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烟台苹果 |
释义 | 烟台苹果是山东名产之一,产地以烟台辖区内的栖霞、招远、海阳、牟平、福山、乳山、文登等市(区)为主。烟台苹果素以风味香甜、酥脆多汁享誉海内外,历来为国内外市场所欢。 闻名于世烟台苹果于1871年由美国传教士引进,最早以青香蕉、红香蕉两个品种为主, 以后又发展了小国光、金帅,改革开放以来引进了红富士、乔纳金等。 烟台苹果以其色泽鲜艳、清脆香甜而闻名于世,是中国最重要的苹果产地,产地以烟台辖区内的栖霞、龙口、招远、海阳、牟平、福山、乳山、文登等市(区)为主。烟台苹果素以风味香甜、酥脆多汁享誉海内外,历来为国内外市场所欢。其中又蓬莱沼液有机种植的苹果最为出名。 远销海外烟台苹果早在古时就以其个大味美, 吃后余香无穷而闻名天下,时至今日, 烟台苹果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改进,新品种层出不穷,产品远销海内外。 品种特色烟台苹果以栽培历史悠久、品种齐全、产量高、品质好而驰名中外。烟台苹果品种多达200多个,以青香蕉、红香蕉、金帅、国光等最负盛名,是烟台苹果的代表品种。此外,红星、红玉、黄魁、丹顶、瑞香、八月酥、白沙蜜、红富士等品种,也都色味俱佳,各具特色。 独特风味烟台苹果个大、果形正,色泽鲜艳江润,外表光滑细腻,口味酸甜适口,咬一口细脆津纯,清香蜜味,且果肉硬度大,纤维少,质地细,果汁含量在89%以上,糖份含量高,总糖量16.4%,铁、锌、锰、钙等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含量丰富,氨基酸含量较高,经常食用,可起到帮助消化、养颜润肤的独特作用。烟台苹果有“水果皇后”美誉,受到许多人的喜爱! 生长环境烟台苹果主产区主要集中在胶东半岛中心地带的栖霞、福山、牟平、海阳、招远、齐山镇、龙口七夼村等地。这里的气候属暖温带,境内丘陵连绵,溪涧纵横,空气湿润,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极利于糖份的有效积累,且土壤为中性偏碱的沙壤土质,含有较丰富的磷、钾、钙、镁等元素,具备栽培苹果及利于苹果生长的各种自然条件。 营养价值烟台苹果的营养很丰富,它含有多种维生素和酸类物质。1个苹果中含有类黄酮约30毫克以上,苹果中含有15%的碳水化合物及果胶,维生素A、C、E及钾和抗氧化剂等含量也很丰富。1个苹果(154g)膳食纤维5g,钾170mg,钙10mg,碳水化合物22g,磷10mg,Vc7.8g,Vb7.8g。苹果中的含钙量比一般水果丰富多,有助于代谢掉体内多余盐分。苹果酸可代谢热量,防止下半身肥胖。至于可溶性纤维果胶,可解决便秘。果胶还能促进胃肠道中的铅、汞、锰的排放,调节机体血糖水平,预防血糖的骤升骤降。 苹果中的果胶可以降低胆固醇。从长期调查研究中发现,每天吃1个苹果的人,胆汁的排出量和胆汁酸的浓度增加,有助于肝脏排出更多的胆固醇。苹果所含的多酚及黄酮类天然化学抗氧化物质,可及时清除体内的代谢“垃圾”,吃熟苹果,可治疗便秘。吃擦成丝的生苹果,其果胶能止住轻度腹泻。苹果酸可以稳定血糖,预防老年糖尿病,因此糖尿病人宜吃酸味苹果。苹果含有的糖和锂、溴元素,是一种有效镇静的安眠药,且无副作用。苹果含有锌、镁元素,故常吃苹果能增强记忆力,对孩子还有促进发育的作用。因苹果的一些元素能排除体内有害健康的铅、汞元素,所以,欧洲科学家称苹果为防癌药。 代表品种烟台苹果品种多达200多个,主要以红富士为主,青香蕉、红香蕉、金帅、国光等最负盛名,是烟台苹果的代表品种。此外,红星、红玉、黄魁、丹顶、瑞香、八月酥、白沙蜜、乔纳金、嘎啦、千秋等品种,也都色味俱佳,各具特色,适合不同口味、不同国家人群的食用。 栽培历史烟台自古有苹果。明代以前叫作“奈”,明代以后称为“苹果”,不过那时的苹果口味实在不敢恭维,果肉绵,果汁少,所以又称绵苹果。苹果花改写历史的时刻出现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据史料记载,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初,在毓璜顶东南(今北海宾馆对面)的一片山坡上,出现了一座果园,果园的正门上方高悬着一块匾额,匾额上用中英两种文字书写着:广兴果园。果园的主人是来自美国的牧师倪维思。倪维思夫妇1871年自美国返回烟台时,这位爱好园艺的牧师从他的家乡纽约州带来了十几种西洋苹果树苗,这对美国夫妇是为了在异国他乡仍能尝到家乡的水果,还是遵从上帝的旨意造福人间,不得而知,但是,烟台乃至中国大地上从此开始了西洋苹果与本地苹果嫁接的历史却是不争的事实。