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叶剑英纪念园
释义

叶剑英纪念园(Memorial park brief introduction of Mr.Yejianying)位于叶剑英元帅的故居--广东梅县雁洋虎形村,是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景区建设集展现伟人风范、弘扬客家文化、推进生态旅游于一体。叶剑英纪念园筹建于2004年,历时三年,于2007年5月13日正式开园。叶剑英纪念园规划占地面积482亩,分为纪念景区、人文秀区、生态林区和旅游休闲服务区。

简介

叶剑英纪念园是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广东3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是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叶剑英元帅故居和纪念馆原有基础上,对资源进行整合、扩充、配套和完善而扩建的,占地面积482亩,总投资1.27亿元,分为人文秀区、纪念景区、旅游休闲服务区和生态林区四个功能区。力争建成集展现伟人风范、弘扬客家文化、推进生态旅游于一体的全国一流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纪念园自2005年5月5日奠基动工建设以来,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的鼎力资助和当地干部群众的积极支持配合,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目前,纪念园工程建设已进入扫尾阶段,陈列布展工作基本完成,并开始进行试展。在2007年5月份叶剑英元帅诞辰110周年时开园剪 彩,向外开放。

纪念馆

园内纪念馆始建于1987年7月,1989年10月22日落成。馆名由原国家主席杨尚昆同志题写,原国家副主席王震同志剪彩开馆。纪念馆座东北朝西南,现有馆舍面积3846平方米。展馆分四个图片资料展室和一个实物展室,陈列展览了大量珍贵的照片、手稿、题词、文献、文物等一批实物,向人们展示了叶剑英元帅伟大光辉的一生和崇高的革命风范。纪念馆门前左侧的台基上耸立着一座叶剑英元帅的全身铜质塑像,像座上镌刻着中共中央撰写的碑文。

故居

叶帅故居与纪念馆相连,是一座普通客家民间农含,泥土石灰混合结构,共有15间房子,其中4间为叶帅家所有。右侧第一间是厨房,第二间为叶帅父母亲的卧室,墙上悬挂着叶帅双亲的遗像,卧室里摆着古典风格的木床、木桌、木椅等,左侧后角两问分别是叶帅少年时代的卧室及书房。

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叶剑英纪念园位于梅县雁洋镇虎形村,占地482 亩,于2005年5月5日在原有叶剑英元帅故居和纪念馆的基础上进行整合、扩建与充实,现已扩展为四大功能区:人文景区、纪念景区、生态林区、旅游休闲服务区,并增建公园、广场、湖池、桥廊等新景物。新纪念馆依山而建,高三层,外观呈几何构造,气势恢弘,极具现代化气息,融美观和实用于一体,共分为四个展厅,除原有图片、铜像等实物展示外,新增场景再现、视频展示、油画作品等表现手法,便于人们参观和了解历史事件。第二展厅中高10米、面积90平方米的巨型浮雕,题为“大地回春”,表现的是粉碎“四人帮”后举国上下和人们欢悦之状。第三展厅中有《顶梁柱》浮雕,表现了叶剑英元帅的伟岸英姿,令人肃然起敬。通过大量图片、实物、艺术品的展示,集中而生动地展现出叶剑英元帅伟大光辉和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叶剑英纪念园按国家4A级旅游区标准建造,融弘扬伟人风范、爱国主义教育、展示客家传统文化和生态旅游于一体,成为广东省规模最大、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红色旅游景区。

结构

叶剑英元帅故居及纪念馆位于距离梅州市区33公里处的梅县雁洋镇虎形村,这里依山傍水,林木葱笼,1897年4月28日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十大元帅之一的叶剑英元帅就出生在此,并度过了他的童年、少年时代。

不少到过叶帅故居的客人都惊叹地说:雁洋是块“藏龙卧虎”宝地。不错,你站在雁洋最高的五指峰上往下看,便可望见两条白练般的长河环抱着一座椭圆的个山,而山形似一伏卧体憩的巨虎,而这“巨虎”就是虎形村。叶剑英元帅的故居,就座落在虎形山下。

列宁说得好:“伟大的革命斗争会造就伟大的人物,使过去不可能发挥的天才发挥出来”,叶剑英同志正是伟大的革命斗争过程中产生的革命者,屡次在革命的历史关头发挥了关键作用。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正是因为有了他的及时觉察和具有远见的汇报,使党顺利地发动了“八一”南昌起义。

