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杨树明 |
释义 | 杨树明,男,1940年生,四川岳池人,1965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学院法律系,曾在中共中央西南局机关和兵工厂工作,1979年至今在西南政法大学任教,获司法部优秀教师称号,曾任西南政法学院经济法系副主任、院长助理、成教部主任,西南政法大学成教院院长、研究生部主任,校学术委员会、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校职称评审委员会和校研究生招生委员会委员,重庆市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会长等职,现任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海商法协会理事、重庆市人大立法咨询委员 人物介绍基本简介杨树明教授在海商法、国际投资法、国际运输法和保险法等领域有重大教学科研成就,先后出版独著、主编之教材、专著、工具书15部,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主编的《国际投资法原理》获重庆市人民政府优秀成果三等奖,独编的《海商法教程》获校优秀成果三等奖。目前正主持《中国外资法研究》、《重庆市生态环境保护法制研究》的课题攻关。 简历1961.9至1965.7 西南政法学院法律系法学专业本科学习 1965. 8至1969 中共中央西南局机关组织部干部 1969.10至1979.11国营九八二一厂保卫科科长 1979.12至1983.6 西南政法学院教员 1983.7至1987.6 西南政法学院讲师 1987.6至1992.11 西南政法学院副教授,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系副主任 1992.12至1997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西南政法大学成教部主任、成教院、院长 1999 至今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部主任 学术成就学术经历杨树明教授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从事法学教学科研工作,至今已20多年,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涉外投资法、涉外运输法和涉外保险法三个方面,其学术历程分两个阶段。 (一)20世纪80年代进行的涉外投资法教学研究主要是涉外投资的定义、外国投资者待遇、涉外投资行业、资本、涉外投资经营管理、涉外投资争议解决等法律制度。涉外投资法是涉外经济法的支柱内容之一,在涉外经济法中十分重要,同时又由于涉外投资法涉及投资母国和东道国对外资管制和鼓励以及国际投资条约,内容十分复杂。从80年代初开始,就从事涉外投资法的研究,在庐山、上海、武汉、大连、珠海、重庆等地参加了一系列关于国际投资法和涉外投资法的全国性学术会议。1986年至1997年,在任西南政法大学与重庆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建立的联合办公室主任工作期间,对重庆的三资企业和台商投资企业进行了一定的调查研究工作,并多次参加重庆国家级南坪经济开发区的引进外资工作会议。与此同时,还担任扬子江假日饭店(合资企业)筹备组的法律顾问,多次参加谈判、论证会议,并对合同、章程及其它法律文件提出了修改意见,得到委托方的好评。1984年至1990年为一般性研究,其成果体现在探讨《国际投资法的对象、性质和体系》和《积极开展国际投资法的探讨》两篇论文中。针对我国当前国际投资法、涉外投资法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的实际,对国际投资法的对象、性质和体系进行的探讨,对于如何界定国际投资法与涉外投资法的范围和对象起了积极作用。 涉外运输法是调整涉外运输关系的法律制度和规范,它包括陆路运输、海上运输、航空运输、多式联运等方面的法律制度。涉外运输法的研究由于起步较晚,加之专业性强,是涉外经济法研究中一个相当薄弱的环节。1979年回校后就对涉外运输法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并把它作为杨树明教授的一个主要研究对象。