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岩子头村 |
释义 | 岩子头村,村庄名称,以此命名的村子有:云南省镇康县勐捧镇岩子头村、云南省蒙自县期路白苗族乡松树坡村委会岩子头村、云南省双柏县妥甸镇马脚塘村委会岩子头村、云南省弥渡县牛街彝族乡团结村委会岩子头村、云南省楚雄市中山镇洒巴苴村委会岩子头村、云南省蒙自县鸣鹫镇猛拉村委会岩子头村、云南省云县栗树彝族傣族乡岩子头村、云南省禄丰县恐龙山镇梨园村委会岩子头村等。 云南省镇康县勐捧镇岩子头村(村情概况 自然资源 人口卫生 基础设施 文化教育 基层组织 村务公开 农村经济) 蒙自县期路白苗族乡松树坡村委会岩子头村(村情概况 自然资源 人口卫生 基础设施 文化教育 基层组织 村务公开 农村经济) 云南省双柏县妥甸镇马脚塘村委会岩子头村(村情概况 自然资源 人口卫生 基础设施 文化教育 基层组织 农村经济) 云南省弥渡县牛街彝族乡团结村委会岩子头村(村情概况 自然资源 人口卫生 基础设施 文化教育 基层组织 农村经济) 云南省楚雄市中山镇洒巴苴村委会岩子头村(村情概况 自然资源 人口卫生 基础设施 文化教育 基层组织 农村经济) 云南省蒙自县鸣鹫镇猛拉村委会岩子头村(村情概况 自然资源 人口卫生 基础设施 文化教育 基层组织 农村经济) 云南省镇康县勐捧镇岩子头村村情概况该村隶属于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勐捧镇,地处勐捧镇东南边,东与忙丙乡、凤尾镇相连,南接勐堆乡,西与勐捧村、勐堆乡茶叶林村相连,北连核桃箐村,到镇道路为土路,交通不方便。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距勐捧镇政府所在地23公里,距镇康县县城40公里。该村辖16个自然村、26个村民小组,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524人。全村国土面积63.96平方公里,海拔1,550米,年平均气温20℃,年降水量1,500毫米,适合种植水稻、玉米、蚕豆、豌豆等农作物。农民收入以种植业为主。 自然资源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有耕地总面积7,850亩(其中:田3,112亩,地4,738亩),人均耕地1.68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28,7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479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10亩,主要种植泡核桃、甘蔗、茶叶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200亩,草地9,359亩;荒山、荒地30,200亩,其他面积19,629亩。 人口卫生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有农户1049户,共有乡村人口4667人,其中男性2470人,女性2197人。其中农业人口4667人,劳动力2635人。该村以汉族、彝族为主,是汉族、彝族混居地,其中彝族563人,佤族218人,其他民族382人。到2007年底,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室和勐捧镇卫生院,村卫生室面积为80平方米,有村医4人,该村距离勐捧镇卫生院23公里。该村建有公厕1个。 基础设施截止2007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全村有369户通自来水,有680户饮用井水;有1049户通电,有65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888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62%和85%;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34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41户,分别占总数的22.3%和4%。 该村到勐捧镇道路为土路、弹石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距离最近的车站23公里,距离集贸市场23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3辆,拖拉机29辆,摩托车25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3,012亩,有效灌溉率为38.37%,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35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07亩。 到2007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8户,装有太阳能农户12户;全村有6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16个自然村已通电,有8个自然村已通路,有16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10个自然村饮用井水。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30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505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514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文化教育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建有小学6所,校舍建筑面积3,050平方米,拥有教师28人,在校学生618人,距离勐捧镇中学23公里,义务教育在校学生786人,其中小学生618人,中学生168人。 基层组织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设有党总支1个,下设党支部4个、党小组15个,共有党员88人,少数民族党员18人,其中男党员77人、女党员11人。村委会由村主任、副主任、委员组成。该村设有团支部1个,共有团员65人。 村务公开该村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方式公开,公开项目有财务收支。到2007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929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7285.42亩,一事一议筹劳4000元(劳均0.86元),有固定资产111.99万元。 农村经济2007年,该村经济总收入1357.97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717.88万元,占总收入的52.9%;畜牧业收入483.29万元,占总收入的35.6%(其中出栏肉猪5287头,肉牛62头,肉羊107头);林业收入87.50万元,占总收入的6.45%;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收入51.63万元,占总收入的3.8%;工资性收入25.00万元。全村外出务工收入25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80人(占劳动力的3.0%),到省外务工80人。 蒙自县期路白苗族乡松树坡村委会岩子头村村情概况该村隶属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县期路白苗族乡松树坡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期路白乡东北边。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距离松树坡村委会6公里,距离期路白苗族乡政府所在地33公里。国土面积有2.18平方公里,海拔1500米,年平均气温16℃,年降水量1400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从事第一产业人数45人,农民收入以种植业为主。 自然资源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有耕地总面积229亩(其中:田38亩,地191亩),人均耕地2.89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1700亩。 