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颜征在
释义

孔子的亲生母亲。

人物生平

十五岁时嫁给六十六岁的叔梁纥为妾。其时叔梁纥妻子施氏生有九女,一妾生一子孟皮(又名伯尼,脚有毛病)。孔子三岁时,叔梁纥卒,孔家成为施氏的天下,施氏为人心术不正,孟皮生母已在叔梁纥去世前一年被施氏虐待而死,孔子母子也不为施氏所容,孔母颜徵在只好携孔子与孟皮移居曲阜阙里,生活艰难。孔子17岁时,孔母颜徵在卒。

人物简介

话说孔子本是成汤后裔,经过武王伐纣,封武庚,封微子启为成汤后裔,国号称宋,入传至孔父嘉,嘉生防叔,为避华氏祸乱,从宋国逃到鲁国,就此世居曲阜。叔生伯夏,夏生叔梁纥,叔梁纥娶妻无子;复娶妾,生一愚鲁跛足之子,名孟皮,字伯尼;后又娶颜徵在,生下孔子。

家庭教育

这就引出了我要谈论的第一个人物:一个不凡的女子,不凡的母亲——颜徵在。 无论传说孔子的出生是多么不平凡,但是从他的成长史来看,他的母亲颜徵在的的确确是个不凡的女性。 主要表现在教育孔子上。传说孔子天资聪颖,父母教以称呼说话,一遍即会,永远不忘。你说孔子不幸被算命先生言中早年克父也罢,你说叔梁纥勇武一生却生命陡然逝去也罢,叔梁纥的去世的确给颜徵在母子带来了巨大的不幸。孤儿寡母被迫离开孔家搬回曲阜故里居住。这时候,孔子的教育重任就完全落在了母亲颜徵在身上,这就逐渐显现出孔母的家教之优。

一激发学习强烈欲望

颜徵在深谙学习的最好导师在于兴趣。由于孔子住的地方与宗府相离不远,所以每到祭礼,颜徵在都会想办法让孔子前往参观,所以,孔子自小就对祭礼看得烂熟,并自己寻找利用一切可利用之物来模仿祭礼过家家,也有上香、献爵、奠酒、行礼、读祝、燔柴。一个人的独角戏玩得津津有味,始终不厌倦。颜徵在看在眼里,喜在心里,知道自己在这个时候应该助他一臂之力。 怎么助呢? 颜徵在先是从语言上有意想明确引导儿子的某种发展方向,于是笑着说:“你天天戏弄俎豆来消遣,难道想学会了礼制,去做礼官不成?”这可的确是打开了孔子幼小的心灵之窗,萌发了想要学习的强烈欲望。颜徵在的第一步成功地做到了。

二欲檎故纵

颜徵在的教学理念简直是先进了两千年。颜徵在很害怕孔子在学习之前很渴望,学习后又失去学习兴趣。所以,欲檎故纵,故意放出话来:真正作了学生就不可以再贪玩了。这既让孔子没有了偷懒的退路,又更加激起了孔子对学习的向往。在这个基础上,颜徵在又在教学工具的使用和教学模式的研究上狠下功夫,利用一些手头可用的工具,从感性上加深认识。并且,颜徵在一次性交给孔子的内容并不求多,孔子总是在轻轻松松中就感觉自己把母亲教给的东西全掌握了,而且还有一种吃不饱的感觉。这就完成了一种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三介绍名师开阔视野

孔子的求知欲望非常强烈,颜徵在已经感到自己的知识远远不够儿子的需求,可是在当时,一个妇道人家,首先想到的是要儿子的学习视野更开阔之后,接下来想的是先使用最方便的资源。于是,颜徵在向父亲颜襄求救。 这又引出孔子家教中又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孔子的外祖父颜襄。 颜襄是当时一位博古通今的学者,素来喜欢这个天资聪颖,好学不倦的外孙,于是收下了这最后一位弟子,倾尽自己的才学教授,并从大处引导:“做人:君子有三思,一是年少不勤学,年长一无所能;二是年老不讲学,死后无人纪念;三是有财不布施,穷了无人救助。在出世上:若将来能出仕,居高位,掌国政,应当远宗尧舜的道理,近守文武的法则,顺着天时,察看地理,小则可以教民安乐。大则可以平治天下,自可是顶天立地的大圣人。”直至颜襄去世。由此,孔子的人生观、价值观已经完全确立起来。 良好的家教使得一个大圣人的思想的雏形在少年时已经具备了。

关于颜氏

孔子的妈妈颜徵在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宗教精神一位女子,生在一个本来就缺少宗教精神的国度,实在是件悲哀的事情,正所谓:“幽微灵秀地,无可奈何天。”故而在文末附上两张图片:一是题曰“祈祷者”的现代雕塑;二是拉斐尔笔下的圣母。

孔子的妈妈名字叫颜徵在,在颜家排行第三。“徵”是“宫、商、角、徵、羽”五音中的第四音,“属火,事之象”。“徵者,祉也,万物大盛蕃祉也”。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9:4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