为了研究这一理论领域,于1980年到青岛远洋船员进修学院进修了一个学期的"远洋运输业务"和"船舶经营管理"课程。1982年又到上海海运学院远洋系海商法研究室进修"海商法"、"远洋运输业务"、"航运地理"、"船舶经营管理"等课程。1984年之后,中国海商法起草办公室吸收我多次参加工作会议,更加加深了杨树明教授对海上货物运输法律制度的研究。与此同时,还参加了一些涉外运输案件的代理与研讨。如1993年作为重庆外贸通能公司的律师,代理了重庆外贸通能公司购买香港某总公司出售土耳其钢材签发倒签提单的案件,该案在广州海事法院审理,我参加了该案的证据保全、扣留船舶、拍卖钢材等一系列工作,直至该案审结。 涉外运输法与涉外保险法密不可分,后者起源于前者,无论是货物或是运输工具发生事故、造成损失都要涉及到保险。因此,自己在研究涉外运输法的同时,又特别注意涉外保险法的研究。为此,在1989年出版了《海商法教程》(独著)之后,又于1991年出版了《国际私法与题例解析》(主编)对国际运输和保险的法律问题进行了研究。 (二)20世纪90年代至今研究方向更加明确,重点仍集中于涉外投资法、涉外运输法和涉外保险法这三个方面。在为本科生讲授《涉外经济法》、《国际投资法》课程的基础上,于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开始为研究生开出了《国际投资法》、《涉外经济法》、《国际经济法》、《海商法》、《国际贸易法》等课程,并于1997年7月开始为博士生讲授《国际投资法》、《国际商法》或《海商法》的有关专题,这段时间又对上述涉外投资、涉外运输和涉外保险三个方面的法律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 发表论文1、1992年6月在《现代法学》发表《国际技术投资中的两个法律问题》(独立完成); 2、1992年在《海商法年刊》发表《香港海事诉讼与律师制度》(独立完成); 3、1994年6月在《现代法学》发表《我国涉外经济立法中的合同准据法原则》(独立完成); 4.1996年10月在《现代法学》发表《国际贸易合同的法律适用》(独立完成); 5、1999年2月在《现代法学》发表《论统一实体法规范》(第一作者)。 专著教材1、《行政经济执法实用大全》1992年5月,法律出版社出版,副主编(涉外经济管理编主编); 2、《国际投资法原理》,1992年10月,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专著; 3、《国际经济法概论(本科)考试大纲》,1992年6月,成都科 技大学出版社出版,合编,第一作者; 4、《国际经济法概论》,1992年12月,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副主编; 5、《国际经济法》,1993年4月,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副主编; 6、《国际经济贸易法律大辞典》海商法与国际货物运输,1993年8月,华夏出版社出版,参编; 7、《国际经济法概论指要》,1994年7月,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合编,第一作者; 8、《国际私法》,1995年3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参编,司法部"八五"规划教材; 9、《台商投资企业法律务实》,1996年3月,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专著; 10、《国际私法》,1996年8月,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主编; 11、《涉外经济法》,1998年7月,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主编; 12、《法学通论》第五编国际法原理,1998年9月,法律出版社出版,副主编,司法部"九五"规则教材; 13、《保险法学》,1999年9月,重庆出版社出版,专著。 14.·国际私法(第2版)/成人高等法学教育主干课程教材/杨树明主编,2007-8-1版 15.·非关税贸易壁垒法律规制研究(21世纪法学热点系列)/杨树明著,2007-6-1版 16·生态环境保护法制研究-兼论重庆市生态法制建设/杨树明主编,2006-11-1版 17·国际私法(成人高等法学教育主干课程教材)/杨树明,2000-1-1版 18.