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耶尼切里 |
释义 | 简介Janissary(音译耶尼切里) ,中文通常翻译为“土耳其近卫军”,也就是“土耳其新军”,创建于1362年,14世纪下半叶至1826年间奥斯曼帝国的常备兵团,又译“禁卫军”。1361或1363年,穆拉德一世(1359~1389在位)颁布法令,要求将1/5的战俘交给苏丹,从中挑选年轻的基督徒组建一支步兵,取名耶尼切里(意为“新军”),以区别于原先由土耳其人组成的步兵。穆拉德二世(1421~1451在位)时开始从非穆斯林臣民中强制征募8~20岁的青少年补充耶尼切里兵团。通常5年征募一次。征募来的基督徒经体检合格后,送到安纳托利亚的土耳其农户中服劳役,使其学会土耳其语,并培养其伊斯兰教的狂热信仰。几年后再送入军事学校,施以严格的军事训练。 起源Janissary(音译耶尼切里) ,中文通常翻译为“土耳其近卫军”,也就是“土耳其新军”,创建于1362年,这支部队的兵源来自巴尔干半岛被征服的基督徒里挑选的男孩,这就是著名的血赋,我们从罗马尼亚影片《勇敢的米哈伊》中可以看到来征血赋的就是米哈伊的少年玩伴,估计贵族们也不能免除血赋。另外德库拉也干过这种事。这些儿童被带回土耳其接受伊斯兰教的思想,并接受军事训练,依靠严密的组织、精良的战术素质、狂热的信仰,近卫军成为土耳其帝国的精英部队! 耶尼切里有严格的纪律,必须绝对服从长官的命令,士兵平时在营房过集体生活,不准结婚,不能从事手工业和商业,他们的薪饷优厚,建立功勋者可被擢升为高级官吏。 耶尼切里初建时,人数仅千人。16世纪中叶帝国极盛时期增至近2万人,约占帝国全部兵力的1/10。由于士兵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又能吃苦耐劳,经常在战斗中成为中坚力量。耶尼切里除拱卫首都外,亦分驻于帝国各重要城市和要塞。 衰落和灭亡16世纪末,穆拉德三世(1574~1595在位)开始准许杂耍人员加入耶尼切里兵团。兵团纪律逐渐松弛。他们是不许结婚的,但到了苏里曼大帝时期,有所放宽。17世纪末最终禁止征募基督徒。到了塞利姆二世时代,几乎成为定制,职位传子,纪律败坏。到了穆拉德三世时代,为了庆祝王子的割礼,人人皆可参军,完全丧失战斗力。结果,兵团人数不断增加,成为国家财政的沉重负担,而战斗力却逐渐丧失。耶尼切里蜕变为宫廷阴谋的工具,其营房则成为宫廷骚动和叛乱的策源地。1622年耶尼切里杀死苏丹奥斯曼二世(1618~1622在位),拥立患有疯病的穆斯塔法一世(1617~1618,1622~1623在位);1807年又G结宫中的保守分子,推翻实施新政改革的苏丹谢利姆三世。耶尼切里实际上已成为国家进步的严重障碍。 1826年苏丹马赫穆德二世决定建立欧式新军,耶尼切里兵团于同年6月掀起叛乱。苏丹在宰相、伊斯兰教教长等官员和伊斯坦布尔市民的支持下,将耶尼切里彻底屠杀干净,然后放火烧光他们的军事训练设施和培训机构!数万耶尼切里的尸首在烈火中熊熊燃烧了3天3夜,腥臭数千里外! 开启地狱之门土耳其禁卫军耶尼切里的失控的疯狂行为是奥斯曼帝国衰败的最初朕兆和动力,而他们的总人数实际还完全没有达到上面最后提到的那个数目。耶尼切里的建立始于穆拉德一世。那个狡猾的暴君感觉到法律也许能起一点装点作用,但显然只有军队能实际维持他篡夺来的恐怖统治,于是逐步建立了这一支强大的禁卫军,随时用来保卫他的人身安全、威吓那些维齐、将领和元老、并用以防止或尽快摧毁刚露头的反叛活动。