数年后,大约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倪维思夫妇带来的苹果苗结出了与本地苹果迥然不同的果实,这种苹果个儿大,皮儿薄,汁儿多,瓤儿脆,酸甜可口。于是,便不断有当地百姓通过各种途径取得西洋苹果的枝条,与当地的绵苹果嫁接,很快,在当时的芝罘西沙旺、南山一带便出现了蔚为壮观的苹果园。二十世纪初,经常到烟台出售农副产品的福山县绍瑞口村的青年农民唐殿功,当他经过广兴果园,看到果园里那与众不同的苹果时,便产生了将洋苹果嫁接到自家果园的想法。一次,在经过果园时,他趁看园人不注意,便剪下几根枝条,回村后嫁接到自家的果园里,三年后结出了甜美的果实,这便是后来闻名遐迩的烟台青香蕉苹果。唐殿功又将自家果园的枝条剪下送于乡亲们嫁接栽培。自此,青香蕉便在绍瑞口村一带繁衍开来,并一度成为烟台苹果的主打品种。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期至抗日战争爆发之前的这段相对和平的时期,是烟台苹果的第一个鼎盛期。据国立北京大学农学院教授唐荃生、技师吴瑞之1939年撰写的《山东烟台青岛威海卫果树园艺调查报告》所述,抗日战争爆发之前,每逢农历三、八两日,各地果农将水果(主要是苹果)由产地人挑、畜驮运至烟台奇山所城内进行果品交易,当时,烟台街上收购果品的商行、货栈就有三十七家。烟台苹果在这里集中后,通过陆路运往省内各地,通过水路———这条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南下、北上,并经香港转销至菲律宾的吕宋等地。据1951年福山县的果树资源调查资料记载:“抗日战争前的福山县苹果达176万余株,年产736万余斤。” 烟台苹果就是从那时起,开始走出烟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战争是毁灭一切优秀成果的机器。接下来的八年抗战,在日寇铁蹄的践踏下,烟台苹果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还以福山县为例,到1945年,“全县仅剩苹果五千亩,二十五万株,水果总产仅为战前水果总产的百分之十二点四。” 新中国的诞生为烟台苹果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土地主人的果农们在自己的果园里重新栽下希望的树苗。1953年秋天,福山县绍瑞口村果农、县劳动模范张成瑞在自己的1.83亩苹果园里创出了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在欢庆丰收的日子里,他和本村果农、县劳模陈培田共同商定,各自精选“青香蕉”苹果一箱,邮寄给北京的党中央、毛主席,表达翻身果农对党的一片深情。随后,在1958年、1959年、1967年、1968年的四年里,绍瑞口都以大队的名义给党中央、毛主席寄送苹果,每次,中央有关部门都如数汇款,并表示谢意。1968年,绍瑞口大队在接到汇款的同时,还接到党中央的回信:心意已领,请以后不要再寄送苹果。可能是有关部门考虑到,总是这样寄送也不是个办法。于是,1972年,在周总理的亲自安排下,从这一年开始,福山苹果对北京和中央国家机关实行“特供”。如今,各种评比多如牛毛,在那个评比还不盛行的年代,“特供”不是金牌,胜似金牌。这是烟台苹果靠自己的品质赢得的崇高荣誉。从新中国诞生到“文革”前的这一时期,是烟台苹果发展的第二个高潮。烟台苹果不仅在面积、产量达到了一个新的台阶,而且赢得了崇高的荣誉。然而,随之而来的“十年动乱”,“以粮为纲”作为基本国策,使果园面积锐减,苹果质量下降,在“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浪潮中,烟台苹果又一次遭到了灭顶之灾。就在我们举国上下“革命”如火如荼,科技人员被赶进“牛棚”低头挨批的时候,我们的近邻日本用国光和红香蕉杂交,培育出了红富士,美国也在红星的基础上推出了名叫蛇果的苹果新品种,并迅速占领了国际市场。噩梦般的“动乱”终于结束,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烟台苹果迎来了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高潮。拥有了土地经营自主权的果农们将苹果视为第一经济作物,纷纷在承包的土地上重新栽上希望的树苗,在老果园里精心侍弄老果树。1979年,烟台苹果出口达一万余吨。进入八十年代,国外新品种纷纷上市,日本的红富士、美国的蛇果竞相占领国际市场,到八十年代中期,烟台苹果出口量仅剩数百吨。