人口卫生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有农户15户,共有乡村人口79人,其中男性41人,女性38人。其中农业人口79人,劳动力45人。该村以苗族为主,苗族79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期路白苗族乡卫生院,距离期路白苗族乡卫生院33公里。无垃圾集中堆放场地,无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人畜混居的农户15户,占农户总数的100%。 基础设施截止200年底,该村已实现通电,通水,通电视,通电话,无路灯。全村有15户通自来水;有15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14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93.33%;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3户,占总数的20%。 该村到期路白苗族乡道路为不通路,进村道路为土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距离最近的车站11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2公里。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3户,装有太阳能农户1户,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3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5亩,有效灌溉率为6.55%,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2.6亩。 到2009年底,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有15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到戈姑小学就读,中学生到期路白中学就读。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距离小学校4公里,距离中学33公里,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1人,其中小学生8人,中学生3人。 基层组织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设党小组1个,党员总数3人,党员中男党员2人,女党员1人。该村设有团支部1个,团员3人。 村务公开该村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村务公开项目主要有一事一议事项,主要以黑板报方式公开。到2009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15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229亩。 农村经济2009年,该村经济总收入24.17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1.54万元,占总收入的47.74%;畜牧业收入8.64万元,占总收入的35.75%(其中出栏肉猪30头);林业收入1.8万元,占总收入的7.44%;工资性收入1.08万元,占总收入的4.47%。农民人均纯收入2103元。全村外出务工收入0.93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4人(占劳动力的5.88%),在云南省内务工3人。 云南省双柏县妥甸镇马脚塘村委会岩子头村村情概况该村隶属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妥甸镇马脚塘村委会,属于山区。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距离马脚塘村委会20公里,距离妥甸镇16公里。国土面积2.97平方公里,海拔1100米,年平均气温15.73℃,年降水量750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2人。该村农民收入以种植业为主。 自然资源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有耕地总面积76.7亩(其中:田35.3亩,地41.4亩),人均耕地2.19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2369亩,其中经济林果地51亩,人均经济林果地1.46亩,主要种植核桃、花生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15亩,其他面积2000亩。 人口卫生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有农户9户,共有乡村人口36人,其中男性21人,女性15人。其中农业人口35人,劳动力24人。该村以彝族、汉族为主,是彝族、汉族混居地,其中汉族8人、彝族28人。全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3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36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妥甸镇卫生院,距离马脚塘村委会卫生所20公里,距离妥甸镇卫生院16公里。该村没有垃圾集中堆放场地,村内没有生活排水沟渠设施。 基础设施该村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无路灯,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据有关资料显示,全村有9户通自来水。有9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9户;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户。该村距离最近的车站16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6公里。全村9户农户均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到马龙河完小就读,中学生到妥甸中学就读。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距离小学校6公里,距离中学16公里,义务教育在校学生6人,其中小学生4人,中学生2人。该村没有文化活动室、图书室,没有业余文娱宣传队。 基层组织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有女党员1人。该村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9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76.7亩。 农村经济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经济总收入11.6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5.3万元,畜牧业收入2万元,(其中出栏肉猪49头,肉牛17头,肉羊42头);渔业收入0.3万元,没有工资性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158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 云南省弥渡县牛街彝族乡团结村委会岩子头村村情概况该村隶属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牛街彝族乡团结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牛街彝族乡南边,是团结村委会所在地。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距离村委会10公里,距离牛街彝族乡30公里。国土面积有0.99平方公里,海拔2000米,年平均气温20℃,年降水量760毫米,适宜种植烤烟、包谷等农作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从事第一产业人数60人,农民收入以种植业为主。 