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徐国祯 |
释义 | 徐国祯,森林经理学家,中国林业系统工程理论的开拓者之一。把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引入林业领域,编著了中国高校第一本《林业系统工程》教材。是中国从事社会林业(乡村林业)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者之一;主编了中国高校第一本《乡村林业》教材。 个人简介徐国祯1932年9月7日出生于江苏省吴县。在日伪沦陷区求学时,耳闻目睹日本侵略军的各种暴行,亲身感受到了国家沦亡、人民备受苦难的遭遇,激发了他爱国的热忱,决心努力学习,报效祖国。他在学完高中后,于1950年告别家乡,考取了东北林学院(现东北林业大学)。 1952年春天,正在读大学二年级的徐国祯,参加了东北西部防护林营造工程,他背着背包下到基层参加劳动,指导造林技术。在黄沙滚滚的辽西彰武搞造林技术指导时,有时一整天喝不上一口水,一天到晚灰尘满身。在治沙造林过程中,通过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特别看到许多共产党员吃苦耐劳带头干,他感触深、收获大,更加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决心把献身林业与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集合起来。回到学校后,他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1953年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5年夏天,徐国祯考入北京林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班学习,在苏联专家B·B巴姆菲洛夫指导下,攻读森林经理学科。在党中央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下,徐国祯刻苦学习,阅读了大量文献资料,走访了林业部机关和有关科研单位,撰写出《森林在根治黄河中的作用》论文。1957年他研究生毕业后,怀着让“黄河流碧水,赤地变青山”的抱负,毅然离京,要求到祖国中原和南方工作。 从1957年开始,他先后执教于河南农学院、中南林学院,至1997年退休,在大学讲坛整整工作了40年。他历任中南林学院林学系副主任、教授、森林经理教研室主任、林业系统工程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国林学会森林经理学会第一至四届常务理事,中国林业区划研究会第一、二届理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林业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第一、二届常务副理事长,中国农业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第一、二届理事,湖南省系统工程学会第三、四届理事,湖南省政府专家顾问委员会第一、二届顾问,山东省林业局第一、二届顾问。1990年他获得首届梁希奖。199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简历1932年9月7日 生于江苏省吴县(现苏州)。 1950-1954年 在哈尔滨东北林学院林学系森林经营专业学习。 1954-1955年 东北林学院俄语研究班学习。 1955-1957年 在北京林学院苏联专家森林经理研究生班学习。 1957-1965年 在河南郑州河南农学院林学系任教、任教研室主任、林学系副主任、讲师。 1965-1967年 在河南信阳河南鸡公山教学实验林场任技术主任。 1967-1972年 在河南农学院林学系执教。 1972-1978年 在湖南农学院林学系任教。 1979-1997年 中南林学院林学系任教,林学系副主任、森林经理副教授、教授。 1997年 退休。 科学技术成就注重理论实践结合 坚持从严治学在徐国祯教授看来,上4年本科再读3年研究生,虽然已系统地掌握了书本知识,但仍不够,还必须到实践中去学习,特别林学专业是门应用学科,更应到实践中去融会贯通。每当教学之余,他总是挤出时间跑林区,深入基层调查研究。1957-1959 年,他先后深入到西南林区、大别山和桐柏山、江西黄冈山等林区调查研究。60年代初,他接受学院委派,到实习林场当技术主任,搞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他把全家搬到了林场,全身心地投入林场建设。他在认真抓好林场生产的同时,抓好教学科研的每个实践环节,在两年的生产实践中,他参加了育苗造林、抚育改造、采伐、护林放火、病虫害防治、益鸟招引、马尾松林抚育、栎类林萌芽更新试验等全部林业生产过程。2年的林场生产,使他进一步懂得了教学、科研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重大意义,为他日后漫长的教学、科研工作始终坚持正确方向起了很大作用。在此期间,他撰写出《河南鸡公山林场次生林类型划分及改造的初步探讨及森林经理》,并在全国次生林改造学术讨论会上进行了交流。 在40年的教学生涯中,他治学治教严谨,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他首先自己做到。