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雪之滴 |
释义 | 名称:雪之滴(snow drop) 花语: 希望,生命力强,勇往直前的力量 传说: 雪滴花的名字最早出现于17世纪德国的文献中,那时新流行的一种泪珠状的耳环和该花的形状相似,而不是因为在下雪的天气开花命名的.现在人根据其英文的解释多以为是花的形状像雪滴,其实是一种误解,但巧合之处也颇为有趣. 花草手册—观花类之雪滴花 〔别名〕雪铃花、铃兰水仙。 〔科属〕石蒜科,雪滴花属(雪铃花属)。 〔形态〕多年生草本,株高 10~30厘米。鳞茎小,径1.8~2.5厘米,球形。叶丛生,线状带形,绿色被白粉,长15~23厘米,宽1.3厘米。花亭直立,中空,扁圆形;顶端着花一朵,下垂;花模短;花被片6,椭圆形,无筒部,呈广钟形,白色,每裂片端具一绿点。花期早春3月下旬至4月。 〔变种、变型及品种〕有花被片顶端具黄点的品种,亦有一花事着花2~3余的品种。 〔产地及分布〕原产欧洲中部。 〔习性〕适应性强,性耐寒,在上海地区能露地越冬,不需保护。喜凉爽湿润之处,好肥沃而富腐殖质土壤,在向阳处或半阴下均可生长。 〔繁殖〕为秋植球根,9~10月份栽小鳞茎。 〔栽培〕本种生长强健,适应性强,栽植后同一般球报花卉管理即可。每2~3年采收分栽一次,采球后如不立即栽种,应理潮湿砂土中,勿使过干。 〔附:同属其他花卉〕较习见者,有下列 2种: 1.夏雪滴花(Leucojum aestivum L.):又名夏十样锦。株高30~50厘米,鳞茎卵形,较前种大,径2.5~4厘米。叶亦较长。花葶着花4~8朵;小花梗长短不一而下垂,花白色,各裂片端具一绿点。花期早春3月下旬~4月。原产南欧,有矮型及大花品种。 2.秋雪滴花(Leucojum autumnale L.) 株高 8~25厘米,鳞茎小,径1.2厘米,球形。叶线形,常于花后抽出。花等细,着花1~3朵,花梗长而下垂,花被裂片端具浅红点。花期8~9月。原产地中海沿岸。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