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徐世昌故居
释义

基本信息

故居名称:徐世昌故居

坐落地点 和平区新华南路255号

占地面积 15.3市亩

建筑面积 4347平方米

建筑结构 砖木结构

建筑风格 西式

级 别 文物点 重建

使用情况 现为天津市教委

故居简介

徐世昌故居坐落在和平区新华南路255号。 徐氏在津置有多处房产,其中在英租界牛津道(今和平区新华南路与睦南道、马场道交口),购得空地一块15.3市亩,修建了九所楼房共计181间,建筑面积4347平方米。这九座楼房虽然建在一块宅基上,但自成体系,徐氏自住一所,其余为眷属分住。

徐氏自住的是一个独立大院,占地6.35市亩,共有楼房26间,平房4间,建筑面积1085平方米,是一所西式三层楼,混合结构,红砖瓦顶。楼门前四磴台阶、平台,红缸砖砌面,一楼有客厅、休息室、更衣室、餐厅、洗澡间等;二楼为卧室、书房、办公室、内客厅;三楼为顶子间。

此外,徐世昌还有一所住宅,在英租界咪哆士道(今和平区泰安道),是他在1927年化名徐弢乔购买汉森洋行宅地9市亩,修建成西式砖瓦三层楼房一座,计27间,平房17间。这所建筑是花园住宅,造型美观,庭院内有假山、亭子、鱼池、花窖等。

《燕都丛考》载:“前总统徐东海公宅在五条胡同。”又载:“又北曰骑河楼,张远伯总长志谭故居在是,今为清华同学会。又北有小胡同,宣统间徐东海总统曾居之。”此宅坐南朝北,金柱大门带雀替,显得十分高大。门内东西后罩房实是倒座房位置,已改建。正面五间北房,进入前院东西各有厢房三间,西厢已改成水泥瓦。南部相当于正房的位置是一座二层楼房,上下面阔均五间,外装修仍保存着原来的挂檐板和灯笼格扇窗。室内西头为木楼梯可登二层,向北出廊,西侧接一面阔三间的小楼。全院均为筒瓦过垄脊硬山房。此宅约为民国初年建筑。现为某单位宿舍。

相关人物

徐世昌,字卜五,天津人,咸丰五年(1855)生。清末曾两次出任军机大臣。辛亥以后,于1918年任北洋政府大总统,1922年被曹锟逼迫下台隐居津门。

徐世昌(1855-1939.6.6),字卜五,号菊人,又号弢斋、东海、涛斋、水竹邨人,汉族,远祖浙江省鄞县人,落籍直隶天津卫(古属东海郡),出生于河南省卫辉府府城(今汲县县城内曹营街寓所)。1879年徐与袁世凯结为盟兄弟,得袁资助北上应试。先中举人,后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1897年袁世凯在小站练兵时,成为袁的重要谋士,此后累获擢升。1907年东北改设行省,徐被任命为东三省总督,曾多所举措,冀能巩固清政府在东北地区的统治。1911年5月,清廷设皇族内阁,徐任协理大臣。辛亥革命爆发,徐力主起用袁世凯镇压革命。同年11月袁组织责任内阁,徐改任军谘大臣,加太保衔。1912年3月,袁世凯继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徐力辞太保,观望时局变化。1914年5月袁世凯任命徐世昌为国务卿,次年袁公开推行帝制,徐以局势难卜求去,退居河南辉县水竹村。1916年3月袁被迫取消帝制,恢复民国年号,起用徐为国务卿。徐在公私两方面为袁尽力。因要求讨袁护国军停战议和遭到拒绝,徐任职仅一月即力荐段祺瑞继任。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0:2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