1935年长征途中,张国焘搞分裂主义,又是他以敏锐的政治觉悟和眼光,不顾个人安危将情况及时报告党中央,粉碎了张国焘分烈党、分裂党中央的阴谋,在关键时刻挽救了党和军队。1976年江青反革命集团加紧篡夺党的最高领导权,在这危及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严峻时刻,还是因为有了他挺身而出,采取断然措施,粉碎了这个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再次为中国革命事业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毛泽东同志用“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这句话来赞誉叶剑英同志,确实是十分恰当的。

1987年一代伟人叶剑英元帅逝世以后,为了纪念叶剑英同志,让他的光辉思想和革命业绩永照人间,人民政府重修了故居,1989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7月又在故居的左侧动工兴建叶剑英元帅纪念馆,1989年10月22日竣工,原国家主席杨尚昆亲笔题写了馆名,原国家副主席王震等领导和海内外各界人士计200多人参加了隆重的开馆剪彩典礼。纪念馆原建筑面积1560平方米,1994年又增加1800平方米,高二层,现代园林式建筑,庄重典雅,纪念馆二楼设有五个陈列室,陈列面积500平方米,展线长135米,分别有文物、照片、题词、文献手稿、办公用具、文房四宝等。以5个阶段、20个专题展示了叶剑英同志光辉伟大的一生。纪念馆正门口左侧的台基上,一棵棵翠柏,一簇簇鲜花,掩映着叶剑英元帅的坐姿铜橡,铜像高2米,由中国著名的雕塑家刘焕章雕刻而成,像座上携刻着中共中央撰写的碑文,供人们瞻仰。

2004年,梅州市、梅县党委和政府决定在原叶帅纪念馆的基地上建设叶剑英纪念园。叶剑英纪念园是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广东省3个红色旅游景区之一。工程建设拟在2007年完成。该园规划为人文秀区、纪念景区、旅游休闲服务区和生态林区四个功能区,将建成展现伟人风范、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展示客家传统文化、发展生态旅游于一体的特色旅游景区。

人物介绍

叶剑英(1897-1986) 字沧白,广东省梅县人。1917年入云南讲武堂学习,毕业后追随孙中山投身民主革命。1927年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后,曾通电反蒋,随即奔赴武汉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参谋长。同年7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发动南昌起义做了重要工作。随后又与张太雷、叶挺等领导了广州起义,任起义队伍副总指挥。1928年赴苏联入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者大学班学习。1930年回国。1931年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历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兼总参谋部部长,中国工农红军学校校长等职,参与指挥第二、第三、第四次反“围剿”战役。1934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的长征,任中央军委第一纵队司令员。

1935年遵义会议后调任三军团参谋长,后任红军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曾及时地向党中央领导机关报告了第四方面军领导人张国焘企图危害党中央的阴谋,为党立了大功。西安事变发生后,协助周恩来同蒋介石谈判,促成了事变的和平解决和国共两党的再度合作,团结抗日。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改编后的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参谋长。1941年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参谋长,协助毛泽东、朱德指挥对日作战。1945年在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参加中共代表团,赴重庆同国民党政府代表进行停战谈判,出席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任北平军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方针和政策,领导创办了《解放》报,并与破坏、阻挠《解放》报出版发行的国民党当局作了坚决的斗争。1947年返回延安后,历任中共中央后方委员会书记、军委副总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参谋长,参与领导全国范围的人民解放战争。1948年12月,任北平市市长兼军管会主任、北平市军管会物资接管委员会主任。

1949年1月,任北平联合办事处主任,为接管北平做了大量的工作。同年参加中共代表团,同南京国民党政府代表团进行和平谈判。后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广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1966年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副主席兼秘书长,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在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975年任国防部长。在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随后又排除阻力,坚决主张请邓小平、陈云等人担任党和国家的领导工作,主张为"天安门事件"彻底平反。

1977年在中共第十一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1978年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1983年因年迈辞去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职务。1985年同63位中共中央委员一起致函中共十二届四中全会,请求不再担任中央委员,以便进一步实现中央领导机构的新老交替。1986年10月22日在北京逝世。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