出口出不去,国内又大量积压,烟台苹果又一次走到了盛衰兴亡的十字路口。在这期间,在各级政府的推动下,仅用了7—8年的时间,烟台苹果实现了由青香蕉、红香蕉、大国光、小国光等传统品种向红富士等新品种的转变(国外实现这种转变大约需要二十年左右),拥有新果园新品种的果农们心中充满了新的希望。 发展现状作为烟台苹果的发源地的烟台市,苹果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突飞猛进的新阶段。到2000年,全市果园面积、苹果产量均比1978年增长了6—7倍。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俄罗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且深受世界各国消费者的喜爱。烟台苹果汁烟台苹果的果农们十分注重苹果的防毒害问题,各苹果产业基地均利用生物防治、农业防治、无残留农药相配套的无公害植保技术措施,以及采纳国际先进的苹果套袋新技术,生产出无农药残留、符合国家绿色食品标准的优质无毒害、全套袋的绿色烟台苹果。 获得荣誉几年来,烟台苹果的质量均通过了山东省农业厅绿色食品办公室,质量监督局等部门的签定,1996年在山东省优质果品评比会上获金奖,1997年通过中国绿色食品中心认证,获得"中国绿色食品证书",连续几年均被果蔬会指定为参展果品,真正是成为了消费者看得舒心、吃的放心的优质苹果。 艺术苹果艺术苹果是苹果表面印满了祝福语言、卡通图形和十二生肖等图案。仔细看来,祝福语言简洁大方,卡通图形生动可爱,十二生肖形象逼真。一个个苹果拿在手里仿佛一件件艺术品,令人爱不释手。文字、图案是利用着色原理由阳光自然雕刻上去的,无公害,市场收购价格是普通苹果的两倍,尽管价格贵,产品仍供不应求。艺术苹果在苹果上做文章,生产艺术苹果,是烟台栖霞农民的一大创举。2000年,栖霞果农王秀英利用着色原理把自己的剪纸作品和文字,粘贴在刚摘袋的苹果上,十几天后各种艺术图案和文字被阳光形象地“雕刻”在苹果表皮上,使苹果增添了新的文化艺术价值和情感色彩。王秀英拿着这些带图案和文字的苹果在烟台国际果蔬博览会上一亮相,就出尽了风头,成为海内外客商的抢手货。王秀英的创举,使栖霞认识到,商品与文化是割不断的,任何一种商品,文化信息、科技含量越高,它的价值就越大。栖霞作为“中国苹果第一市”和“中国苹果之都”,65万亩果园年可产果12亿公斤,这么大的产量,要卖得出、卖价高,除了要打好“无公害”牌,在产量和质量上下功夫外,必须转换思路,在苹果文化上作文章。于是,艺术苹果生产成了该市研究的新课题,他们决定融艺术于果品,赋予苹果以人文精神,让人们在吃到栖霞苹果看到栖霞苹果的同时,得到一种文化的享受。大力发展艺术苹果生产,培育民间文化艺术队伍是关键。2002年以来,这个市宣传、文化部门组织专门人员,下大气力挖掘以剪纸、民间书画为主要内容的民间文化艺术,层层举办民间剪纸艺术创作大赛、民间书画比赛,设计创作出一大批有极高艺术价值的艺术作品,形成一系列各种生动形象、栩栩如生的艺术图案。如卡通动物、十二生肖托物寄情,活泼可爱;名言警句、各体书法,给人启示和享受;福禄寿禧、吉祥如意寄托祝福,传递情感。这些民间文化艺术作品为生产艺术苹果打下了基础。为鼓励果农生产艺术苹果,该市除了培训队伍、组织生产文化艺术作品外,还在苹果套袋生产上给予套袋补贴,并采取“农户+基地”的形式在蛇窝泊、观里等5个镇建立10多个艺术苹果生产基地。奥运苹果艺术苹果一推向市场,便受到各地消费者的青睐。2002年10月,在北京举办的首届栖霞苹果艺术节上,由6000多个书法苹果组成的《感恩农业赋》和64首《耕织诗》,一露面就吸引了大批人。2004年9月在烟台举办的第六届国际果蔬博览会上,用16000多个优质苹果组成的万里长城图案,博得了与会客商的一致赞誉;去年在第八届国际果蔬博览会上,用艺术苹果雕塑的苹果巨龙以其磅礴的气势、生动的造型和交叉立体感,一露面就在果蔬会上拔得了头彩,受到了与会人员的啧啧赞叹。苹果与艺术的结合,使苹果这种低质消费品,一跃变成了传递情感、传播文化的高档艺术品。目前,该市已开发红富士、新红星等艺术苹果10大门类、120多个品种,年可生产艺术苹果5000多万个。艺术苹果的丰产丰收,不仅使栖霞苹果的品牌更响更亮,而且有力促进了果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2006年该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800多元,其中80%来源于果业。 