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岩山乡 |
释义 | 1 福建龙岩市新罗区岩山乡在中国的行政区划中以岩山乡为名的主要有两个地方: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岩山乡;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岩山乡。 ◎ 基本概况岩山乡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东北部,距城区34公里,位于省级风景区龙崆洞环形旅游线上,东邻漳平市永福镇、拱桥镇,西南连新罗区曹溪镇、铁山镇,北接新罗区雁石镇,是一个地多人少的山区资源乡镇,乡政府驻地芹元村。全乡总面积101平方公里,山地面积13.8万亩,辖13个行政村,28个自然村。岩山辖区的明代为铁石乡节惠里坑园社部分村落,解放前为内山乡,解放后先后为岩山区、岩山乡、岩山人民公社等,1984年7月又命名为岩山乡至今,乡政府驻地芹园村。 辖区地处山区,山脉连绵,平均海拔750米。多年年平均气温摄氏18.6度,多年年平均降水量1870毫米。矿藏有石灰岩、无烟煤等。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甘薯等。土特产有棕片、香菇等。1987年,总人口519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79人。耕地8149亩,林业用地8万多亩。农业总产值157万元(按1980年价),其中种植业76万元、林业47万元。独立核算工业企业3个,产值55万元。村委会及以下办工业企业82个,从业281人,产值107.33万元。乡镇企业179个,从业597人,总收入281.22万元(按现价)。其中乡企业5个,从业222人,总收入119.39万元。 ◎ 资源开发岩山境内山脉连绵,平均海拔750米,是龙岩主要林区之一,森林覆盖率达83.7%,水、电、通讯等设施完备,交通便利,投资环境好。辖区内有较丰富的石灰石、煤炭、水利等资源,属新罗区典型的资源型乡镇之一,工业经济较发达,现有水泥企业5家(岩山水泥厂、聚宝水泥有限公司、福利水泥厂、东岩水泥厂、立成水泥厂),年产总量40万吨,其中岩山水泥厂为乡办企业,聚宝水泥有限公司为台资企业,外资企业有3家(福利水泥厂、东岩水泥厂、立成水泥厂);乡内有一家岩山股份电力有限公司,水电装机总容量已达1.2万千瓦;轻钙企业6家(佳山化工有限公司、龙璞轻钙厂、永城轻钙厂、天云轻钙厂、恒盛化工有限公司、冠龙轻钙厂),轻钙年产量达12万吨,是福建省最大的轻钙生产基地。 2001年,乡党委、政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发展为主线,突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造环境、上项目、调结构、促发展"为主题,努力营造岩山良好的投资兴业环境,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 ◎ 历史沿革明代为铁石乡节惠里坑园社的石盂岭、后埔、易婆村、刘坑等村落。清代属外山前社,民国初为内山前社。民国18年6月至民国20年1月,成立小丁坑、易母村等村苏维埃政府(不设乡苏),属岩永区苏维埃政府。民国22年,属雁石区的内山乡。民国26年3月,属第三区,设内山乡联保。民国30年12月,属第一区(岩东),设内山乡,辖玉丁(玉固)、萧山(莱山)、芹园、佳山、刘后、龙山保。民国33年,辖佳山、玉固、芹园、龙山、莱山保。 1949年11月,设岩山区,辖芹山、玉固、龙畲村。1950年12月并为芹山、玉山乡,属雁厦区。1957年设岩山乡,翌年成立岩山公社。1959年,并入雁石公社,设岩山管理区。1961年,恢复岩山公社,辖芹园、龙山、丹斜、元清、后埔、玉宝、星光、刘坑、佳山、内山10生产大队、45生产小队。1965年再度并入雁石公社。1972年又恢复岩山公社。 1984年7月改设岩山乡。1987年,面积103.17平方千米,总人口519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79人,辖12村、49村民小组,乡政府驻地芹园村,距市区38千米。1997年,面积103.2平方千米,人口0.5万,辖佳山、芹园、元青、龙山、丹畲、莱山、玉宝、黄固、山前、小丁坑、刘坑、后埔、里寮13个村委会。 ◎ 人口数据(2000年11月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6659 男 4201 女 2458 家庭户户数 1529 家庭户总人口(总) 5396 家庭户男 3098 家庭户女 2298 0-14岁(总) 898 0-14岁男 456 0-14岁女 442 15-64岁(总) 5381 15-64岁男 3564 15-64岁女 1817 65岁及以上(总) 380 65岁及以上男 181 65岁及以上女 199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4190 ◎ 经济发展2004年全乡社会总产值预计可达4.74亿元,其中企业总产值4.35亿元,工业总产值4.