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许都
释义

许都:中国古都之一,位于今河南省许昌县东部15公里张番乡古城村。东汉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自洛阳迁都于此。

中国古代地名

古都名胜

汉许都故城分内外两城。内城系皇城,外城蜿蜒起伏,状若小丘,环抱内城。经过1700多年的风风雨雨断垣残壁的城址尚可略见昔日城廓之貌。皇城西南隅有毓秀台,高15米,广200米,是汉献帝祭天地之坛。台西2.5公里有汉献帝墓,南有张、潘二妃墓。城北6公里的许冢巍然耸立,是伏皇后五姊妹墓,俗称五女冢。城西北里许有张飞庙,庙在隆起的高地上,庙中有风雨石,气候阴晴变化,石上干湿分明。城北约15公里的田村,是曹操练兵的射鹿台,清人的石刻尚在。

古都历史

曹操迎献帝到许都后,为开创统一大业,在此周围推行屯田,号令军民开荒播种,以适应战争的需要。同时下令广泛招纳人才,纷纷聚集到曹营账下的主要谋士有荀彧、郭嘉、陈群、杜袭等,出谋献计,立下了卓著的功勋。

东汉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十月,曹操之子曹丕在“受禅台”举行受禅登基大典,寄希望曹魏的皇家基业从此繁荣昌盛,遂改许县为许昌。

古都新篇

千年许都书华章,三乡之花竞芬芳。11月18日,三个中国文化之乡花落河南许昌。“中国三国文化之乡”暨“中国三国文化研究基地”、“中国陶瓷文化之乡”、“中国腊梅文化之乡”授牌仪式在此间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三国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共500余人出席授牌仪式。

河南许昌有“魏都、钧都、花都”之美誉,具有深厚历史的三国文化、陶瓷文化、腊梅文化是许昌极具特色的三张城市名片和品牌。2006年6月,为进一步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开发、保护利用文化资源,许昌市正式启动了申报“中国文化之乡”的程序。2006年9月18日,经中宣部批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命名许昌市“中国三国文化之乡”暨“中国三国文化研究基地”、禹州市“中国陶瓷文化之乡”、鄢陵县“中国腊梅文化之乡”的称号。

授牌仪式上,中国民协副主席夏挽群宣读了任命书,中国民协副秘书长赵铁信向许昌市及禹州市、鄢陵县授予“中国文化之乡”的铜牌。为庆祝许昌申报“三乡”成功,当晚,许昌市政府还举办了一台精彩的文艺晚会。许昌市三国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史友仁说,三国文化厚重博大,陶瓷文化魅力神奇,腊梅文化香清质洁,它们共同构成了许昌这座历史名城的独特地域文化,可以说,三个文化之乡花落许昌是对许昌文化资源和文化遗产保护的肯定。

明朝苍山农民起义军首领

许都(?~1644),字子口。浙江省东阳市洪塘许宅人。年轻时在嘉兴就读,结识江浙一带文人学士,同游“三吴”。目睹苏、皖、浙地区官吏侵贪暴敛,贫民饿殍枕路,遂抱匡时济世之志。司理陈子龙曾荐举,未被任用。回到家乡,散钱财,纳勇士,结“义社”,制兵器。明崇祯十五年(1642),都遣部属参加括苍山农民起义。夏,联络各地党友,袭击宣平,未成。县令姚孙棐以备乱为名敛财自肥。又加罪于许都而索贿万金,都怒不允。十六年十二月,都母出殡,送殡者上万。有人向监司王雄告都谋反,王即派兵拘捕。众怒,毙官兵,起义。义军以白布裹头为号,因号“白头军”。响应者旬日10万众。许都称帅,立年号永昌。白头军纪委严明,秋毫无犯。先克东阳县城,继下义乌、诸暨、浦江、永康、武义、汤溪、兰溪等县,全浙大震。但许都在占领东阳后“鸠工楼厅事”,修建“帅府”(也称“忠义府”),10多天后始向金华进军,失去战机,在孝顺镇受阻。经苦战,才逼进金华城郊。守城官军援师毕集。十七年正月二十八日大战于城下,义军不支,败退紫薇山。此时许都已感觉无法对抗官军,遣人找到陈子龙,请求商量投降条件,陈子龙认为“受降如受敌”,事关重大,予以拒绝。之后陈子龙上级王雄认为军粮不足,应该接受对方投降。许都第二次遣人请求投降时,陈子龙答应任谈判者。之后王雄擅自允诺,只要许都投降,就赦免其死罪,许都大喜,遣散大部分部众,率两百多人投降。但是王雄的上级、浙江巡按左光先并不认为王雄的允诺有效,坚持要杀许都,陈子龙先是请求不杀许都,左光先不答应;陈子龙继而请求只杀许都,左光先仍不答应,最后许都和手下六十四人被杀,徐孚远和何刚以为陈子龙背信弃义,曾以此责备子龙,二人几乎与陈子龙绝交。所幸后来澄清误会。许都部属许嘉应、丁汝璋等复聚众与官府相抗,连破金华、汤溪、武义、永康县城,一再破义乌。次年也为官军所败。其后,许都旧部仍有聚众反抗官府者。浙闽一带农民起义军也尝以白头军相号召。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1: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