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学甲镇 |
释义 | 学甲镇位于台湾台南县北方偏西,位处北门区境内,北临嘉义县义竹乡,东邻盐水镇、下营乡、麻豆镇,西邻北门乡,西南连将军乡,南接佳里镇。辖有学甲、大湾、草坔、山寮、瓦寮、中洲、宅子港、学甲寮、溪洲子寮、头港等村落 基本信息旧称:学甲乡 行政区管辖:台南县 行政区类别:镇 经纬度:东经120.10度,北纬23.15度 总面积:53.9049平方公里 户数: 9,163户 人口:28,582人(2007年12月) 镇长:谢财旺 区划:13里330邻 机关网站:学甲镇公所 民意机关:学甲镇民代表会 邮递区号:726 毗邻:北门乡、将军乡、佳里镇、麻豆镇、下营乡、盐水镇;嘉义县义竹乡 交通: 台19线 县道171号:北门乡 - 学甲镇 - 麻豆镇 县道174号:北门乡芦竹沟 - 学甲镇 - 下营乡 运动:华宗杯排球锦标赛 旅游:学甲慈济宫、顽皮世界野生动物园 节庆:上白礁谒祖祭典、顶洲赛鸽笭 特产:蒜头、稻米、虱目鱼、皮蛋 自然条件本乡系属平原地形,地势平坦,但因靠近沿海地带,且有八掌溪、急水溪、将军溪三条河流流贯乡境,加上位处嘉南大圳下游,排水不畅,故时有水患发生。地质盐分颇重,当地属台湾盐分地带。气候上则属热带季风气候。 历史沿革学甲镇原属平埔族西拉雅族萧垄社支社「学甲社」的故地,学甲应是番社社名,当地後社、中社、下社仔等地名应为旧番社的遗迹。明郑时期先有福建泉州同安县民来此开垦,漳泉移民相继移入,李、陈、谢、庄、郭、赖、吴、王等姓百姓逐渐形成聚落,建立了所谓「学甲十三堡」。明郑时属天兴县管辖,清道光年间设置「学甲堡」,隶属当时的嘉义县管辖。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台湾割属日本。日治时期,行政区划变化频仍。1896年先划归台南县,4月改隶属嘉义县。1901年划为盐水港厅北门屿支厅,1910年属台南厅北门屿支厅。1920年台湾地方改制,在此设置「学甲庄」,划归台南州北门郡管理。 陈华宗担任学甲庄长期间,独排众议,於庄内进行都市计画及土地区划整理,当时曾遭庞大阻力,然而推展结果则奠立了学甲日後市镇发展的基础。战后改设台南县学甲乡,1960年代因纺织业发达,外来人口激增,设籍人口一度增为五万馀人,遂於1968年升格为「学甲镇」至今,同时也是台湾最後一个由乡升格为镇的行政区。近年来则因产业较为衰微,设籍人口为二万八千馀人。 学甲镇公所镇库负债严重,为樽节人事开支,第十四届镇长李庄秀芬将全镇原26里,於2006年2月归并为十三里,为战後学甲镇最大幅的行政区调整。 历史事件 竹篙山之役:烈士林昆岗在竹篙山抵抗日军殉难。 村里部落学甲乡原辖27村,升格後改村为里,1978年彭城里并入一秀里,遂为26里,2006年归并为13里,如下 秀昌里:原为一秀里、焕昌里,涵盖後社、溪洲仔、七块厝等地。 明宜里:原为西明里、宜民里,涵盖中社、溪仔墘、三角仔、市区西北。 慈福里:原为慈生里、百福里,涵盖学甲市区中心、宅口、下社。 仁得里:跨中社、溪仔墘、县内角、周姓角等部落。 新达里:原为新生里与达明里,涵盖寮、庄姓角、顶山寮、山寮、瓦寮。 新荣里:为东寮、东竹围。 大湾里:原为文化里与大安里,日治时代为学甲庄第十、第十一堡,为大湾部落。 丰和里:原为美丰里、美和里,为草坔部落。 中洲里:原为光明里、白渚里、民吉里、西进里,涵盖中洲、头前寮、西廍、栈寮等部落。 光华里:原为光华里、头港里,包括过港仔、旧头港子、新头港子、南筏子头、北筏子头、西边寮等六个部落。 宅港里:旧名「宅仔港」 平和里:原为平东里、平西里,旧日为学甲寮、平西寮。 三庆里:原为顶洲里、红茄里、新芳里,包含溪洲仔寮、红茄萣、倒芳寮。 历任乡镇长1 学甲乡长 陈益錱 1951.08.01-1953.07.31 2 学甲乡长 陈益錱 1953.08.01-1956.07.31 3 学甲乡长 陈益錱 1956.08.01-1960.01.14 4 学甲乡长 李石松 1960.01.15-1964.02.28 5 学甲乡长 李石松 1964.03.01-1968.02.28 1968.02.02改制为学甲镇 6 学甲镇长 杨老鲁 1968.03.01-1973.03.31 7 学甲镇长 李清连 1973.04.01-1977.12.29 8 学甲镇长 李清连 1977.12.30-1982.02.28 9 学甲镇长 陈石定 1982.03.01-1986.02.28 10 学甲镇长 陈保国 1986.03.01-1990.02.28 11 学甲镇长 陈石定 1990.03.01-1994.02.28 12 学甲镇长 李育全 1994.03.01-1998.02.28 13 学甲镇长 李育全 1998.03.01-2002.02.28 14 学甲镇长 李庄秀芬 2002.03.01-2006.02.28 15 学甲镇长 谢财旺 2006.03.01-2010.02.28 地方名人谢四围:清末学甲人,於台南府城经营「英泰行」致富,曾以军饷资助刘永福。 李汉卿:著名庙宇彩绘艺师,曾获民族艺术传统彩绘薪传奖、文建会「传习艺师」等 林万生:风月报成员,日治时期小说家。 陈华宗:日治时期学甲庄长,战後曾任台南县议会议长、台湾省议会议员 谢国城:台湾棒球之父,全力推展台湾棒球运动 谢三升:政治人物,台湾威权统治时期,与游锡堃、苏贞昌并称台湾省议会党外铁三角。 吴三连:曾任台北市长,台南帮精神领袖。 吴修齐:台南帮领导人 吴尊贤:台南帮领导人,吴修齐二弟 高清愿:统一企业集团董事长 翁川配:纺织企业钜子 庄柏林:著名台语诗人,律师,1991年设立「荣後台湾诗奖」,现任笠诗社社长。 祝平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历史学博士 陈武璋:曾任高雄市议会议长、高雄市市长 陈春治:知名歌仔戏小生演员 苏益仁:曾任卫生署署长 庄秋雄:曾任台独联盟美国本部主席 邱淑媞:曾任宜兰县政府卫生局、台北市政府卫生局局长 郭秋煌:曾任台南州北门郡学甲庄协议会会员、台湾省临时省议会议员、台湾省议会议员。 甘惠忠:美国籍,天主教神父,创立高雄乐仁启智中心、玉井乡德兰启智中心、学甲镇伯利恒文教基金会 教育状况高中职私立天仁工商 国民中学台南县立学甲国民中学 国民小学台南县学甲镇学甲国民小学 台南县学甲镇东阳国民小学 台南县学甲镇中洲国民小学 台南县学甲镇宅港国民小学 台南县学甲镇顶洲国民小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