自然资源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有耕地总面积91.00亩,人均耕地1.02亩,主要种植等作物;拥有林地916.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321.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3.61亩,主要种植核桃等经济林果;荒山、荒地150.00亩,其他面积327.00亩。 人口卫生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有农户20户,共有乡村人口89人,其中男性45人,女性44人。其中农业人口89人,劳动力63人。该村以汉族为主,其中汉族89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89人,参合率100%。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牛街彝族乡卫生院,距离团结村委会卫生所15公里,距离牛街彝族乡卫生院30公里。该村无垃圾集中堆放场地,无生活排水沟渠设施,人畜混居的农户12户,占农户总数的60%。 基础设施截止2006年底,该村已实现通电,通电视,通电话,无路灯。全村有20户饮用井水;有20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有20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10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和50%;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5户,占总数的25%。 该村到牛街彝族乡道路为不通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距离最近的车站3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30公里。全村共拥有摩托车4辆;全村建有小水窖18口。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亩。 到2006年底,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有10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10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占农户总数的50%。 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到团结完小就读,中学生就牛街民族中学就读。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距离小学校10公里,距离中学40公里。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8人,其中小学生5人,中学生3人。 基层组织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设党小组1个,党员总数4人,党员中男党员3人,女党员1人;有团员1人。 该村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的方式公开。到2006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20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91亩。 农村经济2006年,该村经济总收入17.5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8万元,占总收入的45.71%;畜牧业收入3万元,占总收入的17.14%;林业收入5万元,占总收入的28.57%;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收入1.50万元,占总收入的8.57%。农民人均纯收入1150元。 云南省楚雄市中山镇洒巴苴村委会岩子头村村情概况该村隶属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中山镇洒巴苴行政村,属于山区,位于中山镇礼社江边,是洒巴苴村委会所在地。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距离洒巴苴村委会2公里,距离中山镇43公里。海拔1850米,年平均气温22℃,年降水量846毫米,适宜种植玉米等农作物。该村有农户18户,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8人,农民收入以种植业为主。 自然资源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有耕地总面积62亩(其中:田7亩,地55亩),人均耕地0.8亩,主要种植玉米、烤烟等作物;拥有林地249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64亩,主要种植核桃等经济林果。 人口卫生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有农户18户,共有乡村人口78人,其中男性39人,女性39人。农业人口78人,劳动力41人。该村以汉族为主。 到2008年底,全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5人,占人口总数的32.5%;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78人,参合率100%;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中山镇卫生院,距离洒巴苴村委会卫生所2公里,距离中山镇卫生院43公里。该村建有公厕2个。 基础设施截止2009年底,该村已实现通电,通电视,通电话。全村有12户饮用井水,占农户总数的66.67%;有6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33.33%;有18户通电,有18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18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100%和100%;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5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4户,分别占总数的27.8%和22.2%。 该村到中山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路面土路,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距离最近的车站2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43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0辆、拖拉机1辆、摩托车有1辆。全村装有太阳能农户2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25亩,有效灌溉率为40.3%,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2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26亩。 到2009年底,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有18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到洒巴苴完小就读,中学生到中山中学就读。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距离洒巴苴完小2公里,距离中山中学43公里。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6人,其中小学生4人,中学生2人。 基层组织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有党员总数1人,党员中男党员1人,女党员0人。该村建有团支部1个,有团员2个。该村有村小组干部1人。