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性别角色
释义

性别角色:社会学中根据性别而规定的一种行为及思维模式。其形成在原始人类主要与种属和两性的生理特性有关。从种系发生的观点看来,动物界已可见到性别角色分化的雏型。例如:大多数飞禽由雌鸟孵卵,雄鸟觅食或在巢旁守护。随着社会的发展,性别角色的行为模式则随社会文化和男女两性社会分工的变化而演变。

历史演变

在原始社会,男性从事狩猎和战斗,女性进行采集和养育子女。在农业社会,则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在封建社会,妇女受到礼教的约束,活动大多限制在家庭内,男性则有更多的社会交往自由,人们广为称道的是“贤妻良母”和“男儿志在四方”的行为模式。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之后,妇女从封建家庭桎梏中解脱出来,参与较多的社会活动。但性别角色的传统观念仍然是男性应有事业心、进取心和独立性,行为粗犷豪爽、敢于竞争,即

具有“男性气质”;女性则应富同情心和敏感性,善于理家和哺育子女、对人温柔体贴、举止文雅娴静,即具有“女性气质”。凡其行为模式与所期望的性别角色一致,便会受到社会的接纳和赞许;否则,会遭到周围人群的冷讽热嘲或排斥。 近代以来,随着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劳动方式的变化等更多原因,社会进一步开放,更多的成年妇女参与社会活动,从事过去男性传统的职业,而男性则分担常年由妇女包揽的一些家务劳动。不仅如此,在发式、服装和行为习惯等方面,也起了显著变化。例如,一些男性蓄长发、着鲜艳服装,女性留

短发、着男性服装、吸烟、饮酒等,使性别角色的行为规范有了急剧改变。这种改变又进一步融入当代社会,为人们所接受,成为当代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就个体演化而言,性别角色经历了社会化的过程,甚至在孩子出生前,父母对不同性别子女的态度,便已显露出来。怀孕期间,父母常常推测胎儿的性别,对不同性别的孩子,赋予不同的期望。婴儿出生以后,父母通过衣着、环境布置、取名等活动,把男女婴儿区分开来。两三岁的幼儿,观察父母不同的服装和行为,对男性和女性的外表和性别角色开始有所认识。学龄前儿童的父母给不同性别的子女购买不同的服装和玩具,对男孩的某些顽皮和淘气采取容忍的态度,而对女孩的某些安静文雅则予以称赞。儿童通过玩具和游戏增强了性别角色的意识,使其行为向相应的性别角色转化。入学以后,图书和电视对儿童性别角色的意识将进一步发挥影响。

青春期男女区别更明显,恰当的性别角色表现比儿童期更为重要。然而,所谓恰当的性别角色,人们的观念随着社会在变化;但传统的观念仍然有相当重要的影响。新旧观念的冲突反映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最常见到的是家庭矛盾的增加。一种新的社会现象是:“两性合一”(androgyny)行为模式的出现。本来在现实生活中,许多行为是男女两性共有的,只有少数行为对不同性别角色具有特征性。即使如此,纯粹只表现男性或女性行为特征的人也只是很少数,大多数人都或多或少有一些异性特征。所谓“两性合一”即融男性和女性行为特征于一体。androgyny一词来自两个希腊词根andro(男性)gyny(女性)。这种行为模式的传播,将有利于性别角色传统观念冲突的消除。

文化观点

不同社会文化对不同性别理想行为的要求和期望是不同的,虽然有一些会比其他一些更广泛接受。例如,在现在和已知的历史文化中,战争通常被视为(或只被视为)是对男性适合的;而抚养子女通常(或只是)对女性而言的。 其他的一些观念则会随时间的地点的不同而变化。例如,在工业社会前的欧洲,医学通常被认为是男性的特权。但是在俄国,卫生保健则通常被认为是女性的工作。哲学观念的结果在当代社会中仍然可见

,也就是欧洲的医院通常是男性的天下,而俄罗斯的医院则有很多的女性医生。

性别角色——文化

争论焦点

像大多的争论存在于究竟性别角色是由于通常可以感觉到的来源于生物性别的行为特征还是来源于早期社会化的行为特征?随着争论的深入,很多研究员相信这两个方面的对性别角色有影响。但是,这两者间的相互影响和每个因素究竟是如何具体起作用的仍在激烈的争论中。

社会学习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指出社会环境对塑造及强化学习者的性别角色有莫大影响,例如学习者会观察、模仿身边的角色模范(models)而形成对性别的理解(Mischel,1966,1993),阿尔波特·班杜拉(Bandura 1986)更清楚指出这些影响学习者的角色模范包括在家庭、学校、朋辈、书本及传媒中的角色模范。

性别现状

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悄然变化 男性拥有女性温柔

“超女”、“加油,好男儿”等娱乐节目在青少年中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时间,中性打扮的“超女们”成了众多女孩追逐与效仿的对象,而有点女子气的“好男儿”也成了不少青少年对男性角色的期待。

