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牙后慧
释义

基本释义

汉语拼音:

hòu huì ㄧㄚˊ ㄏㄡˋ ㄏㄨㄟˋ

词语释义:

1)比喻微末见解,犹言“唾余”。慧,才智。 2)牙后慧,指言辞之外的理趣。

出处:

世说新语》文学第四 二十七“殷中军云:“康伯未得我牙后慧。”

成语故事:

晋朝时有一位名叫殷浩的人, 很有学问, 又善于说话。 曾被封为建武将军,统率扬、豫、徐、兖、青五州兵马。 后因作战失败, 被罢官流放到信安 (在今江苏省衢县境)。 殷浩有一个外甥叫韩康伯, 不但聪明灵敏, 又有学问, 所以殷浩很喜欢他。 殷浩在被流放时, 韩康伯也随他在一起。 有一天, 殷浩见他对人发表议论, 显显出十分得意的神情, 事后就说:“康伯连我的牙后慧还没有得到哩!”

义山牙后慧

春日在天涯,天涯绽百葩。

如何可留意,只忆去年花。

牙后慧新解

《世说新语》文学第四 二十七殷中军云:“康伯未得我牙后慧。”

参考旧注,这条的题目叫做“拾人牙慧”,显然这很具“导向性”,然而这种引导是否正确呢?姑且存而不论。

另一种不同的解释,出自杨牧之、胡友鸣的《世说新语》选译。不仅解释了“牙后慧”的本义,也交代了此语的后来用法。

牙后慧,这里指以言语鼓励、表扬后人,并引《南史·谢眺》“士子声名未立,应共奖成,无惜齿牙余论”为旁证,说明“齿牙余论”与“牙后慧”之义相近。

译文为——殷浩对人说:康伯还没得我牙后慧(没有得到我的宣扬、推荐)。

刘叶秋先生十分支持这种解释,见《品书录》中《笔记小说的入门津梁》一文。

综合以上所论:

对于“康伯未得我牙后慧”,有两种解释:一是,此语为贬义,“康伯还没有学到我牙缝里的一点聪明”;一为中性偏褒义,康伯没有得到我的宣扬、推荐。

例证是:其一,批评之论,正史无载。其二,《晋史·韩伯传》中有殷浩称扬韩伯的文字,舅殷浩称之曰:“康伯能自标置,居然是出群之器。”

所以,此条之题目,比之“拾人牙慧”,“未得牙慧”似更为合适。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6: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