该村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定期开展村务公开,主要以会议方式公开,公开项目主要有村级财务。到2009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18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62亩。 农村经济2009年,该村经济总收入38.9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4.4万元,占总收入的43.1%;畜牧业收入1.7万元(其中出栏肉猪8头),占总收入的5.1%;林业收入2.9万元,占总收入的8.7%;农民人均纯收入2871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2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2人(占劳动力的4.9%),在云南省内务工2人。 云南省蒙自县鸣鹫镇猛拉村委会岩子头村村情概况该村隶属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县鸣鹫镇猛拉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鸣鹫镇西边。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距离猛拉村委会3公里,距离鸣鹫镇4公里。国土面积有1.94平方公里,海拔1969米,年平均气温17℃,年降水量1130毫米,适宜种植白菜等农作物。全村辖1村民小组,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49人。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以种植业为主。 自然资源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有耕地总面积555亩(其中:田82亩,地473亩),人均耕地1.48亩,主要种植大白菜等作物;拥有林地2022.1亩,其中经济林果地221.7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63亩,主要种植梨、沙树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3亩,其他面积332.7亩。 人口卫生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有农户88户,共有乡村人口379人,其中男性195人,女性184人。其中农业人口379人,劳动力183人。该村以苗族为主。 到2009年底,该村村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307人,参合率81%;享受低保6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距离猛拉村委会卫生所3公里,距离鸣鹫镇卫生院4公里。该村建有公厕1个,无垃圾集中堆放场地,无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人畜混居的农户88户,占农户总数的100%。 基础设施该村已实现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无路灯。全村有88户饮用井水,有88户通电,均占农户总数的100%;拥有电视机农户79户,占农户总数的87%;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8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80户,均占总数的91%。 该村到鸣鹫镇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水泥路面,村内主干道均已硬化。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距离最近的车站31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4公里。全村共拥有农用汽车9辆,拖拉机3辆,摩托车8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2户;装有太阳能农户7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82亩,有效灌溉率为14.77%. 到2009年底,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有3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5户居住于砖木结构住房,有80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就读于猛拉完小,中学生就读于鸣鹫中学。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距离猛拉完小2公里,距离鸣鹫中学4公里。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44人,其中小学生37人,中学生7人。 基层组织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党员总数为1人,党员中男党员1人。该村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定期开展村务公开,主要以粘贴公告很晚召开会议方式公开,公开项目主要有政务、财务。到2007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88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384.6亩。 农村经济2009年,该村经济总收入150.6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03.39万元,占总收入的69%;畜牧业收入30.4万元(其中出栏肉猪180头,肉牛10头,肉羊57头),占总收入的20%;林业收入5.4万元,占总收入的3.5%;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收入3.9万元,占总收入的2.6%;农民人均纯收入1646元。 云南省云县栗树彝族傣族乡岩子头村村情概况该村为行政村,隶属于云南省临沧市云县栗树彝族傣族乡,到栗树彝族傣族乡道路为弹石路,交通方便。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距栗树彝族傣族乡政府所在地13公里,距云县县城113公里。该村下辖6个村民小组,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96人。全村国土面积2.91平方公里,海拔1850米,年平均气温21℃,年降水量1000毫米,适合种植玉米、茶叶等农作物。该村属于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 自然资源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有耕地总面积1065亩(其中:田24亩,地1041亩),人均耕地1.33亩,主要种植玉米、茶叶等作物;拥有林地25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5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63亩,主要种植核桃、茶叶等经济林果;荒山、荒地800亩。 人口卫生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有农户171户,共有乡村人口800人,其中男性486人,女性314人。其中农业人口795人,劳动力370人。 到2007年底,全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795人,享受低保32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栗树彝族傣族乡卫生院。该村距离栗树彝族傣族乡卫生院13公里。该村建有公厕1个,人畜混居的农户89户。 基础设施截止2007年底,该村有123户通自来水,有40户饮用井水,有65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有168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122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54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43户。 