“双性化”兼有男女优良品质

心理学家把人的性别角色分为了男性化、女性化、双性化和未分化四类。按照心理学的理论,每个人都可以是双性化的。所谓“双性化”,是指一个人兼有男性化与女性化的气质。双性化者并非“变态”,相反众多研究表明,双性化者兼有男性和女性较为优良的品质,往往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大学女生更爱追求“女人味”

更多的女生在进入大学后会有意识地使自己变得“更女人”。

进入大学以前,大家都忙于学习,没有过多的时间花在穿着打扮上。很多女大学生在进大学后她们会更加注意自己的穿着打扮,看到别人穿得很漂亮,自己也希望更有女人味一些。穿着和打扮上的女性化,直接影响到了女大学生的女性化特质。

然而,随着年级的发展,女生与男生的性别发展差距在逐渐缩小。这也反映出面对就业压力的女大学生对自身完善的不断要求,社会也正越来越要求女性具有领导、进取等传统男性的特质。

家庭性别教育观念亟须更新

按照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男孩就应该有男孩样儿,女孩也应该做得像女孩子,孩子一有“异性化”的举动就会被家长呵斥。然而,对孩子过于严格、绝对的性别定型,只会限制他们智力、个性健康全面地发展。

从小就适度培养孩子的双性化气质,有助于提高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当代大学生中对两性严格的隔离已经被打破,男性可以拥有女性的温柔、关怀,女性也可以拥有男性的独立、自强,同时拥有男女两性的特质已成为社会发展的要求,这也给家庭性别教育观念带来了更新。

如何在性别角色形成之初就给孩子营造适宜发展的环境,家庭的教养方式对此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民主型的教养方式最有益于学生性别角色的发展,而溺爱型最不利。

西方特色

在20世纪早期,西方的性别角色是围绕着异性行为的观念展开的,而且是相当固定的。如果人们转换性别角色,例如一个妇女获得高权力的职位,通常是少见的或会被歧视。 一个男性,享受性爱,拥有职业,难于表达情感,社会压力大。 一个女性,使用化妆品,期望结婚,组建家庭并成为家庭主妇。 一个女性化的男人,多少会类似于通常观念中的女性。

一个女孩,穿裙子和女服,玩洋娃娃,喜欢类似于粉红的颜色,长头发,想化妆。 一个男性化的女孩会有通常观念中男孩的行为。

一个男孩,穿有皱纹的衣服,喜欢像蓝色这样的颜色,玩小锡兵,参加具有竞争性的运动队,喜欢打架,不爱哭,短发。

一个女性化的男孩会有通常观念中女孩的行为。

性别角色——西方

在20世纪中期(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的性革命、同性恋解放和女权运动后,新的性别角色在西方社会开始出现,并且开始变得具有可变性。一些通常的性别角色观念,像表中所列举的,通常被认为是「固定的偏见」。

其他的固定观念:

男性

家庭的支柱和首要人物负责与外界交往

强壮、理性、性主动

男性是出击者

女性

依赖于一个男性(父亲、丈夫等等)

负责家庭内部的联系

柔弱、情绪化、感性、性被动和不感兴趣的

中性表示对两性都合适的,例如衣服。

有一些用来表示挑战性别角色的名词。参看跨性别。

认识误区

1.“双性化”不等于“中性化”,双性化理论认为双性化是一种最为理想的性别模式,它集合了男性和女性的性别优点,而“中性化”可以说是“无性化”,是社会性别最不突出的一类群体,它没有显著的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

2.不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应在发挥自己“性别”优势的同时,注意向异性学习,克服自己性格上的弱项,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完善。因此,鼓励孩子向异性学习也要掌握“分寸”。要是男孩学过了头,就会显得“娘娘腔”;女孩学过了头,就会成为“假小子”,这自然就不是“双性化教育”的初衷了。

3.在向异性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多学习对方身上的优点,而非缺点,既不能让女孩学习男孩的粗野,也不能让男孩学习女孩的柔弱。

4.关于双性化是否从各个方面都优于男性化或女性化倾向,当前的研究并未能得出一致的结论。一些研究发现,双性化的人具有更强的适应性,能够依据当前情境的要求调整自己的行为;双性化的儿童和青少年具有更高的自尊,而且比传统性别特征的同伴更受欢迎,适应状况也更为良好。但也有研究发现,具有过多异性性别特征的儿童,往往处于被同伴拒绝的边缘,自尊水平较低。一项针对小学四年级到初中二年级学生性别角色和适应状况的研究发现,适应良好的男孩和女孩将自己看作自身性别群体的典型成员,但同时也认为自己有探索异性领地的自由(Egan等,2001)。因此,“双性化”并不等同于“男女无别”,双性化教育应该是顺着孩子先天的性别倾向来引导他,让男孩和女孩首先认同自己的典型性别倾向,乐于做一个男孩或女孩,然后再从学习异性特质中受益。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7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