他为研究生、本科生以及领导干部培训班讲课,主讲过森林经理、林业系统工程、乡村林业等多门课程,教学效果良好。每次带学生外出实习,他总是和学生在一起,同吃同住同调查,不管山高路远,他总是要指导到位,手把手地教。在教学中,他总结出一套“两定一动、内外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即把校内固定教学基地与校外固定教学基地相结合,提高了教学质量。90年代,他总结出了把教学管理提高到系统科学水平,把教学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研究,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取得了可喜成效。 创建中国林业系统工程新学科理论20世纪80年代,中国森林资源出现了危机,林区企业经济出现了危困和生态性灾害频繁。徐国祯凭着长期的林区实践和教学经验,凭着对新生事物的高度敏感和思路,创造性地提出用系统方式和系统工程方法论解决当代林业面临的困境。他认为,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它对保障生态系统平衡和环境保护,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林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林业问题往往带有系统性,现今社会不论是粮食不足、薪柴短缺、耕地减少、劳动就业还是环境污染、山区贫困,林业正面临着全社会的挑战。而林业问题的解决,必须从方针政策、管理体制、资金技术、人才培养、市场信息等方面进行配套治理。只有用系统的思想、普遍联系的观念和系统工程的方法,才能解决问题。 1981年,在由林业界老前辈沈鹏飞主持召开的南方森林经理理论与实践座谈会上,徐国祯首次提出了森林经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林业的问题要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解决。他的这一思想得到与会专家的赞赏。随后他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杂志上发表了《森林经理与系统工程》论文,接着他撰写了全面阐述了森林的系统观与林业系统工程论文。1984年经林业部批准,中国第一个林业系统工程研究室在中南林学院成立,徐国祯教授任研究室主任。1985年,他在全国农业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被选为理事,并宣读了《尽快把林业系统工程搞上去》的论文。从1986年起,他主持举办了3期全国林业系统工程学习班,有来自全国20个省(直辖市)的150名学员参加了学习研讨。 近些年来,徐国祯在山区、平原、沿海滩涂、森林资源管理、区域规划、教学等广泛领域开展了林业系统工程的研究,发表了论文30多篇,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在参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持的“公元2000年中国的研究”子课题“公元2000年森林资源发展趋势的研究”中,该课题组运用系统思想和系统工程方式进行研究,就中国森林发展的趋势和动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可能出现的13种备选方案,为中国林业发展战略研究提出了可靠的依据。这项成果荣获首届中国林学会最高学术奖——梁希奖。中国农业系统专业委员会为表彰徐国祯对林业系统工程所做的开拓性重大贡献,给他颁发了农业系统“开拓者奖”奖章及证书。此外,他担任技术顾问和模型组长的“湖南省2000年林业发展战略规划”课题,荣获湖南省林业科技成果一等奖和林业部科技成果二等奖。为了普及林业系统工程基本知识,让更多的人掌握辨证的系统思想,徐国祯撰写了系列讲座稿,在《中国林业报》上连载,最后汇编成为科普读物。在教学领域,他主持编写了中国高校第一本《林业系统工程》教材,共培养出16名林业系统工程硕士。 发展乡村林业新学科理论在长期从事林业教育和科研中,徐国祯深深感到,仅从生物、技术或者从自然科学方面研究林业是不够的,必须更多地注意到林业发展中的人文和社会方面的因素,特别是应当注意到作为社会主体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因此,在人和自然、人和森林的相互关系中,应该树立人本原则的观念。人不能完全听命于自然,也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对自然粗暴干涉;我们既要研究人和自然的关系,也要研究在人和自然关系中的人和人的相互关系,以及这两者关系中的政策和对策。这就是国际上称之为社会林业或乡村林业的一种全新学科研究领域。 从1993年开始,徐国祯致力于乡村林业理论研究,他承担的乡村林业研究项目被首次列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他先后到全国许多山村考察,还到泰国等周边乡村林业搞得好的国家和地区访问考察,并在河南省西峡县、湖南省桃源县、双牌县等地设点,深入开展调查,广泛搜集资料,取得重要研究成果。先后撰写出《乡村林业应成为中国林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林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重视社会科学在林业教育与职业培训中的作用》等论文。