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安特·马尔科维奇
释义

安特·马尔科维奇(英语:Ante Marković,塞尔维亚:Анте Марковић,1924年11月25日——2011年11月28日)前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联邦执行委员会主席,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中央委员,南斯拉夫改革力量联盟主席。

人物

安特·马尔科维奇(英语:Ante Marković,塞尔维亚:Анте Марковић,1924年11月25日——2011年11月28日)

前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政治家、企业家、经济专家、国务活动家,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联邦执行委员会主席,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中央委员,南斯拉夫改革力量联盟主席。

传记

1924年11月25日生于南斯拉夫王国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地区南部黑塞哥维那的科尼茨。克罗地亚族。1940年加入南斯拉夫共产主义青年联盟(共青团),1941年参加南斯拉夫人民解放战争,1943年加入南斯拉夫共产党(1952年11月改称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南斯拉夫解放后,马尔科维奇继续完成学业,1954年毕业于萨格勒布大学电气工程学院。1953年在其大学尚未毕业时,便在萨格勒布市的“拉德·康查尔”电气公司从事技术工作。毕业后,任“拉德·康查尔”电气公司工程师。1961——1986年任“拉德·康查尔”电气公司总经理,他任该职长达23年,是一位优秀、出色的企业家和经济管理者。

1965——1969年任克罗地亚社会主义共和国议会经济院主席、南斯拉夫联邦议会经济院副主席。他还是克罗地亚共产主义者联盟中央委员。20世纪70年代,马尔科维奇集中精力从事电气公司的经营领导工作。1980年7月——1985年11月20日任克罗地亚社会主义共和国执行委员会主席,从一位企业家一跃成为克罗地亚共和国的政府总理。在其任职期间,成功地领导了克罗地亚共和国经济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为使克罗地亚共和国成为南斯拉夫联邦国家内一个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共和国作出了巨大贡献。1985年11月当选为克罗地亚社会主义共和国主席团委员,1986年5月10日——1988年5月任克罗地亚社会主义共和国主席团主席。

1986年6月,在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南共联盟中央委员。1989年3月16日——1991年12月20日任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联邦执行委员会主席。1990年南斯拉夫实行多党制后,成立南斯拉夫改革力量联盟并任该党主席。

当选总理

1988年12月30日南斯拉夫联邦议会两院——联邦院和共和国和自治省院联席会议接受了以布兰科·米库利奇主席(总理)为首的南斯拉夫联邦执行委员会(联邦政府)提出的集体辞呈。这是战后南斯拉夫第一个在任期未满之前就辞职的政府。

80年代是南斯拉夫全面危机的年代,南国内政局动荡不安,东部和西部共和国之间的矛盾和分歧日益尖锐。在酝酿联邦总理继任人选上,东西部共和国之间也有分歧,塞尔维亚提名强硬保守派的博里萨夫·约维奇,克罗地亚提名主张经济自由化改革的安特·马尔科维奇。最后,马尔科维奇得到多数联邦单位的拥护而成为总理候选人。

1989年3月16日,南联邦议会两院联席会议批准了以马尔科维奇为总理的联邦政府。这届政府机构精简,将原来16个部委减为12个,政府成员由29人减为19人。

最近10年来,南斯拉夫一直处于严重的困难之中,不断出现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危机。前两届联邦政府虽然作了很大的努力,进行了大量工作,但始终未能有效地克服危机状态。上届米库利奇政府更由于危机的加深而成为众矢之的。因此,马尔科维奇作为新上任的联邦政府总理面临着极其严峻的现实和考验。新的一届联邦政府能否扭转形势,走出危机逆境,南斯拉夫各族人民都在拭目以待。马尔科维奇在其被提名为联邦政府总理候选人时所作的施政纲领报告,提出了许多新的改革主张,并表明了自己的坚定信心,为此人们对他寄予厚望。

