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杨思本
释义
1 明代学者

[明](约公元一六四四年前后在世)(一作忍本)字因之,南城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明毅宗崇祯末前后在世。生平亦无考。著有《榴馆初函集选》十二卷,《笔史》二卷,均《四库总自》传于世。

2 纺织机械工程专家

概述

杨思本,纺织机械工程专家。主持和组织54型棉印染成套设备的选型、定型和设计;负责我国第一套黄麻纺部设备的设计;研制成功用于特种带子缠绕成人造卫星玻璃钢壳体的缠绕机。

生平

杨思本,江苏省海门人,1918年8月出生。1937年国立同济大学附中毕业后直升大学,攻读机械设计、制造和电气专业。1942年7月本科毕业,留校任助教。半年后去重庆中央水利实验处工作。抗战后期曾参加昆明滇缅公路局工作。1945年,他到重庆花纱布管理局下属厂工作。抗战胜利后,他作为中方特派接收人员,到原日资开办的青岛纺织建设公司纺织机械厂(现青岛纺织机械厂前身)工作,并兼任山东大学副教授。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他在青岛市纺织工业管理局总工程师室工作。1950年12月调至纺织工业部机械局,直到1957年6月。在此期间,主持组织了54型棉印染成套设备的选型、定型和设计,审查并解决了不少设计中的难题。1956年6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7-1965年,杨思本调任纺织工业部纺织科学研究院机电室副主任。在此期间,负责组织了国产第一套黄麻纺部设备的设计。这套设备曾作为援外物资出口越南,受到援越人员的好评。1964年,杨思本被指定负责设计用特种带子缠绕人造卫星玻璃钢壳体的缠绕机,把计划三年的研制时间缩短为10个月,得到了上级很高评价,并被评为对国家有较大贡献的科学家,参加了天安门城楼国庆观礼,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

1965年,杨思本调任纺织工业部纺织机械研究所副所长,主管纺织机械的研究开发工作,期间又负责设计了一台大型的玻璃钢壳体缠绕机,为我国成功制成第一颗定点人造卫星的壳体做出贡献。

“文化大革命”中,杨思本于1969年6月下放到湖南邵阳“五七”干校劳动。1970年8月调湖南常德纺织机械厂,任设计科负责人,主管全厂产品的设计开发工作。

1971年8月,调回纺织工业部机械局产品处,负责国内主要纺织机械厂的产品开发、制造技术和设备配套的管理和指导等工作。在此期间,指导和帮助青岛纺织机械厂解决梳棉机启动和刺辊拖动问题;制定了棉纺设备改造为涤棉混纺设备选型的方针原则;指导与转杯纺纱配套的小锡林双联梳棉机的设计等。

1982年,杨思本调到中国纺机总公司设计研究所任副所长、总工程师。在此期间,他帮助专题负责人解决科研课题中的技术关键,使研究所搞出了不少科技成果,也使一大批中青年技术骨干得到了培养和成长。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9:1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