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杨毒蛾 |
释义 | 基本介绍杨毒蛾(Leuoma candida Staudinger)鳞翅目,毒蛾科。分布于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东北、山东、江苏、河南、湖南、陕西、青海、新疆等地。幼虫为害柳和杨树,猖獗时,短期内能将整个林木叶片吃光。 外形特征成虫体长11-20mm,翅展32-55mm。雄蛾胸部前足间无灰色毛翅上鳞被较厚。触角主干黑白相间。雄交配器瓣有外缘有很多细锯齿。卵块表面的覆盖物灰白色较粗糙,呈泡沫状。幼虫背面有灰白色较狭纵带,中央有1条暗色纹,背上的毛瘤为黑色,头部淡褐色。蛹棕褐色或黑褐色,无白斑,光泽差,毛簇灰黄色。 生活习性在东北1年发生1代,华北、华东、西北1年发生2代,以1-2龄幼虫在枯枝落叶下、树皮裂逢内越冬。翌年5月上旬,杨、柳展叶时上树为害。杨毒蛾幼虫在夜间活动,但当早春夜间过于寒冷时,白天也外出取食。幼虫为害时常常吐丝拉网隐蔽。幼虫5龄,6月上旬开始老熟。杨毒蛾幼虫在树洞或土内化蛹,6月中旬开始羽化。卵产在树叶或枝干上,成块,上被一屋雌蛾性腺分泌物。初孵幼虫发育慢,并能吐丝悬垂被风吹动。8月下旬至9月上旬,幼虫开始下树,导找隐蔽处越冬。成虫有趋光性。杨柳干基萌芽条及覆盖物多,杨毒蛾发生重。 防治方法常用化学药剂有90%晶体敌百虫1000-1200倍液;50%杀螟松1000倍液;50%敌敌畏乳剂1200-1500倍液;拟除虫菊脂类药剂等。 其他杨毒蛾是我县主要杨树食叶害虫,从1994年,我县连年大发生,有的年份大片杨树叶片被吃光,造成二次发芽,严重影响了杨树的生长发育。 该虫一年发生2代,以3—4龄幼虫在树干裂缝、树洞和枯枝落叶层中越冬,4月上旬恢复取食,“十、一”前后进入越冬场所。7月上旬至8月上旬为一代幼虫期,也是我县此虫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晚上上树取食,白天下树隐蔽是该虫的显著习性。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