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夜宿汪氏园
释义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夜宿汪氏园

【创作年代】明朝

【作者姓名】王守仁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作品原文

夜宿汪氏园

小阁藏身一斗方,夜深虚白自生光①,

梁间来下徐生榻②,座上惭无荀令香③。

驿树雨声翻屋瓦,龙池月色浸书床④。

他年贵竹传遗事,应说阳明旧草堂。

作品注释

①虚白:若隐若现的光彩。此处当指透进屋内的月光。

②徐生榻:此处用典。东汉时有南昌人徐稚,颇有文名。时南昌太守陈蕃在家中从不接宾客,却专为徐稚置榻一张,徐来则用,徐去则将榻挂于墙上。

③荀令香:此句用典。三国时有叫荀彧的人,做尚书令,称荀令君,身上有异香。

④龙池:泛指水池。

作品译文

住宿在一间不大的小阁屋里,夜深了满屋生出虚白光彩。

把接待徐生那样的榻从梁上放下来,可惜座上没留下象荀彧那样的异香。

听见风吹驿树雨打屋瓦的声音,池塘的月色浸满堆着书的床铺。

他年贵阳要搜传过去的事情,应该记下我住过的旧草堂。

作品简析

从这首诗可以看出王守仁当年就深信自己所悟的道是有深远意义的,这大概是王守仁在恶劣环境中也十分挚着的原因。作者以东汉时的徐生自喻,可见他对自己是充满了自信的。

作者简介

王守仁(1472~1529),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他二十八岁参加礼部会试,名列前茅,中了进士,授兵部主事。1506年(明武宗正德元年),因反对宦官刘瑾,被廷杖四十,谪贬至贵州龙场。1517年(正德十二年),江西、广东等地爆发民乱,王守仁被朝廷重新启用,并平定了宁王等叛乱,立下赫赫战功。王守仁不但武功非凡,他也是著名的儒学大师,著有《传习录》等重要的著作,是儒家心性学说的集大成者。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