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11家,年产总值达1.85亿元,企业增加值1.3亿元,财政预算内收入可达2102万元,地方财政收入949.8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5564元,实现经济各项指标健康、持续、稳定增长。 一经济建设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1年,全乡社会总产值完成32585万元,比增20.69%,其中企业总产值完成29592万元,比增19%;工业总产值完成25538万元,比增23%,企业增加值完成7800万元,比增20%;农业总产值完成1537万元(90年价),比增9%,财政总收入达1043.66万元(含应退未退增值税140万元;一次性收入60万元),同口径对比增长26.82%,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684.2万元,比增43.15%;村财平均收入9.16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3818元,比增2.4%。2001年,全乡目标管理获全区乡镇乙组一等奖,计生、综治工作获一等奖。 二工业方面。2001年全乡共有企业443个,从业人员3545人,全年企业总产值29592万元,其中工业产值25538万元,增长23%。目前,佳山轻钙有限公司(年产轻钙2万吨)已着手新上3000吨超细活性钙项目(总投资170万元),正在进行征地工作;福利轻钙厂拟新上万吨超微细碳酸钙项目(总投资1750万元),也在做前期工作,与此毗邻的永城轻钙厂已拟投资180万元新目超细碳酸钙项目,也在进行前期工作。 三农业方面。一是调高畜牧业,新上了两个500头养猪场;二是调优种植业,建立了千亩优质稻生产基地,另拟建立岩山万亩优质水果基地,分三年实施,今年要扩大岩山优质水蜜桃种植面积300亩,形成千亩规模;三是按照绿色、环保、安全的要求,继续抓好3000亩高山蔬菜基地建设,同时要抓好200亩烤烟生产。 ◎ 旅游资源岩山乡境内有始建于明朝的龙山寺,与天宫山遥相呼应,寺庙建筑主要有大雄宝殿、天王殿、观世音大堂等,还有石锣、石鼓、石子钟等主要景点,风景优美,融山、寺于一体。目前,该景区正在加紧开发之中。该寺坐落在山势雄奇的龙宫山上,风光绮妮,风景优美,融山、寺于一体,寺区有石锣、石鼓、石钟等主要景点,目前,该景区规划建设正在加紧进行中。乡内有通往省级风景区--龙崆洞17公里的公路。岩山乡是通往龙硿洞风景区的旅游线路,龙硿洞景区以地下溶洞奇观为主,溶洞分上中下三层,共有16个支洞,已探明面积5.4万平方米,主要景点包括龙井、瀑布、溪流、龙蛋石、大坑山和睡狮岩等,融山、水、洞于一体。新罗区岩山乡拥有3000多亩水蜜桃、2.2万亩毛竹、2700多亩梯田、1100多亩的洞顶乌龙茶以及多处溪瀑,全乡森林覆盖率达84%。近年来,该乡以自然生态、果园风光和山村民俗为基础,抓好软、硬件建设,通过编制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拓宽村级水泥道路、加强山林管护、深入开展“家园清洁行动”等措施,整合各方力量,倾力打造“春赏山花烂漫、夏摘桃李芬芳、秋收稻菽金黄、冬品高山茗茶”的乡村生态游。通过“以桃李为媒、以采摘为乐”,开发农业丰收节庆、特色农品采购、农家餐饮、农民主题公园、原始森林浴等多种旅游产品。 自2006年开展生态乡村游以来,该乡莱山、山前等村先后获得省级园林式村庄、新罗区魅力乡村、文明村、平安村等称号。乡村旅游收入喜人,仅今年3赏花时节,共接待游人22000多人,7月以来,水蜜桃开始采摘,桃园餐饮火爆,桃园养殖的鸡、鸭等家禽销量喜人,农民收入增加。今年1—7月全乡共接待游人5.8万人次,旅游收入1320万元,并成功打响龙岩“十八乡”旅游农产品品牌。 ◎ 产业结构本乡立足山区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山区特色经济。发挥高海拔优势,调优种植业,抓好地方特色水蜜桃和大冬米两个产品,建立千亩优质大冬稻和千亩水蜜桃生产基地,并拟建千亩高山茶生产基地;调强林业,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和毛竹,建立万亩毛竹丰产林和万亩工业速生丰产林基地,现已初具规模,并发挥经济效益;调高畜牧业,扶持规模生产,建立“公司+农户+市场”的模式,走“果-牧-沼”立体养殖,促进养殖业向生态型发展,现有万头猪场一座,千头猪场3座,百头猪场10座,万羽鸡场8座。 ◎ 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科教兴乡战略全面实施,农村合作医疗事业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得到省、市、区的表彰和肯定;农村路网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2004年底,有11个行政村完成村道硬化;林业工作多次被省、市、区表彰,其中林业站2001年被国家表彰为先进单位,2004年岩山乡又被龙岩市委、市政府评为“林业工作十佳乡镇”,全乡社会安定,群众安居乐业,各项事业蒸蒸日上。 2 湖南洞口县岩山乡◎ 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岩山乡◎ 简介岩山乡位于洞口县中西部,四周与洞口镇,长塘瑶族乡,渣坪乡,大屋瑶族乡,山门镇,竹市镇等6个乡镇相邻,辖区面积84平方公里,辖菱角、青桥、桐叶、攀溪、石仁、雷井、寨背、南岳、东田、月塘、长山、岩山、茶山、朝阳、郭家、斗山、兴龙、双龙、金兴等19个行政村,226个村民小组,乡政府所在地区域面积0.6平方公里,洞山公路(县道)穿境而过,县乡道菱竹公路经辖区5村,从这里始点,交通便捷,条件便利。 岩山乡自然条件相当优越,位于雪峰山脚下,四季气候怡人,无霜期短,境内有两座小型水库——南井水库和龙塘水库,水利资源丰富,可以旱涝保收,全乡19个村村村通公路,95%的组通了机耕路,在洞口县的所有乡镇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全乡总人口23716人,其中农业人口23210人,非农业人口506人,乡村劳动力资源16464人,其中劳动年龄内人口13276人,乡村失业人员数13878人,其中劳动年龄内12818人,其中男7592人,女6286人。 岩山乡人杰地灵,物产丰富,现在全国各地工作的人员均有岩山籍人员,境内楠竹,木材,生猪,水产等产量兴旺,适于水稻种植,共有耕地面积18898亩,其中水田16416亩,旱土2482亩,山林面积3671。7公顷,特别是季稻生产在全县首屈一指,内有香芝然——洞口香米加工厂. ◎ 景点双龙桥南距洞口县城约45km,地处雪峰山腹地。大屋、渣坪两条水海蜿蜒交汇于此,似双龙戏水,奔腾呼啸,故名双龙桥。桥东西走向,是古是通往黔阳、贵州的交通要隘,山高水急,地势险峻,石拱半圆形不等跨。桥亭由8排抬梁式木架撑立,高约5m,重桅桥廊,覆小青瓦。中部建单檐歇山顶亭阁,正脊饰鳌鱼翘角,卷棚槽,阁内覆盆藻井,彩绘山水、鸟兽。两端建牌楼式八字桥门,脊上塑“双龙抢宝”,檐口之下饰飞禽走兽与人物、花草彩绘。桥门上方楷书“双龙桥”三个大字,笔力遒劲。亭内两侧置木栏杆,设坐凳供行人歇息、避雨。造型古朴大方,雄伟壮观,具有鲜明的古典建筑风格。 ◎ 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21152 男 11111 女 10041 家庭户户数 5895 家庭户总人口(总) 21135 家庭户男 11098 家庭户女 10037 0-14岁(总) 5256 0-14岁男 2899 0-14岁女 2357 15-64岁(总) 14149 15-64岁男 7319 15-64岁女 6830 65岁及以上(总) 1747 65岁及以上男 893 65岁及以上女 854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20682 ◎ 发展?近年来,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富民强乡目标,坚持抓项目、夯基础、兴产业、培财源、惠民生、强作风的工作思路,工业经济发展加快,形成了以山地林木为原材料的木材加工业,以水电为主的小电站建设的工业布局。建成木材加工厂2家,浙湘水电公司投资3000多万元建成双龙桥水电站。集镇开发建设卓有成效,供电、供水、邮政、通讯、医疗、环卫等机构一应俱全,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全乡已完成乡村水泥路硬化39.2公里。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全乡逐步形成优质稻、中药材、生猪养殖等三大基地。洞口县最大的生猪养殖场——洞口县岩山乡万头出口猪场,投资610万元,带动了全乡的生猪产业,2009年全乡累计出栏生猪达10万头。 岩山全体干群正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昂扬的工作斗志,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一片欣欣向荣景象。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