·国际贸易法学(全国重点政法院校系列教材)/杨树明 邓瑞平,2003-4-1版 19.国际经济法学-学习指导/杨树明,2002-9-17版 20·国际经济法学(高等法学教育系列教材)/杨树明,2002-6-1版 21·国际经济法学(西南政法大学成人教育系列教材)/杨树明,2001-1-1版 杨树明创造了两个第一:撰写了西部地区第一部海商法和西政第一本国际经济法教材。“两个第一”记录了他为西政国际经济法学的创建和发展所做出的基础性贡献。“高山仰止”,记者觉得用有限的篇幅去记录杨老师学术事业的累累硕果,有“削足适履”之嫌,故而撷取他生活中的几个片断,试图呈现出一位老学者的情感世界。 人物生平亲情铭刻:“叔叔给了我新生”1940年,杨树明出身于四川省岳池县的一户贫苦农民家庭。父亲是长工,母亲是帮人做工的农家妇女,他自己7岁时起就开始替人放牛、割草,还曾被当地大户家养的狗咬伤过手腕,现在还留有疤痕。1952年,当地民政部门的一份通知改变了他的人生。“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我被送去读初小”。当时他的年纪是班上最大的,但由于他勤恳发奋,1955年以名列榜首的成绩进入岳池二完小读高小。1958年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岳池中学,并且担任过学生会主席和校团委副书记。1961年,他又顺利地升入西南政法学院学习,并于毕业前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十多年的读书生活,我最忘不了的是我叔叔给我的帮助。”自1952年杨树明进入初小学习以后,他叔叔一直给他寄钱寄物,从未间断,直到他大学毕业。“我们家几辈人,就只供出我一个大学生。可以说我是幸运的,但没有我叔叔,我也不可能有这样的发展。”文革结束后,因西南局撤销而被下放到国营燎原机械厂工作的杨树明有两条路可选:要么调回四川省机关,要么回西南政法学院。他最终选择了母校。这一来是基于他对母校的感情,二来是因为他叔叔住在重庆,为了长伴老人膝下,他毅然决定回重庆。 师友之谊:“他们都是好人”1965年,杨树明毕业后,作为“重点培养对象”被选入中共中央西南局机关组织部工作,而且被提前转为正式党员。一年后,风云突变,许多老干部纷纷被打倒。在那种特殊的时期,杨树明冒着风险保护一些老干部。曾经有一位老领导为了躲避迫害,其爱人找到了杨树明的住处,杨树明毅然同意。文革结束了,曾经受过杨树明保护的原西南局办公厅副主任赵振环同志在恢复工作后,还来西政看望过杨树明,回忆起那段峥嵘岁月,两人感慨良多。 文革期间,杨树明曾经因公出差路过母校。在原来政法学院的日用品商店门口,他遇见了自己大学时代的年级主任,也是自己的入党介绍人——李少萍。可是昔日的老师已经被打成了“叛徒”,遭受批斗,这时正在扫马路。当她发现杨树明正向自己走来时,连忙转过身去,想要躲避。杨树明径直走到老师面前,说:“李老师,身体怎么样?”她哽咽着说:“谢了,我是‘叛徒’,怕连累了你!”“不怕!您是我的入党介绍人,要连累也跑不脱!”杨树明边说边塞给她几斤粮票。“她是个好人,在学校时常常教育我们,人要有本事,但更要有思想。本事和思想比起来,思想第一。可惜的是,李老师没有看到平反的那一天。”杨树明深深地一叹。 恩爱永驻:“她从处长变成了‘部长’”1979年,随着西政复办,回到母校的杨树明也开始了教书育人、研究学术的生活。他先后担任经济法系副主任、院长助理、成教院院长、研究生部主任等职务,并取得了众多的学术成果。谈到自己的成果时,杨树明却直截了当地指出这些都离不开他爱人曾庆美的奉献。 “我俩真的是相敬如宾、相儒以沫。”曾庆美和杨树明同是作为“重点培养对象”被选入西南局机关工作的。共事三年多为两人打下了深厚的感情基础,1968年结婚。婚后,曾庆美不但对他,也对他的亲人关心备至。“每次回老家,她总是要坐在我父母身边,问寒问暖,无微不至,这事儿在我们老家都传成了佳话。正当我事业处于上升之时,她为了支持我,离开自己人事处处长的工作岗位,回家照料家务,当上了‘后勤部长’,家里少了她可不行。” 在结束此次采访时,记者问到:“见到您总是微笑着,很乐观,这有什么原因吗?”杨老师笑着说:“我一个穷人家出生的孩子,能走到今天这个位置,在过去想都不敢想。我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以前说‘又红又专’,现在说‘既要学会做事,又要学会做人’;只要与人为善,记住人家的好,也该对别人好,人怎么能不开开心心呢?”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