65岁的安特·马尔科维奇是一位阅历较深,知识渊博,经验丰富,精力充沛的实干家。由于他处理问题坚决果断,因此被认为是一位强硬而无温情的总理。据南《今日,周刊介绍,1982年,马科维奇刚刚出任克罗地亚共和国政府总理时,就对一家生产铝矾土的“奥布罗瓦茨”公司因经营极其不善而濒于倒闭并向政府讨价还价的问题,采取了坚决果断的态度:决定关闭“奥布罗瓦茨”公司。尽管有许多人为之求情或要挟,但这一决定很快便付诸实施;此后不久,萨格勒布市郊的一家陶瓷厂工人罢工,提出增加工资的要求。而这家工厂因经营和劳动纪律都很差,劳动工效极低,属于严重亏损的工厂,马尔科维奇拒绝了要他到罢工现场的要求,并且说:“像你们这样的企业在我国太多了,在其他地方甚至可以买到更好更便宜的瓷砖。因此,你们要么就好好考虑一下自己的生产计划,要么就关起门来定人。我没有钱付给那些不好好工作的人。”这家工厂罢工工人最后终于没有关门走人。此外,马尔科维奇作为企业家的座佑铭是:“勤奋,汗水和克制”,他认为这是想在新的条件下获得成功的每一位经济界人士应具备的处事态度。

政策主张

马尔科维奇主张对政治体制进行根本的改革,实行政治多元化,建立民主的社会,保护人权和自由。马尔科维奇还主张对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改革,建立新的市场体制和机制,实行知识与能力的竞争,加速社会所有制的私有化进程。

安特·马尔科维奇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行市场经济。首先,他认为把市场同资本主义混为一谈是一个绝大的错误。“市场作为一种文明成果,它是人类发展的结果,是不可否定的一种手段”,“构成南斯拉夫国家管理制度基础的不仅有劳动,还有资本”,“生产因素和资本因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资本要有自己的市场,新政府将首先着手进行银行体制的改革,并尽快建立起证券市场,以及建立一体化的市场。

2.社会所有制应占主导地位。他认刀通过把联合劳动组织的名称改为企业,或取消联合劳动基层组织的法人地位来实现经济实体的有效经营创造条件,这只是一种幻想。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基本任务是获得利润,而目前社会所有制企业尚缺少这一项任务。社会所有制的问题在于缺乏市场和竞争,这恰恰是导致社会所有制垄断而低效的符 合逻辑的结果。因此,社会所有制包括实际是各共和国和自治省的公营企业应在南斯拉夫占主导地位。

3.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是恢复,增加和扩大生产。他认为迄今为止的以限制措施,减少收入,降低生活水平等为基础的经济政策,不可能产生效果,实际上也未产生效果。要首先将注意力集中在恢复生产,进而增加和扩大生产,并为制止通货膨胀创造条件,而整个计划就应当是反通货膨胀的纲领。

4.实行以出口为主的经济发展政策。他认为,出口是发展的基础,要大幅度增加出口,没有出口就没有生产的实际增长。没有出口就没有外汇 的收入,也就无望对外开放,也无望跟上世界发展水平和吸收世界文明、技术,知识及现代世界的一切积极成果。没有出口的增加,债务问题也无法解决。他主张将经济转向以出口为主。他在克罗地亚共和国任政府总理期间,将出口补偿率由1981年的38%,提高到1984年的85%。

5.坚定地用5—10年时间改变经济结构。他认为,南斯拉夫当前的经济结构同当代世界50年代的结构是相似的。改变这种经济结构非轻而易举。改变的办法有二:一是建立新的结构,这相对比较容易,二是改变现有结构使之跟上世界发展步伐,这是十分困难且是长期的任务。许 多发达国家改变经济结构也,需5—10年时间。因此,南斯拉夫虽有很大困难,但必须坚定地走后一条道路。

6.进一步明确国家的职能。他认为,必须把国家机构的权利和职责转给经济职能机构,即转给从区到联邦一级的自治实体。南斯拉夫需要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它将会保护联合劳动组织的自主权,保护市场,同时也保护政治民主化。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职能,但却不能代替市场和代替经济实体的职能。这需要从法律上加以明确规定。

7.精简政府机构,提高工作效率。他提出并已实行了联邦政府机构的精简方案,新政府的组成人员由上届的29人减少为19人,取消了6个联邦委员会和2个部,只设立了12个部。取消了许多联邦政府的工作机构,如各共和国之间的委员会和协调委员会,因为这些机构都是所谓“协商经济”在国家机构中的残余。

艰难的执政之路

变革经济

安特·马尔科维奇执政,可谓是临危受命,被寄予“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的厚望。马尔科维奇就任总理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政策性调整,建议联邦议会制定和修改一批重要的经济法律,如《社会资本法》、《劳动关系法》、《企业法》、《社会计划法》、《银行法》、《商法》等;开始实行股份制,使所有制多元化;进一步发挥市场作用,强化竞争机制;改变信贷政策,放宽对基建投资的限制;改革价格体制,使多数产品的价格根据市场供求情况自由行成;放宽对外资的限制,改善投资环境,以便吸收更多外资。

