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安众 |
释义 | 安众 ān zhòng (1).扇名。晋·陆机《羽扇赋》:“昔者武王玄览,造扇於前,而五明安众,世繁於后,各有托於方圆,盖受则於箑蒲。”《太平御览》卷七○二引《妇人集》:“没太子妻季氏,为夫所遣,妇与夫书,并致安众扇两双。” (2).安民。唐·长孙无忌《进律疏议表》:“安众之陈九法,玉牒播其弘规。” (3).指汉及三国时县名 今河南省邓县东北 公元198年春三月,曹操再次进攻南阳郡,将张绣保卫在穰城.夏五月,刘表派兵救张绣,进屯安众县(今河南省邓县东北),守险截断曹军后路补给线。曹操引军撤退。见到曹军撤退,张绣的谋主贾诩说:“不可追也,追必败。”张绣不听,率军追击。在安众曹操击败刘表派来的援军和张绣追兵。曹操的安众之战,与孙策的沙羡之战,都是三国前期二等重要之战 (4).安众城,汉及三国时城名 今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青华镇杨官寺村 《考古学报》发表了1963年第一期由安金槐先生主笔的《河南南阳杨官寺汉画像石墓发掘报告》。报告称汉墓的年代在东汉时期,依据是三种东汉铜币。《中原文物 》2009年6期张勇对杨官寺汉墓的年代做了重新考证,认为在 西汉中期偏晚阶段。 1、 安众城历史渊源 安众城在府(南阳府)西南三十里。汉县,属南阳郡。武帝封长沙定王子丹为侯邑。 安众城遗址位于杨官寺村南。现存遗址东西宽37米,南北长92米。解放后曾出土30多个圆饼状铜块、三棱铜镞、汉代货币等,但已散失。1963年,将城址定为县级保护单位。 据《元一统志》载:“安众故城在南阳县西南三十里,金时割属镇平”。根据光绪《新修南阳县志》载:“安众城在县西南—今安众铺,即唐之安众乡,宋之安众镇,汉之安众城”。据有关史料记载,安众城是汉武帝元朔四年建置,封长沙定王子刘丹为安众侯。到新莽居摄二年,安众侯刘崇付伐王莽兵败,安众城也随之而废。三国虽未设县,但仍为兵家必争之地。 西晋时安众城仍为县治,惠帝司马衷曾于永康元年复封刘乔为安众男。南朝刘宋,承袭前朝,亦封刘湛为安众男,元嘉年间为文帝所废。 在南阳市西南16.8公里潦河西侧。明初,浙江省杨姓移民建村于清凉寺西,而清凉寺时属南阳府僧纲司,即所谓官寺,故名。聚落略呈方形,面积60万平方米。732户,3100人,汉族。耕地308.3公顷,东部为灰两合土。西部为黑老土。村民以农为主,重视工业。农业主产麦、棉、玉米、豆类、红薯等。1960年开始,先后在潦河西岸建电灌站2座,效益面积200公顷。村办企业有面粉70多家,产品远销鄂、陕、甘等省。有个体户办罗底厂1个,年收入8000元。有初中、小学、卫生所、代销眯。唢呐班蜚声全县。有公路南阳至新野歪子。村南大面积灰土层系两汉、三国安众县城遗址,今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安众侯刘崇在这里首举义旗讨伐王莽,曹操与另一军阀张绣曾在此反复展开争霸战争。《南阳县地名志》 2.古代的水利设施 在境内,汉代修的堰坡尚有许多,玉池陂、黄池陂、牛角陂等。黑龙堰的下游是汉代修筑的“安众港”灌溉工程的组成部分。因迤邂曲流于砂姜黑土地带,以象征黑龙挟雨惠田,故名。渠首在今青华乡杨官寺村东北,承潦河水都渠南汉,经该乡的于刘营、华寨、叶寨及英庄镇的东堤、西刘营,然后与宝堰江合注入会渠。明万历年间重修后,军民共用,灌溉颇盛,由此辟种水稻,所产稻米细长,青白晶莹,劲韧香甜,一度成为贡品,称之为寸米或御米。该堰清代渐废,演为排水沟河(即今华河西支)。斋陂原系汉朝安众港的组成部分,后世改黑龙堰水。它在今英庄镇西北部的东堤村与新野县的西堤村一带。--转自南阳老乡网。 解放前黑龙堰堰分三舌,中间,东面和西面。