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亚洲超级球会挑战杯
释义

简介

亚洲超级球会挑战杯(Asian Challenge Cup),是由香港足总举办的一项足球俱乐部赛事,其前身是1983年起举办了28届的香港贺岁杯足球赛,由香港联赛选手联队和另外邀请的三支外国或外埠球队参加,1993年起改由邀请的三支国家队参赛,2007年改为邀请三支国奥队,2008年开始邀请俱乐部队参赛,而2010年由于票房不佳和与东亚足球锦标赛冲突改由俱乐部承办,杰志足球俱乐部承办了2010年的贺岁杯并举行三角赛。2011年贺岁杯更名“亚洲超级球会挑战杯”,并由南华足球俱乐部主办,赛事冠名为“Red MR亚洲超级球会挑战杯”,2011年的亚洲超级球会挑战杯同时也是第29届贺岁杯,冠军被天津泰达获得。

背景

战前和战后初期的贺岁足球比赛,多以埠际赛为主,从1950年开始,香港足球总会改为邀请一支或多过一支的世界级球队来港献技。在1982年以前,每年的贺岁足球习惯安排上演三场比赛,分别由香港代表队、香港选手队和香港联赛选手队出击头关或第二关,而华联则把守尾关。

1983年贺岁足球首次引入商业赞助,而被邀请来港的队伍数目亦增加至三队,赞助机构除了捐出奖杯外,并设置丰厚的奖金以作奖励。代表香港参赛的香港联赛选手队在这二十多年里,共夺得四次冠军,从1993年开始,被邀请访港的队伍是以国家队为单位。

2008年正式采用球会为单位。但由于2010年贺岁杯足球赛与2010年东亚足球锦标赛赛程重叠,因此2010年贺岁杯的安排与以往不同,传统上参赛的港联没有参加。此外,赛制会模仿意大利三角赛,各队伍间会进行45分钟的比赛,不过比赛言和则不会以互射十二码分胜负。可惜因票房收入欠佳,近年香港足总便将贺岁杯交由球会主办,于2010年交予杰志举行三角赛,而2011年则由南华取得,并将由该年的贺岁杯易名为亚洲超级球会挑战杯。

比赛形式

1983年贺岁足球首次引入商业赞助,而被邀请来港的队伍数目亦增加至三队,赞助机构除了捐出奖杯外,并设置丰厚的奖金以作奖励。代表香港参赛的香港联赛选手队在这二十多年里,共夺得四次冠军,从1993年开始,被邀请访港的队伍是以国家队为单位。比赛队伍通常是四队(连主队在内),以抽签形式选择对赛球队,在年初一进行初赛,两场赛事胜方会安排在年初四争夺冠军,负方则争夺季军。传统上贺岁足球赛的参赛队伍包括三支外队及主队,主队一般由本地联赛的精英组成,称为香港联赛选手队。近年来为了备战各个大赛及各外队(主要是国家队)为争取更佳的国际排名,香港足总派出了香港足球代表队参赛,使赛事成为国际足协的“A”级赛事。

历年赛果

年份 冠军 决赛对手 赛果

1 1983 港联 韩国教会队 2:0

2 1984 贝尔格莱德柏迪逊 港联 1:0

3 1985[1] 英联 港联 1:0

4 1986 巴拉圭 韩国 三队作单循环比赛

5 1987 邦比 香港主席邀请队 2:0

6 1988 乐怡仙地邀请队 丹麦AGF队

7 1989 马模 中国 四队作单循环比赛

8 1990 布拉格斯巴达 中国 2:0

9 1991 港联 阿士东维拉 3:2

10 1992 港联 贝尔格莱德柏迪逊 2:2,十二码3:2

11 1993 瑞士 港联 3:2

12 1994 丹麦 港联 2:0

13 1995 南斯拉夫 韩国 1:0

14 1996 瑞典 日本 1:1,十二码5:4

15 1997 俄罗斯 瑞士 2:1

16 1998 尼日利亚 港联 2:0

17 1999 墨西哥 埃及 3:0

18 2000 捷克 墨西哥 2:1

19 2001 挪威 港联 2:1

20 2002 洪都拉斯 港联 1:0

21 2003 乌拉圭 伊朗 1:1,十二码4:2

22 2004 挪威 洪都拉斯 3:1

23 2005 巴西 中国香港7:1

24 2006 丹麦 韩国3:1

25 2007 牙买加国奥队 中国国奥队 0:0

26 2008 中国香港联队 哈伊杜克 2:1

27 2008 南华飞马 布拉格斯巴达 2:1

28 2010 浦项制铁 志杰 三角循环赛

29 2011 天津泰达康师傅 广州恒大 (点球大战)5:3

30 2012 城南一和天马 清水鼓动 5-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