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行政区域勘界 |
释义 | 中国自秦朝设置“郡县”以来,已有2000多年的行政区划史,但省与省、县与县之间的行政区域界线却从未全面勘定过。国民党当政时期,国家曾计划开展全面勘界工作,终因战事纷纷、国力衰退等因素而未能实施。 行政区域界线不清,不仅导致边界纠纷迭起,使资源遭受破坏,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地影响社会安定、经济发展,而且阻碍各种政令、法律的畅通和贯彻执行。解决界线不清的根本办法就是全面勘定行政区域界线。 全国省、县两级陆地行政区域界线勘定中国共有65条省级陆地行政区域界线,总长为5.2万多公里,县级行政区域界线约47万公里。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会同有关部门从1989年起已试点性地勘定了6条,尚有59条省际线约4.9万公里、县际线约44万公里还没有勘定。 1995年国务院决定,从1996年起用5年时间完成全国省、县两级行政区域界线勘定任务。1996年,勘界工作被正式列入“九五”计划。至此,中国全面勘界正式步入实施进程。全面勘界工作的开展将永远结束中国行政区域界线管理粗放的状况,从而步入依法治界的新阶段。 1996年9月,全国第一条长达1559公里的省界线──西藏、新疆两自治区行政区域界线全部勘定。藏新边界线,东起布喀达板峰,西接中印边界,平均海拔5000米。 到2001年4月,全国68条、6万多公里的省界划界工作基本结束,近40万公里县界划定工作也即将完成。在这次勘界工作中,各地民政部门与有关部门密切合作,顺利解决了一批勘界的难点问题,甘青线、藏青线、甘新线三条“老大难”线全部划定,子午岭、老爷岭等历史上遗留的问题也得到妥善解决。 到2002年1月,除个别历史遗留问题正在协调之外,中国68条、6.2万公里省界和6300多条、41.6万公里县界的勘定工作已经完成。至此,中国结束了2000多年来中华大地省与省、县与县的行政区域没有明确分界线的历史,被专家称为“千年一划”。 2004年5月18日,国务院召开全国勘界和界线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总结勘界工作,表彰全国勘界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部署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工作。全国勘界工作历时14年,勘定省界6.2万多公里,县界41.6万多公里,完成了全国省、县两级陆地行政区域界线勘定任务。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代表国务院向受到表彰的全国勘界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他说,我国行政区划具有悠久的历史,但全面勘界在我国行政区划管理史上还是第一次。通过这次全面勘界,解决了一大批老大难边界争议问题,消除了引发新的边界争议的隐患,维护了边界地区群众的切身利益,促进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国家领导人对勘界工作的题词、批示、讲话李鹏委员长题词:“搞好勘界、利国利民”。 朱镕基总理批示:“各级党委、政府务必重视勘界工作,从大局出发,从稳定出发,从民族团结和发展经济、摆脱贫困出发,做好勘界工作。” 司马义·艾买提国务委员讲话:“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做好勘界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本着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把全面勘界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 勘界工作的记事2002年7月1日,国务院颁布的《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开始正式施行,标志着中国的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已步入法制化轨道。 2002年12月24日,中国有史以来第一幅标示法定省级陆地行政区域界线的地图——1∶40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图》出版发行。这是中国自秦设郡县以来,首次全国勘定省界的成果,可称其是“千年第一图”。《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图》长1640毫米、宽1184毫米,由民政部、国家测绘局编制发布,由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发行。 2004年6月7日新华社报道,民政部近日印发通知指出,根据测绘法和国务院《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民政部、国家测绘局编制的《1∶10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域界线标准画法图集》和《1∶40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域界线标准画法图》已经国务院批准,现予公布。通知说,《1∶10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域界线标准画法图集》和《1∶40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域界线标准画法图》是各种地图上省级行政区域界线画法的标准。《1∶10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域界线标准画法图集》适用于比例尺等于或小于1∶100万、大于1∶400万的各种地图,《1∶40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域界线标准画法图》适用于比例尺等于或小于1∶400万的各种地图。通知强调,《1∶10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域界线标准画法图集》和《1∶40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域界线标准画法图》不作为解决行政区域界线纠纷问题的依据。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