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叶景葵 |
释义 | 叶景葵(1874—1949),字揆初,浙江杭州人,浙江兴业银行董事长。叶景葵有一定的民主思想,1947年5月,国民党政府迫害学生运动,叶为“十老上书”人之一,声援学生运动。 个人简介叶景葵20岁中举人,29岁中进士。1908年任浙江兴业银行汉口分行总经理。1911年任清政府天津造币厂监督,三个月后,任大清银行监督。大清银行为清政府于 1908 年创立的国家银行,他上任时,大清银行极度混乱,已濒于破产的边缘。面对严峻局面,他力挽狂澜,主张大清银行向中央银行方向发展,专以“维持币制,活动金融”为任务。他改革总行体制,制定了有关银行管理的规章制度,并调配有才干者任重要职务,如任吴鼎昌为南昌分行总办,宋汉章为上海分行经理。叶与浙江兴业银行渊源由来已久,1915年任该行董事长。浙兴银行稳中求进,业务发展迅速,1922-1927年间,存款总额有五个年份居私营银行之首。 古籍整理叶在古籍整理上有着特殊贡献,他晚年致力于古珍稀版本的搜集,所写的札记、书跋,多有独到之处。 李魁先生《三味书室与﹤读史方舆纪要﹥》一文(2002年第11期《旧书信息报》)拜读之余,颇受启发。我由此想到上海图书馆珍藏的顾氏《读史方舆纪要》稿本,它的发现、鉴定和收藏,始终与著名藏书家叶景葵的名字紧紧相联,实为藏书史上一段佳话。 他的卷庵藏书多抄校稿本,十分珍贵。1925年前后,他从杭州抱经堂书贾朱遂翔处收得一部前人稿本。首行题《读史方舆纪要》,不分卷第,后人粘附纸条分别卷第,并注明“苑溪顾氏原本”。叶氏“灯下排目整理,剔除蠹鱼蛀虫不下数百”,接着请修书高手精心修补,费时两年,费款200元,为书款的三倍,订成一百三十余册,整修如新。 个人书稿这部稿本字迹有五六种,显然出于多人之手笔。虽都甚工整,却有许多朱墨笔删改。除“虏”、“夷”、“国期”等清代忌讳字句涂改外,叶景葵注意到,“所异者,凡古今沿革变迁及山川考证颇多校改,皆极有关系之处。所改又均胜于原文”。书内又夹有不少粘签,对原书多有纠正。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完稿后,康熙五年(1666年)无锡华氏职思堂曾刻印其中历代州域形势说部分,定名《二十一史方舆纪要总说》,仅五卷,此为该书最早的刊本。叶景葵所得稿本显然为付刊后重修之本。因其改动过多,整理颇难,因此嘉庆十六年(1811年)四川龙万育首次全书刊刻仍以原底本为准,后来道光、光绪年包括新化邹代钧三味书室刻本在内的数种刊本都是前者的覆刻而已。“重修本则沉埋三百年,向饱蟫鱼之腹”,是叶景葵慧眼识遗珠,使一部濒于毁灭的重要书稿重见于日。 思想理念叶景葵“一字一句”研读后产生两个疑问:一、哪些是顾祖禹亲笔;二、朱笔删改是何人所为。1935年他经在燕京大学图书馆任职的顾廷龙介绍,亲自携带十余册稿本到北平,请著名国学大师钱穆鉴定。钱认为需照校一过方易研究,约定南北分校,校后互易。叶回沪即自校《北直》数卷。顾廷龙也参与其事,在北平收集数种《读史方舆纪要》版本供叶、钱参考。钱穆校后致叶书云:“就已校出之优点言,决为顾氏原稿。”但哪些是顾氏亲笔,因无顾手迹参证,大家一时无从断定。恰此时叶收到顾廷龙寄来顾祖禹书札墨迹照片,“狂喜之至”。经比对,总叙后所题一行“两叙及总叙两篇俱要刻”为顾氏亲笔。细检全书,与顾氏尺牍字迹相似者不下数百处,许多添注皆出于顾手定,只不过顾氏晚年病废卧床,“几不成字”而已。顾氏书札由浙江大学教授张其昀得自胶州黄氏后人。顾祖禹当年曾经住在黄家多年,对胶州一带地理甚熟。稿本《山东》七“胶州”条,顾注曰“今仍曰胶州”、“门三,北面无门”,此为一确证。重修稿本虽出于门生多人之手,但由顾氏一人审定无疑。 钱穆在北平先后校阅了二十余册,后因邮寄恐有遗失,商定由钱弟在无锡荡口故家代为移录校语,约定一省写毕,再换一省。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无锡一带也相继成为战区。当时尚有8册稿本留存荡口钱宅,叶景葵十分担心其安危。历时一年多,经朋友帮助方始收回。 创办合众1939年,叶景葵与张元济等于上海创办合众图书馆,叶氏藏书悉数投入其中。1941年春,叶向图书馆调阅了《读史方舆纪要》稿本,重新研读,写下一组札记,后整理成一篇数千字的跋文,叙其发现、鉴定及收藏经过,肯定其为学术价值很高的“世间孤本”。这是研究这部清初重要地理著作写作和沿革过程的重要文献。近年已发表的叶景葵与顾廷龙的往来书札中,也有许多相关史料可以钩沉。 合众图书馆藏书解放后归上海图书馆继藏。前些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已将《读史方舆纪要》稿本影印出版,对研究顾著和古地理的学者们来说无疑是个福音。(旧书信息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