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燕庄公 |
释义 | 燕庄公,春秋时期燕国第十八任君主。 人物简介燕庄公,燕桓侯之子,燕庄公二十七年(前664年),山戎侵燕,燕国向齐国求援,齐桓公救燕,大败山戎部族,追击至孤竹(今河北卢龙)。燕庄公为表示感谢,亲自送桓公出境,不知不觉送进了齐国国土五十里,有违诸侯礼法,于是齐桓公奉送五十里地,取名燕留(今河北沧州一带)。在位32年卒,子燕襄公即位。 前任: 父燕桓侯 前690年—前658年 继任: 子燕襄公 相关历史燕国邑都琉璃河遗址就是燕国最早的都邑,使用时间约在西周早中期。它是目前唯一的一个既找到城址又发现诸侯墓葬的西周早期封国遗址,也是目前所知唯一的一座始建于西周早期的城市遗址。始建年代,一般认为在西周早期。至西周晚期,城址性质已经发生变化,已由燕国的都城变为一般的居民点。琉璃河遗址包括董家林古城和黄土坡村墓地。有关董家林古城和黄土坡村墓地的调查和发掘情况,《考古》1963年3期《北京房山县考古调查简报》,1974年5期《北京附近发现的西周奴隶殉葬墓》,1976年4期《北京地区的又一重要考古收获》,1984年5期《1981年-1983年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发掘简报》,1990年1期《北京琉璃河1193号大墓发掘简报》,《文物》1978年4期《北京市出土文物展览巡礼》、1997年6期《琉璃河遗址1996年度发掘简报》和郭仁、田敬东《琉璃河商周遗址为周初燕都说》等文和《北京考古四十年》第一编第三章都有报道和介绍。 燕庄公求齐救燕燕桓侯在位时间凡七年(公元前697一前691年)。他死后,其子庄公继位,似仍以临易为都。燕庄公执政33年,这一时期正值山戎强盛,燕国成为山戎侵扰的主要目标。燕庄公二十七年(公元前664年),山戎对燕国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庄公不敌,只好向齐国求援。齐国此时是桓公在位,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一,在管仲的帮助下,经过改革,国力空前强盛。因此毫不犹豫地接受了燕国请求。齐桓公以“尊王攘夷”为号召,向山戎大举反攻。“遂北伐山戎, 令支,斩孤竹而南归”。[23]令支,又作离枝,在今滦县、迁安一带。令支、孤竹位于今冀东一带,是山戎势力的重心地区,[24]齐桓公北伐山戎,进兵令支、孤竹,挽救了燕国的危亡,燕庄公对此非常感激,不惜优礼相待,《史记》卷32《齐太公世家》曾记下了这一戏剧性的细节:“山戎伐燕,燕告急于齐。齐桓公救燕,遂伐山戎,至于孤竹而还。燕庄公遂送桓公入齐境。桓公曰:‘非天子,诸侯相送不出境,吾不可以无礼于燕’。于是分沟割燕君所至与燕,命燕君复修召公之政,纳贡于周,如成康之时”。燕庄公的优礼换来了齐桓公的慷慨赠地,不失为燕、齐关系史上的一段佳话。对齐桓公所割之地,燕国曾经筑城以示纪念,后世称为“燕留城”。《史记正义》引唐《括地志》称“燕留故城在沧州长芦县东北十七里,即齐桓公分沟割燕君所至地与燕,故名燕留。”[25]唐代的长芦县在今沧州市,燕留城位于长芦县东北十七里,说明燕庄公时期燕、齐两国的分界线在沧州市东北一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