这些士兵都受到特别的优待,工资加倍,而且还享受着许多特权;但由于他们强大威力可能会使奥斯曼帝国人民在万分惊愕之余,同时更感到十分愤怒,因而在首都只驻扎着三个分队;其余的人则分散驻扎在奥斯曼帝国的各大城市市和战略要地上。但经过近200年的和平和奴役之后,苏莱曼采取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一举钉死了套在他的国家身上的镣铐。在为了减轻驻军对奥斯曼帝国造成的沉重负担,以及为了加强对耶尼切里的训练等好听的借口之下,他把他们全部集中到伊斯坦布尔的一个永久性的军营中来,在各方面都更大大加强了他们的力量,而且占据了最险要的地点。 对专制伊斯兰苏丹帝王的王位来说,这样一支无比强大的奴仆卫队永远是必要的,但常常也是致命的。既然如此这般把耶尼切里引进了皇宫和政务院,一些苏丹总教导他们,一定要时刻看到自身力量的强大和民政机关的虚弱;教导他们,以轻蔑的态度看待他们的主子的罪恶行为,并抛开只有靠远距离和神秘感才能保持的对那种假想力量的敬畏。长期处在这种由一座富饶城市提供的安逸、奢侈的生活之中,自身具有莫大权力的意识培养了他们的骄横;渐至使他们不可能不感到君王的生死、政务院的权威、公众的财富、帝国的安危实际全都掌握在他们的手中。为了使耶尼切里不致沉 溺在这危险思想之中,一些最坚强、地位最为稳固的苏丹也不得不恩威并用、赏罚兼施,尽量满足他们的骄纵,争取他们的欢心,对他们的越轨行为一味姑息,用大量赏金以买得他们的完全不可恃的忠诚;这赏金自从苏莱曼一世一步登天以来,便成为每一个新苏丹继位时不能不支付的合法报酬。 耶尼切里的鼓吹者更企图从理论上肯定他们靠武力获得的权力;声称,依据最纯正的宪法原则来看,苏丹的任何任命都必须得到·他·们·的同意乃是绝对必要的。维齐尔、将军和地方官的任命权,尽管近年来已被耶尼切里篡夺,实际却是奥斯曼帝国人民的古老的不容怀疑的权利。但是,上哪儿去找奥斯曼帝国人民呢?我们总不能认为和许多奴隶和外乡人混杂在一起充满伊斯坦布尔街头的人群就是奥斯曼帝国人民吧;他们只不过是一群充满奴性的群氓,在精神方面,也和在物质方面一样,穷得一无所有。 相关信息耶尼切里有严格的纪律,必须绝对服从长官的命令,士兵平时在营房过集体生活,不准结婚,不能从事手工业和商业,他们的薪饷优厚,建立功勋者可被擢升为高级官吏。 耶尼切里初建时,人数仅千人。16世纪中叶帝国极盛时期增至近2万人,约占帝国全部兵力的1/10。由于士兵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又能吃苦耐劳,经常在战斗中成为中坚力量。耶尼切里除拱卫首都外,亦分驻于帝国各重要城市和要塞。 16世纪末,穆拉德三世(1574~1595在位)开始准许杂耍人员加入耶尼切里兵团。兵团纪律逐渐松弛。17世纪中叶以后,耶尼切里士兵不仅可以结婚,在兵营外居住,而且可以从事商业和手工业;他们的子弟及其他穆斯林的子弟开始补充兵团。17世纪末最终禁止征募基督徒。结果,兵团人数不断增加,成为国家财政的沉重负担,而战斗力却逐渐丧失。耶尼切里蜕变为宫廷阴谋的工具,其营房则成为宫廷骚动和叛乱的策源地。1622年耶尼切里杀死苏丹奥斯曼二世(1618~1622在位),拥立患有疯病的穆斯塔法一世(1617~1618,1622~1623在位);1807年又勾结宫中的保守分子,推翻实施新政改革的苏丹谢利姆三世。耶尼切里实际上已成为国家进步的严重障碍。 1826年苏丹马赫穆德二世决定建立欧式新军,耶尼切里兵团于同年6月掀起叛乱。苏丹在宰相、伊斯兰教教长等官员和伊斯坦布尔市民的支持下,将耶尼切里彻底消灭,从而为19世纪中叶的改革扫清了道路。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