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西文论对话:理论与研究 |
释义 | 图书信息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第1版 (2011年10月1日) 平装: 336页 开本: 32 ISBN: 9787100085649, 7100085640 条形码: 9787100085649 商品尺寸: 20.8 x 14.6 x 2 cm 商品重量: 363 g 内容简介本书分为上下两编,共10章,主要内容包括:巴赫金对话理论的价值取向;文本与读者的对话;跨文化对话的可能与立场;对话的存在主义文论——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等。 目录上编 文学对话理论研究 导论 第一节 对话理论研究的基本现状 第二节 对话理论溯源一一柏拉图的对话 第三节 20世纪对话理论的新视野 第一章 巴赫金对话理论的价值取向 第一节 作者与主人公的对话 第二节 文体与意识形态 第三节 对话与狂欢 第四节 开放与多元的价值观 第二章 文本与读者的对话 第一节 接受理论和读者反应理论的兴起 第二节 读者的主体性 第三节 文本的“主体性” 第四节 对用自然科学方法研究精神科学的反思 第三章 跨文化对话的可能与立场 第一节 跨文化对话时代的来临与后殖民批评 第二节 “差异原则”与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形象的塑造 第三节 “反抗的策略”与弱势文化形象的自我塑造 第四节 跨文化交流中的立场,特别是知识分子的立场问题 第四章 对话的存在主义文论——现代与后现代之间 第一节 后现代时代的来临与后现代主义 第二节 读者的介入与解读 第三节 开放的文本与文本之间的对话 第五章 对话的文体与独白的文体 第一节 平等的对话主体与等级的对话主体 第二节 对话主体的关系与对话者的言说方式 第三节 开放的结论与多元的选择 第四节 对话的观念与“神”的观念 下编 中西文论对话研究 第六章 对中西文论对话与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研究现状的反思 第一节 研究中西文论对话与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的意义 第二节 中西文论对话与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中西文论对话与古代文论现代转换中几个亟待明确的理论问题 第七章 中西文论对话与古代文论现代转换中的问题意识 第一节 中西文论对话中问题意识的具体表现 第二节 中西文化强弱的对比对思考中西文论对话的影响 第八章 中国古典文化的内在复杂性与中西文论对话及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 第一节 中国古典文化的内在复杂性与等级的客观存在 第二节 中国古典文化中的等级传统对理解经典的意义 第三节 繁难的古文字或艰深的古典文化对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等级特征的意义 第四节 等级传统对中西文化交流及交流对反思中国古典等级传统的意义 第九章 人的观念与中西文论对话及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 第一节 西方文论中人的观念与文学的观念 第二节 西方文论中人的观念对理解中国传统人的观念的意义 第十章 老庄的浪漫主义传统与浪漫主义价值的重估 第一节 追求可能人生的浪漫主义 第二节 浪漫的想象与科技理性 第三节 对浪漫主义与宗教关系的反思 第四节 老庄浪漫主义传统的现代意义 结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