享用商标烟台:三百万果农免费享用“烟台苹果”商标 2009年4月,在牟平召开的烟台苹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管理座谈会上,权威人士在爆出这足以让烟台300万果农惊喜的消息之后特别强调,有了“出生证明”不等于万事大吉,烟台苹果再创品牌辉煌还需在加强原产地域保护的基础上,提高管理水平,提升产业优势。 “拿到这张含金量极高的‘名片’,只是万里长征迈出了第一步。”市苹果协会会长赵培策说。围绕如何用好“烟台苹果”产地证明商标,让其发挥更大作用,市苹果协会经过半年多酝酿,决定无偿提供给大家使用:“凡是烟台地域内的苹果生产者、经营者,只要通过认证符合‘烟台苹果’精准化管理标准的单位都可以申请使用。” 中国苹果二十强县2007中国苹果年会暨陕西果品推介会在陕西省咸阳召开。 苹果在我国务类水果中是产量第一大的品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苹果生产国。近年来,我国苹果产量稳定增加,优质果率明显提高,各主产县(市)大力推进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标准化、规模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为我国果品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各地苹果种植面积和产量,按加权平均计分,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决定对排名前20位的县(市)授予“中国苹果20强县(市)”荣誉称号。 此次评出的“中国苹果20强县(市)”中,烟台独享其三。 1山东省 6陕西省淳化县 7江苏省丰县 8陕西省白水县 9陕西省旬邑县 10陕西省乾县 11山东省蓬莱市 16山东省乳山市 17陕西省彬县 18甘肃省静宁县 19河南省虞城县 20山东省沂源县 “烟台苹果”价值80.97亿元,成中国果业第一品牌 。 2009年12月18日,2009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结果发布会在京举行。在当日公布的评估结果发布会上,山东烟台苹果品牌价值为80.97亿元,位居全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水果类首位,烟台大樱桃也以18.19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居水果类第十位。 原产地域保护根据《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通过了对烟台苹果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批准自2002年8月28日起对烟台苹果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保护范围烟台苹果原产地域范围以山东省烟台市人民政府《关于申请给予烟台苹果原产地域保护的函》(烟政函〔2001〕186号)提出的地域范围为准,为山东省烟台市所辖行政区域(公告2002年第82号)。 生产技术要求1 自然环境 本区域地处山东半岛东部,西、北靠渤海,东、南临黄海,境内多山或丘陵,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适中,空气湿润。 1.1 气温 累年平均气温11.8℃,累年平均无霜期为215天。 1.2 日照 累年平均日照时数2658.4小时,累年平均日照百分率60%,累年平均太阳辐射量5154MJ/m2,果树生长季内(3月~11月)的总辐射量为4340.6MJ/m2。 1.3 降水量 累年平均降水量735mm。降水集中在6月~8月,平均降水443mm,正值烟台苹果果实生长发育需水量较大时期。 1.4 土壤 棕壤土占总土地面积的80%左右,土质较细而松软,耕性良好,保水力强。土壤中有机质含量0.90%左右。 2 果园管理 2.1 土肥水管理 2.1.1 土肥 果园土地平整,土层深厚,活土层60cm以上,亩施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料3000kg以上,其他用有机复混肥补充。以秋施基肥为主,结合花前、花后、幼果膨大期等物候期灌水时适量追肥,氮、磷、钾比例按每生产100kg苹果,施氮为1.0~1.2kg、五氧化二磷为0.5~0.75kg、氧化钾为1.0~1.2kg。根据树体营养诊断适量施用微量元素。 2.1.2 果园生草 行间种植三叶草、苜蓿草或燕麦草等提高土壤有机质。 2.1.3 水分 采用滴灌、微喷灌等灌溉技术,使果园土壤相对含水量保持在60~80%。