这些措施收到了初步效果,1989年的经济形势有所好转,工业产值增长1.9%,农业遇到好收成,产值增长6%,职工实际收入增长6.5%。但是物价放开后,失去了宏观控制,如脱缰的野马似的疯狂上涨,全年的通货膨胀率达到2665%,创最高纪录。遏制物价,抑制通货膨胀成为政府的当务之急。经过一系列准备工作,马尔科维奇在1989年12月底提出了稳定经济的一揽子改革方案,从1990年开始实施。第一阶段措施主要有:1.改革币制,发行新第纳尔,10000旧第纳尔兑换1新第纳尔,新第纳尔与西德马克挂钩,1马克=7新第纳尔,汇率至少半年不变,新第纳尔可以自由兑换各种外币;2.加强南斯拉夫人民银行(央行)在控制全国的通货和监督专业银行等方面的权限;3.冻结能源、主要原材料、药品、公用事业价格半年,其他商品价格开发,由市场调节;4.限制个人收入的增加,冻结工资半年,只有盈利的企业可在半年内提高工资不超过20%;5.缩减行政开支,尤其是联邦政府的预算,消灭政府透支(“灰色发行”),联邦预算中无收入来源的开支,一律不得支付;6.大力发展小经济和私营企业,放宽限制;7.积极吸引外资,鼓励独资或合资经营,开辟自由关税区;8.准备全面推行股份制。

实行这些措施后,1990年上半年南斯拉夫经济形势有明显改善。首先是超高的通货膨胀得到了控制,通货膨胀率由1月的17.3%,降到4月的-1.6%,5月的0.2%和6月的1.82%;上半年出口增加11%,旅游收入增加40%,国际收支顺差5.5亿美元;外汇储备由年初的61亿美元增加到8月底的104亿美元,第纳尔与外汇的比价得到了稳定;外债总额降到175亿美元,吸收外资比去年多两倍。但是生产、经营效益低的问题没有解决。

休克疗法

为了推动生产的发展,马尔科维奇提出了经济改革第二阶段的措施是实行社会所有制的私有化和重新资本化;调整经济结构;进一步紧缩行政开支;对外流通自由化并实行保护关税等,也就是“休克疗法”。这些措施得到了南斯拉夫社会各界的支持,美国、日本、西欧还表示提供经济援助,以支持南斯拉夫的经济改革。

之后,由于南斯拉夫的一些共和国领导人民族主义膨胀,加之西方势力的介入和“和平演变”,在东欧剧变的冲击下,南斯拉夫政局动荡,严重阻碍了马尔科维奇经济改革纲领的实施。马尔科维奇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尖锐批评一些领导人“不惜一切代价阻止改革”。

从1990年9月起,在政局动荡以及天灾人祸的影响下,南经济形势又开始恶化,在整顿和调整中,1990年社会总产值下降7.6%(原计划下降2~2.5%),工业下降11%,农业由于严重的干旱秋收作物减产三成至五成,损失25亿美元。通货膨胀率回升,9月为7.1%,10月为8.1%,全年为121.7%。海湾战争和对伊拉克的禁运使南斯拉夫受到额外损失。

风雨飘摇

南斯拉夫实行多党制后,马尔科维奇也自组新党。1990年7月29日,马尔科维奇在群众大会上宣布,成立“南斯拉夫改革力量联盟”,作为南“争取改革运动的核心”。该党人数号称有200万人。

在经济困难、政局动荡的形势下,南斯拉夫各共和国自行其是,分裂的倾向日益明显,联邦国家机关被架空,渐渐处于瘫痪状态,制定的各项政策措施得不到落实,收不到效果。1990年8月8日通过了一批宪法修正案,准备征得各共和国和自治省议会同意后施行,但各共和国和自治省议会忙于各自的事务,对宪法修正案置之不理,结果不了了之。起草新宪法的工作也因联邦濒于解体而事实上处于停顿状态。有的共和国截留联邦财源,拖欠应上缴的流通税和关税,造成联邦国库空虚,财政困难。共和国之间也互设经济壁垒,对别的共和国的商品和劳务征收特别税,形成市场分割的局面。

