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许亚 |
释义 | 简介许亚(1915--1982),原名徐耀华。曾名陈伯英、陈英、陈大信.江苏沙洲(今张家港)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共青团江苏省委组织部部长代理书记,中共淮安县委书记,淮海地委组织部部长,苏州地委副书记。建国后,历任福州市市长,中共福州市委书记兼福建省计委副主任,福建省林业厅厅长、副省长兼省计委主任、省农林水办公室主任、副省长,中共福建省委候补书记、书记,福建省委顾问。因在福建推广杂交水稻,1982年获国家科委、国家农委颁发的奖励证书。是中共八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民国经历许亚,童年就读于沙洲西港小学,民国17年(1928年)毕业于无锡师范附小,后考入苏州中学。“九·一八”事变后,他同许多进步学生一起,卧轨拦截火车,赴南京请愿,要求政府出兵抗日。 民国22年,在苏南苏州中学毕业,入江苏省三角测量班学习,各科成绩均优。国难当头,他毅然投身革命,从事学生运动。是年9月,由殷传经介绍,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任共青团苏州特别支部委员。不久,该组织遭破坏,许亚被通缉。民国23年初到上海,先后任共青团江苏省委巡视员、组织部长、代理书记、书记,领导纱厂、袜厂、烟厂的团员、青工开展经济斗争和抗日救亡运动,并配合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美亚绸厂工人举行罢工斗争,扩大共产党和共青团在群众中的影响。民国24年初,共青团中央遭敌破坏,共青团江苏省委与中央失去联系,经济来源断绝,许亚就借钱和募捐筹措活动经费,继续出版《群众的团》和《少年真理报》等刊物。他一天只能吃上几个烧饼,经常挨饿,但仍积极工作。是年转为中共党员。 民国25年4月1日,许亚不幸被捕,关入上海英租界提篮桥监狱。同牢的政治难友有曹获秋、姚家礽、徐建楼等一二十人。许亚组织共青团系统的六七名难友,秘密建立狱中团支部,他为书记,在党员曹获秋带领下领导狱中斗争。和姚家礽、徐建楼、邹泽沛等发起组织“同难社”,创办《同难生活》,团结难友开展斗争,取得解除单身禁闭、开展有益活动的胜利。许亚为大家讲“狱中不屈的共产党员”的故事,发动难友凑出零钱,通过52号看守到书店买回《反杜林论》、《哥达纲领批判》、《辩证唯物论教程》等书,组织大家学习理论,并作“唯物辩证法”讲座。民国26年春,监狱当局宣布服刑已满一半刑期的政治犯,可呈文请求去苏州反省院,然后提前释放。这在政治犯中引起波动。许亚发动“同难社”组织大家论,做思想工作,拒绝申请去反省院。民国27年10月,为反对狱方对政治犯的迫害,许亚带领难友开展绝食斗争,迫使狱方答应政治犯的要求。 民国30年9月,许亚获释出狱。母亲急忙去上海想接他回家,许亚和母亲见面后,推说要外出买东西,便不辞而别,直奔抗日前线。民国31年5月至33年6月,他先后任中共苏北盐阜区委巡视员和中共淮安县县委书记兼县总队政委。他组织淮安民工开展破路运动,使敌军辎重武器无法通行。在日伪军扫荡期间,他常常一连几个通宵工作,分析各类情报,部署全县的反“清乡”斗争。 民国33年7月至34年10月,许亚先后任中共盐阜地委及苏北区党委整风队支部书记、党校副书记。在整风运动中,他光明磊落,忠诚坦白,在《交流》创刊号上发表《反对坦白运动中的两种偏向》一文,教育共产党员,“要完全排除自私自利,忘记个人一切,做献身于党的人。” 解放战争时期许亚解放战争时期,许亚曾任中共淮海地委组织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华东局城工部陇海工委书记、中共宿北县县委书记、中共淮海地委组织部长、中共中央华中局工委华中党校副书记、中共苏州地委副书记等职,为支援解放战争,迎接全国解放做出了贡献。 共和国成立后的许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许亚历任福州市市长、中共福州市委书记,福建省计委主任、副省长、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处候补书记、书记,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副省长,省委书记等职。曾被选为中共第八次代表大会代表、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他针对福州市洪水、台风、火灾三大灾害,主持修建了闽江防洪大堤,整顿民间救火会,筹建专业消防队伍,建立防空、防火、防洪组织和指挥系统,为福州市的政权建设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为福建省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贡献。“文化大革命”中遭受严重迫害,但他顾全大局,坚持原则,对党的信念坚定不移。“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他分管全省农业工作,积极推广杂交水稻,成绩卓著,获得国家农委和科委颁发的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奖证书。晚年,任中共福建省委顾问。在病重住院期间,仍然关心着全省的经济建设工作。1982年11月19日在上海病逝。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