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杨洁勉 |
释义 |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美国问题研究专家 杨洁勉,男,汉族,1951年生于上海。现任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兼任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政协上海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和“上海市杰出专业人士”的荣誉称号。杨洁篪外长胞弟。 中文名:杨洁勉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汉族 出生日期:1951年 职业: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毕业院校:上海师范大学英语专业 主要成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关系硕士美国弗菜彻法律和外交学院硕士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学位 代表作品:《后冷战时期的中美关系:分析与探索》 人物介绍个人履历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英语专业,获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关系硕士、 美国弗菜彻法律和外交学院硕士、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学位。 1981——1989年上海国研所欧洲室助理研究员、学术秘书室主任。 1990——1997年上海社科院和平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美国室副主任、主任、研究员。 1997年历起任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美国研究室主任、副所长、所长。 成就及荣誉多次获得上海社科优秀专著和论文奖。 主持过多项国家和上海市社科项目、外交部课题、国台办和市台办课题等。 个人作品&社会评论个人作品《后冷战时期的中美关系:分析与探索》(上海人民出 版社1997年版), 《后冷战时期的中美关系:对外政策比较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世界格局中的台湾问题:变化与挑战》(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国际恐怖主义与当代国际关系:“9·11”事件的冲击和影响》(合著,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国际合作反恐:超越地缘政治的思考》(合著,时事出版社2003年版), 《后冷战时期的中美关系:危机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大合作:变化中的世界和中国国际战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大整合:亚洲区域经济合作的趋势》(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版), 《大磨合:中美相互战略和政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国际体系转型和多边组织发展:中国的应对和抉择》(主编,时事出版法社2007年版), 《大体系:多极多体的新组合》(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社会评论坚持立场以应对国际形势的变化 人民网11月29日讯(记者 王欲然)今日外交部前部长助理、前驻美国大使、前常驻联合国代表、外交部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李道豫与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外交部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杨洁勉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就当前中美关系与亚太区域合作等话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杨洁勉首先在回答网友提出的关于近来各国媒体十分关注中美G2论调问题时表示,最近几年来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格局日益有利于新兴的发展中大国。在金融危机的猛烈冲击下,美国的硬实力和软实力都面临很大的削弱。为了维护美国的所谓的“领导地位”,同时也邀集世界其他主要力量,美国因而特别看重日益发展的中国。 此外一些美国前政要和学者也提出了G2(两国集团)论,邀请中国加入。对此杨洁勉指出,中国在当今国际形势发生变化时首先要坚持我们一贯的立场,也就是国际关系民主化,要同广大的世界各国共同构建新的国际体系,而不是一两个超级大国。 其次,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面临着很艰巨的对内发展,对外和平的任务,也不应该进入所谓的G2。 最后,杨洁勉强调G2这种由一两个国家主导世界,同我们一贯提倡的思想原则也不相符合。当然美国提出G2这样的看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的日益强大,美国借助中国的成分在增加,也提高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建设性作用的能力和机会。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