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烟台教育学院烟台电视大学 |
释义 | 烟台教育学院烟台广播电视大学,于1995年4月由原"烟台教育学院"、"烟台广播电视大学"两所成人高校合并而成,现发展成为以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用型高、中级人才为主要目标,兼有中小学师资继续教育任务的高等院校。 教学设备学校设有校本部、莱山校区两个办学点,占地面积140余亩,校舍建筑总面积4.9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376人,副高级以上职称人员115人,其中教授9人。各类在校生总计4173人,其中,直属班全日制在校生2769人。校内设置计算机信息与科学系、自动化科学系、应用工程系、环境科学系、外语系、经贸系、政法系、中文系、教育系、艺术系、体育教研室11个教学系(室),开设计算机软件、计算机应用、电子信息工程、电子商务、通讯工程、建筑电气设计、工程造价管理、建筑工程、机械制造、环境工程、外贸英语、旅游英语、国际贸易、市场营销、财务会计、工商企业管理、法律、汉语言文学、高级秘书、涉外秘书、旅游与饭店管理、群众文化、广告与装潢五十多个专业。校内附设有:"山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烟台基地"、"山东省小学教师烟台培训中心"、"烟台市师资培训中心"、"烟台市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办公室"、"烟台市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承担与之相关的培训和测试工作。 学校固定资产2918万元,校内拥有8个网络微机室、2个多媒体教室、17间钢琴房,各类实验室40余个。图书馆藏书17万册。百兆校园网以及省电大、省教育学院系统ATM宽带网的联通搭建起学校连通全省乃至全国的网络教育平台,学校多功能演播室同时实现了双向视频、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以及网上发布信息等功能,为构筑学校"开放式、现代化"远程教育、终身教育体系提供了坚实保障;教育技术中心"校园闭路电视教学系统"连接校本部、莱山校区全部教室,有8个频道的电视节目及学校教育专题节目全面向学生开放,加之以"演录播编辑系统"、"课件制作系统"、"微格教学系统"等几大系统的互联互通,将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教学手段引入课堂,形成了以面授为主辅以多种先进教学手段的教学体系。 办学宗旨学校始终以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办学宗旨,坚持多层次、多规格、多功能办学。校内共设有普通大专教育(包括普通高职班、对口高职班、电大专科班)、成人本专科教育、网络教育(包括远程教育和开放教育)、师资继续教育、面向社会的各类技能培训考核五大类十余种教育形式。学校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紧缺型"人才为目标,实施"专业+现代技术+职业技能"的"1+2"人才培养方案,即要求学生在牢固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熟练操作以计算机为主体的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兼具外语和普通话两项基本职业技能以及其他专业对口职业相关的业务技能。毕业生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还能够持有英语、计算机、普通话等级证以及驾驶证、律师证、会计证等至少2个以上技能或职业资格证书。实践证明,这种实用技能型专业人才很受用人单位青睐,市区众多企事业单位,甚至北京、广州、青岛等大中城市的用人单位纷纷来校招募人才。 就业机会学校高度重视"专升本"工作,全力为学生创造到省内本科院校深造的机会。在2002年的全省专科学生升本科考试中,参加复试的272名考生录取171名,录取率达到63%。政法系今年的85名毕业生中参加复试40名,实际录取32名,录取率80%;政法系的高职法律专业和经贸系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录取率达到了100% 。 为拓宽毕业生出口,学校还千方百计加大毕业生就业安置力度。先后与中国移动烟台分公司、烟台正海电子网模板厂、烟台冰轮、正大电子等十几家当地较有影响的企事业单位达成了良好的用人意向,使人才真正出的去、用的上。同时,为毕业生搜集、提供大量的就业信息,开展各种形式的就业指导和用人推荐。 近年来,学校在各项建设上均取得了很大成绩。先后被省教育厅、省电大、烟台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授予全省电大系统先进集体、教学、德育、考务先进单位、烟台市精神文明建设、教书育人先进单位等20余个荣誉称号。2002年,经省招办批准,在全省22所地市级电大中,有两所可以面向全省招生,烟台电大以绝对优势成为其中之一。 新世纪,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学校以蓬勃的生机和活力跨入了发展壮大的快车道。 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刁玉庆 党委书记 林均民 院长、党委副书记 耿建伟 党委副书记 张英耀 副院长 苏文科 副院长 卜根生 纪委书记 栾 波 副院长 徐志利 工会主席 专业设置:学校设置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系、自动化科学系、环境科学系、应用工程系、外语系、经贸系、政法系、中文系、教育系、艺术系、体育教研室11个教学系(室),22个专业。 教学设备:学校固定资产4200万元,有8个多媒体教室、9个微机室、18间钢琴房,各类实验室、实训室等55个,图书馆藏书16.44万册。百兆校园网为全校师生提供优质高效的网络教学、办公、交流平台;与省教育学院、省电大系统ATM宽带网相连接,具有双向视频、网上课堂、远程会议等功能,为学院信息化教学、现代化办学提供了坚实保障;教育技术中心“校园闭路电视教学系统”连接两校区全部113个教室,有8个频道的电视节目及学校教育专题节目全面向学生开放,加之以“演录播编辑系统”、“课件制作系统”、“微格教学系统”等几大系统的互联互通,将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教学手段引入课堂,为教学手段的多元化奠定了基础。 