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雪花村 |
释义 | 1 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黄土乡雪花村◎ 地理区位雪花村,行政村,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黄土乡属辖。位于黄土乡西部东面是同乡杨家村、大元村,南面隔麻阳河与中寨乡相望,同乡沙坪村也在其南面,西面是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红思乡迎接村、团结村、牛家岗村,北面是同乡丰收村。雪花村处于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中心,是麻阳河流域与洪渡河流域的分水岭。村域在东经108°11′~13′,北纬28°41ˊ~46'之间,总面积20.30平方千米,喀斯特地貌,土壤为黄壤,追高点雪花盖龙洞堡海拔1409.3米,最低点麻阳河谷海拔400米,平均海拔约为1180米。中心地雪花村村委会所在地及李家办事处驻地漆根坝东距沿河县城直距34千米,路距62千米,海拔1037米,年均气温13.7摄氏度。村内雪花盖、云巣盖、铜盖、南庄盖是有名的李家四大盖,平均海拔1200米以上,年均气温在12摄氏度以下,是名副其实的麻阳河屋脊,沿河凉都。 ◎ 村情概况雪花村深处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森林覆盖率70%以上。全村辖悬山、漆根坝、麻园、雪花盖、兰芝巢、山后头、寨子头、卢家沟、红中岩、风水垭、麻林湾、南庄、炉生堆等寨。2006年年末总人口1500人。村内有李家完小、片区卫生院和片区兽医点,目前有乡村公路可通漆根坝,全村基本通电、通移动电话。农作物以玉米、黄豆、水稻、马铃薯为主,养殖业以黄牛、山羊、香猪、土鸡为主。 ◎ 历史沿革雪花村村域,汉先后属涪陵县和永宁县,蜀汉属万宁县,隋、唐、宋属务川县,元、明、清、民国先后属务川县、安化县、德江县、沿河县。清乾隆年间辟漆根坝场,场期“二·七”,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有铺民20多户。民国3年(1914年)属沿河县,民国27年(1938年)设黄土联保,民国31年(1942年)设黄土乡,旋改为纪德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设黄土乡;1953年分设黄土、杨家、双龙、李家、上村乡;1956年双龙、杨家、上村乡并入黄土乡,设黄土、李家乡。1958年黄土、李家乡改为公社,1959年改为管理区;1961年李家并入黄土公社,1963年又分为大黄土、李家公社。1984年黄土、李家公社改为乡。1993年黄土、李家乡合并为区级黄土乡。村民委员会所在地漆根坝1963年——1984年为李家人民公社驻地,1984年——1993年为李家乡人民政府驻地。 ◎ 重要资源◎ 矿产资源雪花村已发现的重要矿产资源有石灰石、芒硝、硫铁矿等。 ◎ 土地资源雪花盖、南庄盖、云巢盖、铜盖等四大盖是较为完整的高原地形,海拔多在1200米左右,黄壤分布较广,土层较为深厚,散布山间的坳、坨、槽等地块较大,分布集中,总面积10000余亩,是该村最重要的耕地;处于四大盖之间的漆根坝,总面积5平方千米,是麻阳河保护区腹地最大的坝子,坝子上有水田3000余亩,旱地2000余亩,是该村的主要农耕区;该村天然草山草坡较广,适宜放牧黄牛、山羊。 ◎ 生物资源雪花村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和独特的农业种质资源。该村深处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腹地,是保护区的重心和核心,麻阳河保护区内的所有物种在该村都有分布,包括黑叶猴、林麝、红豆杉、鹅掌楸等65个国家一、二类保护物种。其中相思菜、龙爪参、五味子、米蕨、甜葛、胡豆莲、山花蕉等数百个品种有独特的食用、药用及观赏价值,具有重要的保护、科研意义和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该村面积较宽,相对高差大,地形复杂,气候优良,交通闭塞,保存有丰富而独特的农业种质资源。如粮食作物紫色水稻、紫色玉米、十八路包谷、包谷糯小谷,蔬菜作物悬山萝卜、紫色刀豆、紫色土豆、腰带豇豆、荷包茄子,药食兼用的油料、香料作物苏麻、海椒花,杂豆类作物乌羊豆、半边烂、巴山豆、米豆,糖料作物甜高粱;畜禽品种香猪、中蜂、土鸡、麻山羊等。 ◎ 气候资源漆根坝年平均气温13.7摄氏度,四大盖年平均气温在12摄氏度以下,名副其实的沿河凉都,避暑胜地。稀缺的 温凉气候资源,可资发展晚熟顺季蔬菜和休闲旅游业。 主要物产 大宗农产品有黄豆、老品种包谷、红苕、洋芋、南瓜、萝卜、白菜、烤烟,畜牧产品有黄牛、山羊、香猪、土鸡、中蜂蜜,林特产品有竹材、竹笋、生漆、核桃、杜仲、五倍子等。 ◎ 产业规划主要服务沿河县城、务川县城、麻阳河保护区三大服务对象、重点发展四大产业:有机蔬菜产业、生态畜牧业、珍稀动植物驯化繁育业、科考旅游服务业。 ◎ 自然风光麻阳河峡谷风光 兰字河峡谷风光 雪花盖积雪风光 卢家沟原始森林 猴洞猴群栖息地 ◎ 民风民俗原生态的土家民俗、仡佬风情。雪花村村民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一直沿袭自己的民族风俗习惯。他们头裹白帕,男子着对襟圆领宽袖短上衣,宽腿直筒超腰裤,扎宽腰带,脚穿草鞋或解放鞋。女子着胸襟短上衣,系绣花围腰,裤腿、袖口刊花边,脚穿花布鞋,姑娘扎辫子、已婚妇女打发髻。聚族而居,住吊脚木楼。四季常饮麻糖酒,逢年过节吃灰豆腐,稀客上门常以腊肉、混浆豆腐接待,酒席为酥扣元席九大碗,迎亲嫁娶摆米花茶礼、新嫁娘哭嫁、吹打花轿迎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经用罚款、进学习班等措施严厉禁止,也无济于事。 ◎ 名胜古迹悬山号军古寨 木鱼堡和尚寺 漆根坝古营盘 麻林湾古营盘 长岗岭大坟林古墓葬 猪圈门剿匪战斗遗址 漆根坝三0四护线站 仙人洞 麻阳洞 2 云南省玉龙县大具乡雪花村◎ 村情概况雪花村隶属于大具乡甲子行政村,属于山区。距离甲子村委会28公里,距离大具乡36公里。