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邢献然 |
释义 | 邢献然,男,汉族,1963年9月生,安徽芜湖人,198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1年7月参加工作,博士研究生学历,现任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理化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曾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教育部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奖、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专家政府特殊津贴,2005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7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是在我国本土上培养起来的一名杰出青年学者。曾在美国、奥地利、日本等大学学习和工作。 研究方向负热膨胀材料及类钙钛矿新型化合物的制备及应用、新型功能材料与稀土材料制备过程物理化学、相图与相结构、冶金和材料热力学与网络数据库等; 主讲课程"冶金热力学"、"冶金和材料热力学"、 "相图计算"、"材料化学"、"固体化学"、"功能材料"等10余门课程。 科研成果在科学研究实用化日盛,产学研结合呼声高涨之时,作为一名青年学者,邢献然同志以心静如水的心境和坚韧的毅力,选择了冶金物理化学中的基础问题进行长期不懈怠地研究,在材料制备过程物理化学方向中做出新成果。国际上率先开展钙钛矿新型负热膨胀材料研究,发现两个世界上迄今为止仅有的负热膨胀增强体系,制备出目前国际上报道的热膨胀最小的氧化物陶瓷(零膨胀材料),提出负热膨胀的新机制;熔盐拓扑法制备出形貌可控的功能材料,揭示了熔盐拓扑反应机理,发展了高温熔盐物理化学;由他负责的项目“若干先进材料制备过程物理化学前沿研究”,2004年获教育部提名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另获其它省部级科技奖励3项。发表论文近百篇,SCI收录约70篇,国家发明专利7项,授权专利5项。特别是近两年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余篇。指导研究生13名,其中毕业硕士生4名,有2名获学校优秀硕士论文称号;博士生2名,有一篇博士论文被评为学校优秀博士论文,并被选为北京科技大学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培养人之一。 社会兼职邢献然教授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在北京香山主办2006国际合金热力学会议(TOFA2006,第十届),任大会主席。曾经在The Fif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are Earth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Baotou · China, August 7-11, 2007)做特邀报告;在”Negative thermal expansion in the PbTiO3-based titanate ceramics”, 2007 Auxectic & Related systems conference(sept 24-26, 2007, Malta)做特邀报告。目前,还兼任为中国稀土学会理事、重庆大学教授、全国X射线粉末委员会委员、全国相图委员会委员、稀有金属冶金学术委员会、美国陶瓷学会会员等职。是欧洲《Thermochimica Acta》、《J.Crystal Growth》、《J.Solid State Chem》及美国《Chem Mater》、《J.Am.Ceram.Soc》、《Mater letts》、《Mater.Sci.Eng.A》等十多种国际杂志的评审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