教学探索:为了保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烟台一中接收原教育学院校区,目前学校分初中部、高中部两个大的校区,占地面积达180多亩。学校拥有各学科专用实验室、室内运动场、图书馆、信息化教学系统等现代化办学设施设备,建成了覆盖三校区的大型校园计算机网络,师生通过校园网便可快捷地获取教学课件、校内新闻,进行网络教学,收看网络电视。凭借着良好的现代化办学条件,一中人锐意进取,在全面推进现代化教育的时代浪潮中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成就。 在多年的办学探索与实践中,该校自始至终贯彻一个理念,即,面向社会需求,面向当地经济,培养“用的上、留的住”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在此基础上,该校逐步形成了自己明确的高职办学定位:即,以培养“厚基础、强技能、高素质”的实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面向市场,紧贴岗位,服务社会,办出特色”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突出“以德为本、理论适度、强化技能、重视实践”的教学理念,全面推进教学改革,优化师资队伍,严格教学管理,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办学声誉,努力建设立足烟台面向全省的具有特色的高职高专院校。 为实现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教学中,该校具体实施了“1+2”人才培养方案,即“专业+职业技能+现代技术”,要求学生在牢固掌握专业理论的基础上,熟练运用计算机操作技术、多媒体网络技术,并取得与职业相关的技能证书。“1+2”人才培养方案紧紧围绕“厚基础、强技能、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在理论知识够用的基础上,倡导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重点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配合“1+2”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该校同时推行学生毕业的“双证制”,即,“毕业证+技能证”。要求学生毕业时,在拿到毕业证书的同时,至少应拿到两个以上的技能证书。如,普通话等级证书、英语四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文秘与办公自动化专业要求学生必须拿到驾驶证书。 近两年,为适应各行业对岗位技能性人才的迫切需求,学校适时将“双证制”调整为“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同时,修订了相关专业的教学计划,积极为学生创造条件,考取与专业相关职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并与劳动部门加强联系和合作,扩大了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范围。为更好地为学生的择业准确定位,该校在省内率先引进了科技含量很高的“CETTIC职业素质测评系统”,对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起到科学性指导作用。确定计算机应用技术、工程造价管理、文秘与办公自动化三个专业作为校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试点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将职业资格考试相关内容作为教学内容,学生毕业前将分别参加山东省组织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当的资质证书。如,工程造价管理专业的“山东省工程造价专业人员业务水平等级证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 “微机系统维修员”、“程序员”、“网络管理员”;文秘与办公自动化专业的“操作员”等。 学校始终将适应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作为办学的宗旨,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该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什么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广阔该校就开设什么专业。在对烟台当地社会经济和人才市场需求做了充分考查论证的基础上,我校开设了一批热门专业,如工程造价管理、电子商务、广告装潢设计等,这些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时往往都有多个职位可供择业,就业率相对较高。其中,工程造价、广告装潢设计等专业的专门人才在烟台就业市场上相对处于断层期,专科层次人才短缺,毕业生往往尚未毕业就被用人单位抢订一空。 学校创办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烟台教育学院学报》,为教职工提供了教学和学术研究阵地。鉴于我校教师在同类院校中优势明显的科研水平,目前校内十几位教师承接着《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培养研究》、《因特网对学校教育影响的研究》、《成人高等教育评估体系研究》等11项省、市级重点科研课题。 烟台教育学院正在按照新制定的“十五”发展规划,扩大办学规模,追求高质量、高层次发展,继续以高职办学为导向,以优质服务为宗旨,努力开创一流的专科院校。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