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徐元朗
释义

徐圆朗(?-623),兖州人(今属山东),隋末农民起义军首领。大业十三(617年)起兵反隋,攻占东平(今山东鄂城东),分兵略地,有众二万余人。后归附李密,又降王世充。后降唐,封鲁郡公,拜衮州总管,出镇衮州。 武德四年(621年),与窦建德旧部共推刘黑闼为主,起兵反唐,旋据地自称鲁王。武德六年(623年),败死。

人物生平

大业十三年(617年)正月,徐圆朗率众起义,聚众攻占了瑕丘,然后东攻琅琊郡,西掠东平郡。一时间,声势浩大,民众附应,很快就发展到二万多人。同年,徐圆朗率部加入瓦岗军,依附魏公李密,一同围攻洛阳。 武德元年(618年)七月,李密与宇文化及大战,实力削弱,王世充乘机围攻李密,九月,李密大败,仓皇降唐,徐圆朗被迫投降王世充。

武德三年(620年)七月,徐圆朗脱离王世充,以数州之地投降唐朝。高祖大喜,封徐圆朗为鲁郡公,拜兖州总管,出镇兖州。武德四年(621年),秦王李世民围攻洛阳,王世充向窦建德求助。窦建德准备南下援救,徐圆朗闻讯后,起兵叛唐,依附窦建德,随其进攻虎牢关。不久,虎牢大战,窦建德被生擒,王世充投降。徐圆朗为保存实力,再次降唐,高祖不计前嫌,仍封他为兖州总管、鲁郡公。

同年七月,窦建德旧部刘黑闼等人在漳南起兵反唐。八月,徐圆朗扣留唐将盛彦师,割据兖州,起兵响应刘黑闼。不久,徐圆朗自称鲁王,并发兵围攻虞城(今河南省东部),以此牵制唐军;唐将任瑰据城守之,双方临城对峙。

武德六年(623年)李建成攻灭刘黑闼,徐圆朗闻得刘黑闼死讯,弃城而逃,途中为村民所杀。

史籍记载

《旧唐书·卷五十五·列传第五》

徐圆朗者,兖州人也。隋末,亡命为群盗,据本郡,纵兵略地,自琅邪巳西,北至东平,尽有之,胜兵二万余人。初附于李密,密败,归王世充。及洛阳平,归国,拜兖州总管,封鲁郡公。高祖令葛国公盛彦师安辑河南,行至任城。会刘黑闼作乱,潜结于圆朗,因执彦师举兵应黑闼,自称鲁王。黑闼以圆朗为大行台元帅,兖、郓、陈、杞、伊、洛、曹、戴等八州豪猾,皆杀其长吏以应之。太宗平黑闼,进师曹州,遣淮安王神通及李世勣攻之。圆朗数出战,不利,城内百姓争逾城降。圆朗穷蹙,与数骑弃城夜遁,为野人所杀,其地悉平。

《新唐书·卷八十六·列传第十一》

徐圆朗者,兖州人。隋末为盗,据本郡,以兵徇琅邪以西,北至东平,尽有之,胜兵二万,附李密。密败,归窦建德。山东平,授兖州总管、鲁郡公。高祖遣葛国公盛彦师安辑河南,抵任城,会黑闼兵起,圆朗执彦师应之,自号鲁王,黑闼以为大行台元帅。兖、郓、陈、杞、伊、洛、曹、戴等州豪桀皆杀吏应贼,秦王已破黑闼,遣兵屯济阴经略之。圆朗惧。河间人刘复礼说圆朗曰:“彭城有刘世彻,才略不常,有异相,士大夫许其必王。将军欲自用,恐败,不如迎世彻立之,功无不济。”圆朗谓然,乃迎之。盛彦师以世彻若联叛,祸且不解,即谬说曰:“闻公迎刘世彻,信乎?公亡无日矣!独不见翟让用李密哉?”圆朗信之。世彻至,夺其兵,以为司马,遣徇地,所至皆下,忌而杀之。会淮安王神通、李世勣合兵攻圆朗,圆朗数败,总管任环遂围兖州,降者争逾城。圆朗穷,弃城,与下数骑夜亡,为野人所杀。

小说形象

徐圆朗在小说《说唐》中是十八路反王之一,自称鲁州净秦王,曾与各路反王会兵四明山截杀隋炀帝。后来,宇文化及弑杀隋炀帝,各反王为了争夺玉玺,齐聚于紫金山。没想到却杀出个李元霸,逼众王写下降表,交出玉玺。众反王中唯有徐元朗不服,结果被李元霸一锤打死(一说被空手撕成两半)。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6: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