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杨雪燕 |
释义 | 个人简历:杨雪燕,女,1960年10月生,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教授。高校教龄29年,2003年晋升为教授。2008年6月 调入北外英语学院,之前在外交学院英语系工作18.5年, 在南京农业大学外语教研室工作8年。研究领域包括系统 功能语言学、语篇分析、文体学、应用语言学和翻译研究。 教育背景:博士,03级,师从胡壮麟教授,系统功能语言学方向 硕士,83级,北外英语系,语言学专业 学士,77级,北二外英语系,英语专业 学术兼职:中国功能语言学研究会 常务理事 中国英汉语篇分析研究会 常务理事 中国文体学研究会 常务理事 国际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会 会员 海外经历:1997年8月至1998年8月,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富布莱特项目(Fulbright)访问学者 研究课题: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篇分析、文体学、应用语言学、翻译研究 出 版 物:1. 2010,对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再认识,《中国外语》(6):39-46。 2. 2010,从动态视角分析文体特征,《文体学研究论丛》(1)——文体学研究:回顾、现状与展望,324- 332。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3. 2010,系统功能语言学之路,载黄国文(主编)《系统功能语言学群言集》(1),191-198。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4. 2010,省略句在外语课堂对话中的衔接功能,《北外英文学刊》(2009):9-16。 5. 2010. Modelling Text as Process: A Dynamic Approach to EFL Classroom Discourse. London & New York: Continuum. 6. 2009,由语法体现的动态人际意义,《外语教学与研究》(4):272-278。 7. 2009,外语课堂上交换的五种信息类型,《外语教学》(1):58-62。 8. 2007,外语教师课堂提问策略的话语分析,《中国外语》(1):50-56。 9. 2007,篇类研究的理论视角及其层次性,《外语教学》(1):27-31。 10. 2006,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语篇分析,《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增刊:18-21。 11. 2006,(第二作者)英文报刊中讣闻的文体特征,《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增刊:70-75。 12. 2006,认识韩礼德的“语言建筑”,《语言学研究》(4):58-68。 13. 2005,索绪尔的语言符号与韩礼德的社会符号,《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增刊:29-34。 14. 2004,国际政治新闻英语的文体特征,《外语研究》(3):31-37。 15. 2003,“语篇”概念与翻译教学,《中国翻译》(5):59-64。 16. 2003,外语教师课堂策略研究:状况与意义,《外语教学与研究》(1):54-61。【获第一届中国英语教学优秀论文三等奖】 17. 2003,西方有关外语课堂过程研究综述,《外语教学》(1):57-62。 18. 2003,外语课堂互动中的‘教’与‘学’,载杨福昌(主编)《学术前沿与学科发展——2002年外交学院科学周论文集》,371-384。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19. 2003,(第一作者)美国大报上的中国形象,《外交学院学报》(1):41-48。 20. 2002,A Functional Approach to Punctuation Marks in E-C Translation,《翻译季刊》(香港)(25):46-67。【第三届亚洲翻译家论坛宣读论文】 21. 2002,外语教师课堂策略研究的必要性,载杨福昌(主编)《2001年外交学院科学周论文集》,367-377。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22. 2001,社论英语的文体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5):367-373。 23. 2001,英语泛指词的特点以及理解难点,《外语教学》(3):19-23。 24. 2000,文体学与外语教学,《外交学院学报》(4):79-85。 25. 2000,(编委)《新时代汉英大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九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26. 1996,On Meaning and Paraphrase,载许国璋(主编),《中国英语教学》,278-292。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7. 1993,试论英语教学中的释义手段,《外交学院学报》(3):65-69。 28. 1993,可变语言能力模式与监查模式的比较,《外语教学与研究》(1):17-21。 29. 1991,话语分析与戏剧语言文体学,《外语教学与研究》(2):17-22。 30. 1989,试论戏剧在语言文体学中的地位,《外国语》(1):67-70。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