藏。并多次在网络发表小说、诗歌。

写作背景

《一分钟的想象》是诗人创作于2011年1月15日。这首诗歌是记录和表达诗人与其爱人李淑娟 ① 的美好场景。当时是2011年1月10日,诗人送李淑娟回家,在南昌的洪城客运站,他们玩的很开心,当行走在繁杂的人行道上,诗人紧紧地抱着李淑娟,生怕她受半点伤害。可是当列车快要开走的时候,他们依依不舍。诗人与李淑娟于2010年12月31日正式建立关系,短短的恋爱就使他们陷入深深的爱河,谁也不能离开谁,正是带着这样的心情,诗人回到家,由于太思念心爱的人,才挥笔一气呵成地写下了这首诗歌。这首诗歌的最大特色就是运用“夸张法”和“意象密度法”,让人读来遐想翩翩。

① 李淑娟,女,1989年10月18日生,江西抚州宜黄县人,2008年入读南昌大学会计专业。性格温和、善良、大方、诚实。对感情专一。在作者的感染下,积极进行文学创作。代表作《雨声》。

原文欣赏

一分钟的想象

—— 毕海平

车站

汽笛声

像一把巨剪

绞断了离别的铁索

假如

时间的双手

把一分钟拉长

我将带淑娟去寻找一分钟的想象

洪城的十字路口

人头攒动方向杂乱

车轮碾过的路线

似一束激光

射到街口的那头

没有迷失方向

我们穿过分钟的隧道

来到那个想象的记忆

鄱阳湖

这个曾经相遇的地方

留给我们太多的想象

湖水很清很静

像一块透明的镜子

两位白发老人

安详地依偎在湖畔

小山羊咩咩地叫着什么

白鹤衔走最后一片夕阳

一分钟的想象能想多远

两颗心足以把它变大

从一秒到一时

放出想象的白鸽

把车站冲印成渡口

列车就是摆渡的老人

划满着沧桑的痕迹

谁也不知道海子卧轨的原因

只有那些碎石和尘土知道

做一回诗人

深情地带淑娟去港口

不管都市有多少霓虹闪烁

不问路口人们匆忙的脚步

有一种呼吸

停留在我们的胸口

将一分钟膨胀

港口有一望草原

曾经人类的向往

古道的风铃

唤醒了沉睡的诗人

他面容模糊眼神呆滞

诗人沙哑的声音

告诉我们一匹野马

跑去了那个纷乱的战火年代

岭谷间弯曲的山道

将那个年代缩小

只有几片枫叶的重量

放羊娃的脸上

有烽烟的黑点

依稀可见的愁闷

有一双狼的锋利眼睛

窥视着山间的羊群

一只迷途的羔羊

找不到时间的方向

黄昏欺骗了它的目光

我们伸手指了指

恶狼扑了过来

一声惨叫

撕破了想象的面具

形形色色的人

瞬间将一分钟压扁

秒针又开始滴滴答答

长笛声穿透一朵乌云

爱的人去了远方

我狠心将手表摔在地上

这里的时间停住了

而那边却越走越远

时间驱使着车轮

将我们拉的越来越远

远得无法用相机

定焦

我把忧伤埋下

思念放在地图上

只有在那里

才能找到我们最近的距离

地图上的起点与终点

就是我们一路的想象

作品赏析

1、这首诗歌从整个句子来说,是一首很长的诗歌。全诗共82句。每一句都值得细细地去分析。

2、本诗歌最大的特色就是“夸张法”和“意象密度法”。

① 首先“夸张法”主要体现在一些动词上,正如标题,一分钟能够有多少事情发生呢?这不免会让人联想。在看像动词“绞断”、“拉”、“射”、“衔”、“冲印”、“撕破”等等。这些都是很夸张的写法,这些词语足可以表现出诗人当时复杂的心情:一,即为和女朋友李淑娟在一起的日子而快乐;二,又为如今的分离而难受;三,更为将来的爱路而迷茫。这一系列的动词更是把诗人内心的感情全部给倾泻出来,使得每一个动词都赋予了诗人的行为活动,具有了生命感。

② 再次“意象密度法”。在这首诗歌中,可谓是淋漓尽致地发挥了诗歌“意象”的能力。诗人把相关的、不相关的意象很巧妙地组合在一起。使得全诗有一种超凡的气度,让人的想象不断延伸。就像古代的马致远写的《天净沙·秋思》一样,是一首很出色的诗歌。全文分别用了“车站”、“汽笛声”、“巨剪”、“铁索”、“路口”、“车轮”、“激光”、“隧道”、“鄱阳湖”、“湖水”、“镜子”、“白发老人”、“山羊”、“白鹤”、“白鸽”、“渡口”、“碎石”、“尘土”、“港口”、“草原”、“古道”、“风铃”、“野马”、“岭谷”、“山道”、“枫叶”、“放羊娃”、“烽烟”、“狼”、“黄昏”、“乌云”、“手表”、“相机”、“地图” 等。从这些意象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的高超技术,人们不得不从中领会到一些深刻的道理。

3、最后,这首诗歌之所以成功,在于它意象的密度浓。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北国的草原,还有南国的江南水乡,更有塞北的古道风铃,还有大海的广阔,等等,有山有水有草有动物。在这一首诗歌中你就可以领略到多种感受,可以说称得上是诗歌的百科全书。这首诗歌不仅表现出了自然的风光,诗人与爱人之间的感情,更重要的是,从景物中传达出了岁月历史的痕迹,有革命时期的硝烟,诗人把自己放到一个过去的岁月,把他们的爱定格在那个烦乱的时代,在更是从侧面反映出了当今时代虽然是和平时代,但是社会的残酷,人心的难测,以及物欲追求下的爱情的泛滥。这些都值得读者去思考。

4、诗歌最后一句“地图上的起点与终点 / 就是我们一路的想象”写得很好,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这句话已经成为多数读者的名言,是整首诗歌的泉眼。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2:3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