国土面积有2.2平方公里,海拔2600米,年平均气温15℃,年降水量1200毫米,适宜种植洋芋。有耕地296亩,其中人均耕地 2亩;有林地23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41户,有乡村人口148人,其中农业人口148人,劳动力63人。200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7.6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00元。农民收入主要以旅游业为主。 ◎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07年底,已实现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有41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有41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41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31户。 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50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4辆。 该村到2007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33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 农村经济该村2007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7.64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4万元;工资性收入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00元,农民收入以旅游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7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3人,在省内务工3人。 ◎ 人口卫生该村现有农户48户,共乡村人口148人,其中男性82人,女性64人。其中农业人口141人,劳动力63人。该村以藏族为主。 到2007年底,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48人,参合率100%。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大具乡卫生院,距离村卫生所1公里,距离乡卫生院56公里。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黑水完小,中学生就读到大具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23公里,距离中学56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2人,其中小学生8人,中学生4人。 ◎ 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296亩(其中:旱田296亩,人均耕地2亩,主要种植洋芋;拥有林地320亩,草地113亩;荒山荒地214亩。 ◎ 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就读到石鼓完小,中学生就读到第四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0.5公里,距离中学2.5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41人,其中小学生28人,中学生13人。 该村建有文化活动室1个。 ◎ 村务公开该村到2008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24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56.00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0.00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一事一议筹资额0.00元(人均0.00元),一事一议筹劳62个(劳均1个)。年末集体总收入0.00万元,有固定资产9.36万元,年末集体有收益0.00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等方式公开,公开项目有社会公益事业筹资筹劳情况;财政对农民补贴情况;民政救济情况等。 ◎ 发展重点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人居环境差,宅基拥挤;公益事业基础建设薄弱,人畜饮水水源不足,饮水管网严重老化,急需改造;农村电网没有进行农网改造,用电安全难以保证;乡村道路晴通雨阻;村内道路硬化程度较低,需要完善;村内排水沟渠、垃圾池、公厕、文化娱乐场所等急需建设,村容村貌差,须待整治,群众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发展畜牧业及二三产业。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以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目标,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加强群众思想文化整体素质的提高,大力推广农村实用科学技术,积极发展农村畜牧产业,努力提高牲畜养殖科学技术含量,提高养殖效益。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