禁止使用污染水。 2.2 花果管理 2.2.1 花前复剪 对花芽多的树进行花前复剪,调节花、叶芽的比例至1:3~4。 2.2.2 人工疏花 花序分离期始,每间隔20cm左右,选留一个粗壮花序,其他多余的花序全部疏掉。 2.2.3 授粉 花期采用蜜蜂、壁蜂和人工授粉。 2.2.4 疏果 谢花后10天开始疏果,一个月内结束。根据树势强弱、坐果多少确定适宜的留果间距,一般为20~25cm,选留一个坐果的壮花序,留一个中心果,把多余的幼果全部疏除。 2.2.5 果实套袋 苹果谢花后30~40天开始套纸袋,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结束。套袋前进行疏果和喷一次杀菌剂。果实采收前20~30天去袋。 2.2.6 摘叶、转果、铺设反光膜 摘袋后立即在树冠下铺设反光膜,增强冠内下层反射光照,提高果实着色度。对影响果实上色的枝、叶全部剪除。待果实向阳面着色后,进行转果,使果实背阴面全部上色。 2.3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应根据预测、预报及时防治。主要防治腐烂病、早期落叶病、轮纹病、桃小食心虫等病虫害。不得使用国家禁用农药。 2.4 整形修剪 2.4.1 主要树形 自由纺锤形:树高3m左右,冠径2~3m,主枝12~15个,适用于株距2~3m的密植园。 小冠疏层形:树高3~3.5m左右,冠径3~4m,主枝5~7个,树冠扁圆形,适用于株距3~4m果园。 2.4.2 树体结构 纺锤形的主枝角度80°左右,小冠疏层形主枝角度70°左右。采取以疏剪为主,缓、疏、缩相结合的修剪方法,纺锤形主枝过长的适时缩剪,小冠疏层形树头过高的及时落头。盛果期树亩枝量7万~8万条,内膛枝叶透光率30%。 3 采摘 适期采收,采摘时轻拿轻放,避免碰伤、刺伤。 4 等级规格指标 等级规格指标见表1。 5 感官特征 具有典型的环渤海湾地区苹果的特征,果个大,果形指数高,色泽鲜艳,表皮薄,果肉脆、嫩、汁液多,酸甜适度,硬度适中,清香可口。 6 理化指标 按GB/T10651执行。 7 卫生指标 按GB/T10651执行。 6 试验方法 6.1 等级规格、理化指标、卫生指标 按GB/T10651执行。 6.2 感官特征 形状、色泽由目测确定。口感由品尝确定。 7 检验规则 7.1 检验批次 同一生产基地、同一品种、同一成熟度、同一包装日期的苹果为一个批次。 7.2 抽样方法 按GB/T8855执行。 7.3 检验分类 7.3.1 型式检验 7.3.1.1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进行型式检验。 a)每年采摘初期; 表1 等级规格 项目 等级 特级果 一级果 二级果 品质基本要求 色泽 红色品种 着色面≥90% 着色面≥80% 着色面≥60% 其他品种 具有本品种成熟时应有的色泽。 果径(最大横切面直径) 果 7.3.1.2 型式检验为本标准规定的全部要求。 7.3.1.3 判定规则:在整批样品中不合格果率超过5%时,判定为不合格,允许降等或重新分级。感官特征和理化指标有一项不合格时,允许加倍抽样复检,如仍有不合格即判为不合格产品。卫生指标有一项不合格时即判为不合格产品。 7.3.2 交收检验 7.3.2.1 烟台苹果每批产品交收前,生产单位都应进行交收检验。交收检验合格并附合格证,产品方可交收。 7.3.2.2 交收检验项目为等级规格、感官特征、包装、标志。 7.3.2.3 判定规则:在整批样品中不合格果率超过5%时,判定等级规格和感官特征不合格,允许降等或重新分级。包装、标志若有一项不合格,判交收检验不合格。 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8.1 标志 烟台苹果的销售和运输包装均应标注原产地域产品标志,并标明产品名称、品种、等级规格、产地、包装日期、生产单位、数量或净含量、执行标准代号等。 不符合本标准的产品,其产品名称不得使用含有“烟台苹果”(包括连续或断开)的名称。 8.2 包装 按GB/T13607执行。 8.3 运输 8.3.1 运输工具清洁卫生,无异味。不与有毒有害物品混运。 8.3.2 装卸时轻拿轻放。 8.3.3 待运时,应批次分明、堆码整齐、环境清洁、通风良好。严禁烈日曝晒、雨淋。注意防冻、防热、缩短待运时间。 8.4 贮存 8.4.1 烟台苹果的冷藏按GB/T8559执行。 8.4.2 烟台苹果的气调贮藏按ISO8682执行。 8.4.3 库房无异味。不与有毒、有害物品混合存放。不得使用有损烟台苹果质量的保鲜试剂和材料。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