1990年,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共和国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宣布它们拥有民族自决权;塞尔维亚共和国议会则通过宪法修正案,取消了所属两自治省(伏伊伏丁那和科索沃)的自治权。为此,马尔科维奇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点名批评上述三个共和国“违反联邦宪法”,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南斯拉夫国内政治关系的恶化并直接危害国家的存亡”。1991年6月25日,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两共和国宣布独立,当日,马尔科维奇召集南联邦政府紧急会议发表声明,宣布这两个共和国的“单方面行动是非法的和无效的”,决定由南联邦内务部“直接接管和保障对国境通道的检查业务”,由南斯拉夫人民军“参与保证边界通道的安全”。于是,南人民军便与斯洛文尼亚地方防御部队发生了武装冲突,由于南人民军准备不足,在冲突中遭受了不少损失。经欧洲共同体调解,双方停火,斯、克两共和国暂缓执行独立决定三个月(事实上加紧了独立步伐)。在这种情况下,塞尔维亚社会党议员要求追究马尔科维奇的责任。与此同时,在塞尔维亚共和国和南斯拉夫人民军的支持下,克罗地亚境内的塞尔维亚族武装力量同克罗地亚武装力量发生冲突,以寻求阻止克罗地亚独立,帮助和支持克境内塞族(塞尔维亚克拉伊纳共和国)从克罗地亚独立出去。

1991年9月30日,马尔科维奇致函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斯洛博丹·米洛舍维奇,指出塞尔维亚共和国实行局部动员,将直接推动内战和促使一个共和国借助人民军的力量对另一个共和国进行侵略,并要求米洛舍维奇立即撤回这一决定,立即停止阻挠停火和和平解决南危机的活动,“立即停止破坏、杀人、用武力改变边界和用战争解决克罗地亚境内塞尔维亚族问题的政策”。马尔科维奇要求米洛舍维奇就如何解决争端进行谈判。之后,马尔科维奇又提出建议,包括斯、克在内的原南斯拉夫所有共和国就建立主权国家联盟进行谈判并缔结协议,但并未得到响应。从这时起,马尔科维奇实际上已被各共和国领导人“边缘化”。

遇袭事件

1991年10月,马尔科维奇在克罗地亚共和国首府萨格勒布同克罗地亚共和国总统弗拉尼奥·图季曼和南斯拉夫联邦主席团主席斯捷潘·梅西奇商讨和平解决南斯拉夫危机问题时,遭到南人民军空军的袭击,为此,马尔科维奇要求撤换联邦国防部长卡迪耶维奇大将,并以此作为他重返贝尔格莱德条件。在联邦总理的职位缺席4天后,马尔科维奇回到贝尔格莱德,召集政府会议,讨论组织国家委员会调查这一事件。

下台

1991年12月15日,南斯拉夫联邦主席团副主席布兰科·科斯蒂奇在南联邦议会作报告,批评马尔科维奇为克罗地亚效劳。南斯拉夫联邦议会共和国和自治省院在与会者不足半数的情况下,通过了对马尔科维奇的不信任案。同时,联邦主席团要求各共和国提出新总理人选,但没有得到任何一个共和国的响应。

对此,马尔科维奇声明,残缺不全的南斯拉夫联邦主席团和联邦议会的决定是“非法的和无效的”,他“将继续履行总理职务”。1991年12月20日,马尔科维奇宣布,他不能接受联邦政府提出的战争预算,更无法执行,因而辞去联邦政府总理职务。从而步米库利奇后尘,成为战后第二位辞去职务的南斯拉夫联邦总理。马尔科维奇政府最终随着南斯拉夫联邦的解体而消亡,他也成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最后一任总理。

南斯拉夫解体后,安特·马尔科维奇逐渐谈出公众视野,21世纪初曾任马其顿政府的经济顾问。2003年,他作为证人在前南斯拉夫问题国际刑事法庭审判米洛舍维奇案件时出庭作证,外界认为这表示他将打破12年的沉默。在这之后,他在萨格勒布接受媒体采访。他在证词中指出,米洛舍维奇和图季曼都向他证实,他们之间在1991年3月在巴奇卡帕兰卡的Karađorđevo村曾达成瓜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秘密协议。

2011年11月28日,安特·马尔科维奇病逝于萨格勒布,享年87岁。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14:2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