该村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13公里,距离集贸市场13公里。全村共拥有拖拉机2辆,摩托车35辆。 到2007年底,该村农户住房以结构住房为主,有24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147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文化教育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建有小学1所,校舍建筑面积120平方米,拥有教师2人,距离栗树彝族傣族乡中学13公里。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31人,其中小学生23人,中学生8人。 基层组织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建有党支部1个,下设2个党小组,共有党员34人,少数民族党员34人,其中男党员4人。村委会由村支书、村主任、副主任等组成。该村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定期开展村务公开,主要以粘贴公告、出黑板报、召开会议方式公开。到2007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171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065亩;有固定资产2.5万元。 农村经济2007年,该村经济总收入100.62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55万元,畜牧业收入28.34万元(其中出栏肉猪420头,肉牛10头,肉羊23头),林业收入6.98万元,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收入6.85万元,工资性收入1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86元。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2万元,常年外出务工人数32人,其中在云南省内务工25人,到云南省外务工7人。 云南省禄丰县恐龙山镇梨园村委会岩子头村村情概况该村隶属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县恐龙山镇梨园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川街乡东边。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距离梨园村委会9公里,距离恐龙山镇政府所在地6公里。国土面积有1.15平方公里,海拔1560米,年平均气温17.5℃,年降水量650毫米,适宜种植水稻、包谷等农作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从事第一产业人数39人,农民收入来源以种植烤烟为主。 自然资源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有耕地总面积73亩(其中:田52亩,地21亩),人均耕地0.92亩,主要种植水稻、烤烟等作物;拥有林地137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2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15亩,主要种植板栗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3亩;草地24亩;荒山、荒地126亩,其他面积128亩。 人口卫生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有农户21户,共有乡村人口82人,其中男性42人,女性40人。其中农业人口79人,劳动力51人。该村以汉族为主,是汉族、哈尼族、彝族混居地,其中汉族77人,彝族3人,哈尼族2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76人,参合率96%;享受低保11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恐龙山镇卫生院,距离梨园村委会卫生所1.5公里,距离恐龙山镇卫生院6公里。该村人畜混居的农户3户,占农户总数的14%。 基础设施截止2006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无路灯。全村有18户通自来水,占农户总数的85.71%;有3户饮用井水,有3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均占农户总数的14%;有21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17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和81%;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3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3户,分别占总数的62%和62%。 该村到恐龙山镇的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6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6公里。全村共拥有拖拉机1辆,摩托车3辆。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5户,装有太阳能农户4户,建有小水窖14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1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47亩,有效灌溉率为90.4%,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73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92亩。 到2006年底,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有1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20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就读于川街完小,中学生就读于川街中学。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距离川街完小5公里,距离川街中学5公里。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9人,其中小学生8人,中学生1人。 基层组织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党员总数4人,党员中男党员4人。该村设有团支部1个,共有团员3人。 该村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会议方式公开,公开项目主要有政务、财务。到2006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20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59.49亩;一事一议筹资额395元(人均5元),一事一议筹劳50个(劳均1个)有固定资产27.88万元。 农村经济2006年,该村经济总收入25.34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3.54万元,占总收入的53.4%;畜牧业收入7.1万元,占总收入的28%(其中出栏肉猪98头,肉牛1头,肉羊8头);渔业收入0.1万元,占总收入的0.4%;林业收入0.4万元,占总收入的1.6%;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收入1.9万元,占总收入的7.5%;工资性收入2.3万元,占总收入的9.1%。农民人均纯收入1767元。全村外出务工收入0.8万元,常年外出务工人数4人(占劳动力的7.8%),其中在云南省内务工4人。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