为了加强乡村林业的教学和科普,在林业部教育司的重视下,在国际福特基金会的赞助下,他联合6所高校和研究所专家和学者,由他担任主编,写出中国第一本作为高等学校教材的《乡村林业》,这本达30万字的书已由中国林业出版社发行,填补了中国用社会学来研究林业的一项空白。 在书中,徐国祯对乡村林业作了定义,即乡村林业是以农村为对象,以农民为主体(经营主体与收益主体),以农林复合经营作为主要技术手段,通过农民积极参与一系列的森林经营管理活动,旨在使群众直接受益,并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社会的综合、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强调必须围绕以明晰产权为核心,建立起合理的产权制度,通过转换经营机制,改革管理体制来实现政府提出的“两个转变”。在他撰写的一系列科研报告中,总结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林业,并把它概括为:一个大系统的观念,即森林和林业是一个与生态、经济、社会相结合的复合经营系统;二个结合,即生物技术手段与社会经济手段相结合,农村发展与森林可持续经营需求相结合;发挥三方参与的作用,即通过政府的参与,发挥政府的“引导、支持、保护、协调”的作用。通过农民的广泛参与,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通过科技人员的参与,在政府和农民间起到桥梁纽带作用。徐国祯撰写的论文《21世纪的林业——新的综合与发展》,发表于国务院发展中心发展研究所主办的《发展论坛》刊物上,编者按称这篇论文对“对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指出当前林业发展的总趋势是生态化、产业化、社会化和思维方式上的综合化”。徐国祯教授的研究成果已越来越引起社会和政府部门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主要论著1 徐国祯,梁赵勇.河南鸡公山林场次生林类型划分及改造的初步探讨及森林经理.河南农学院学报,1994(1):9~12;1963,(2):51~59. 2 徐国祯,骆期邦.对现代森林经理性质和概念的看法.中南林学院学报,1981,(1):85~89. 3 徐国祯.森林经理与系统工程.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82,(2):23~27. 4 徐国祯.把教学管理提高到系统科学水平上来.林业教育研究,1984,(1):15~20. 5 徐国祯.山区资源开发系统工程方法的探讨.系统工程,1984,2(3):103~108. 6 徐国祯.林业系统工程初探.百科知识,1986,(6):66~67. 7 西尼金C L.森林采伐量的确定.徐国祯,陆尧林译.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4. 8 徐国祯.森林经理——林业决策的重要手段.林业资源管理,1987,(6):42~44. 9 徐国祯.乡村林业的发展及其意义.世界林业研究,1992,(4):13~19. 10 徐国祯.森林资源的系统化管理.林业资源管理,1993,(1):20~25. 11 徐国祯.森林经理学科建设的管见.林业资源管理,1993,(6):31~36. 12 徐国祯.森林经营决策中的整体意识.华东森林经理,1994,(1):9~12. 13 徐国祯.森林的系统观与整体管理.见:复杂巨系统·理论·方法·应用.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4,747~752. 14 徐国祯.对当前林业发展形势和政策的探讨.中国林业报,1995-01-12 (3). 15 徐国祯.乡村林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北京林业大学学报,可持续发展研究专辑(Ⅰ),1994,(16):88~94. 16 徐国祯,曾广正,罗攀柱.南方集体林区规模经营的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学报,可持续发展研究专辑(Ⅱ);1995,17(增刊3):18~28. 17 徐国祯,项文化.重视社会科学在林业教育与职业培训中的作用.林业与社会,1996,(3):2~3. 18 徐国祯.森林的系统观与林业系统工程.林业资源管理,1988,(4):16~21. 19 徐国祯.平原林业的结构及其经营特点.见:森林经理文集.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8,14~18. 20 徐国祯,黄山如,孙肇风.影响中国林业发展主要矛盾的系统诊断.辽宁林业勘察设计,1990,(3):36~41. 21 徐国祯.试论森林经营中的目标管理,深化改革、加快森林科学经营,提高林地生产力.见:林业资源管理专家研讨会论文集,1993,(特刊):16~21. 22 徐国祯.系统工程在林业上应用.世界林业研究,1993,(8):21~27. 23 徐国祯.林业新的分化与综合.见:用绿色迎接21世纪.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295~303. 24 徐国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林业.林业与社会,1997,(4):6~8.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