堰高有20余米,潦河水可到新野的歪子镇;解放后,拉土,烧砖。堰已渐低。现在仅剩残土坡,堰沟内种满杨树,西面的田地还有名字叫“堰西"。 3.文物 河南南阳杨官寺东汉墓出土一件铜柄铁剑,铜剑柄上铸出精美的龙、凤和太阳、月亮之纹,并通体鎏金。所谓鎏金,就是把金粉和水银合成一种“金汞齐”,涂在铜器表面,经烘烤加热使水银蒸发,金则敷着于器物表面,形成金灿灿的表层,既美观,又防腐蚀。 4.近代历史事. 4.1黄埔同学 黄埔军校第二十期同学录: 宋文海,字武山, 22岁,籍贯:河南南阳,河南南阳潦河镇杨官寺(来源浙江省档案服务中心网站),转业之后在信阳市工作。 黄埔军校第二十一期同学录:〉王德立,21,河南南阳,南阳潦河杨官寺王宅,已逝世。 4.2 日军于3月22日发起向豫西进攻之后,其部队除战车第3师团外,大致都按预定时间继续攻击前进,特别是骑兵第4旅团,24日从南阳以南的三十里屯渡过白河之后,虽遭中、美空军的连续攻击、轰炸,部队发生较大的伤亡,骑炮兵联队长东高安中佐的左腿被炸断,但整个旅团的行进速度较快,行进中藤田茂决定,避开南阳至老河口的公路,而在该公路以南取平行线攻向老河口,这样既可避开公路两侧国民党军的层层抗击,又增加了突然性,27日凌晨,该旅团已到达老河口以东18-25公里的张仙营、秦集、柴岗、竹林桥一带;第110师团已于25日到达南阳城北的石桥镇一带作攻城准备;115师团从驻马店发起攻击后,突破了国民党55军的阵地西进,经春水、象河关(属泌阳县)到达羊册,23日的夜间由羊册西进经郭集、青台攻向桐河时,与55军在下薛营、杨官寺、西张营、谢营一带,发生了较激烈的战斗,守军遗弃牺牲者81名,被俘3名,丢掉山炮两门、机枪6挺、步枪68枝、子弹约2500发、手榴弹约500颗、马12匹、电话机12部,之后向西撤退。日军于24日的夜间从南阳以南的三十里屯一带渡过白河。25日的上午到达白河以西的吴集、陆营、杨庄营、华寨。在白河附近的作战中,55军所属部队遗弃牺牲者92人,被俘12人,丢失迫击炮两门,步枪140枝,自动步枪10枝,手枪5枝,子弹约10000发,手榴弹147颗,地雷50枚。 1945年--内山英太郎新的作战决心(出自王辅,日军侵华战争,1990) 5.对安众城的争论 2007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文言文阅读题。《后汉书》中记载的古南阳安众人宋均形象:“宋均字叔庠,南阳安众人也。以父任为郎,时年十五,好经书,每休沐日,辄受业博士,通《诗》《礼》,善论难。至二十余,调补辰阳长......” “ 现有三说。一说为今河南镇平东南。据镇平县地方旧志记载,镇平“汉涅阳县地,同时于此又置安众县,二县同属南阳郡”。二说安众城故址位于卧龙区青华镇杨官寺村南。现存遗址东西宽37米,南北长92米。1963年,遗址被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三说为三国安众之战的古战场,今位于邓州境内。” 6.历史上的文化痕迹 “ 依据各地戏班建立的时间及繁荣程度估算,大致可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清嘉、道、咸、同四朝(也即1874年以前),从豫、鄂交边的宛属一带至许昌以西、栾川以南,共23个州县的广阔区域内。如新野沙堰的胡四怪班(约嘉庆末),邓州的永泰、永昌、永盛三个班(约道光初),宝丰县周营班(道光十二年),西峡县李坟班禹州六房班(均为道光末),叶县陈德刚班(咸丰初),南阳县杨官寺班(咸丰九年),镇平县石佛寺班、李志昆班(均为同治初),浙川县清平班(同治十三年)等。” 来源:《越调戏在河南的拓展情形怎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