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兴山民歌
释义

这种被称为薅草锣鼓的民歌因其特有的“兴山三度音程”被文化部定名为“兴山民歌”,2006年6月10日文化部将发文批准其成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简介

兴山县汉时属南郡,三国吴景帝永安三年(260)析秭归北界置兴山。兴山位于大巴山余脉,长江西陵峡北侧,东邻宜昌市、保康县,南连秭归县,北靠神农架林区,西接巴东县。

《东坡集》有记载:"……二三月皆群聚讴歌,其词固不可解……但宛转其声往返高下如鸡唱尔,与庙堂中所闻鸡人传漏微似。"千百年来弥漫在兴山薅草场上的扬歌和号子就被赋予了这样奇妙的旋律。兴山民歌分布于兴山县各乡镇及其东、南、北部的周边地区。因其特有的"兴山三度音程",从而被国家文化部定名为"兴山民歌"。

劳动中的农民往往在一句之末发出“噢”的一声喉音,如公鸡打鸣,有人便称其为“鸡鸣歌”。千百年来弥漫在兴山薅草场上的扬歌和号子就被赋予了这样奇妙的旋律。这种被称为薅草锣鼓的民歌因其特有的“兴山三度音程”被文化部定名为“兴山民歌”,2006年6月10日文化部将发文批准其成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兴山民歌的发现与整理者王庆沅,也因此被表彰为“兴山县有突出贡献人才”。而他的工作将被记入还在建设中的宜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

溯源

经科学考证,兴山民歌明确的历史已有800多年。而从苏东坡听黄州人群聚讴歌,"其音亦不中律吕", 可推知此歌韵律已流传900多年;刘禹锡《在建平听里中儿联歌》说:"聆其音,中黄钟之羽",更是可将其历史上溯至中唐。再与曾侯乙编钟三度定律结构一致的特点来看,其历史渊源一直可以上溯到2400多年前。特别是1992年出土的商周青铜"猪磬"的三声结构关系与兴山三度三声腔民歌的结构几乎相同,这也为其源远流长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艺术特色

兴山民歌的常见曲目有《征东》、《征西》、《薛刚反唐》、《十送》、《十想》、《五更》等。兴山古歌音调奇特,不见经传,让人不识音高、不辨调式、不易歌唱。其实,它在音阶结构中含有一个介于大、小三度之间的音程,被命名为"兴山三度音程"。这个独特的音阶证明了在荆楚音乐文化中存在着一个与乐器考古发现的律制相一致的口传文化。

兴山民歌的独特不仅在于其音调本身的听觉效果,还在于其独特的审美情操。兴山民歌历来给"外来人"的感觉就是"悲",让人觉得那是"哭死人的调子"。

从汉武帝立乐府到唐太宗制雅乐,都有楚音"哀伤"、"悲"的记载;所有对竹枝歌音调的描写,都是千口同声、毫无例外地唱"悲苦、愁绝"之调。直到今天,人们也认为兴山民歌"音悲"。其实这种认识是与楚人的感觉大相径庭的---楚人反以此音为乐!这只是不同地域的人审美心理不同罢了。所谓的反"悲"为"喜",正是荆楚古歌的美学特征。

兴山民歌揭示了荆楚古歌的原貌,为中国传统音乐并未失传提供了无可辩驳的铁证,证明了中国传统音乐顽强的生命力和稳定的遗传性。

传承意义

兴山民歌的主要价值在于:兴山古歌在一片失传声中传承了下来,证明了我国传统音乐顽强的生命力;证明我国有独特的本土音乐;揭示了荆楚古歌的面貌;独特的乐律学原理将丰富我国的音乐理论,填补世界音乐理论的空白;证明了我国民间艺术实践中,存在着与出土乐器相一致的律学原理;揭示了350音分左右的音程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一个久远的、客观存在的常规音程;见证了我国民间"鸡鸣歌"唱法的持久性与科学性;作为文化纽带,有助于我国南方多个民族文化的认同,促进文化交流,增强民族团结。

兴山民歌是巴楚古歌难能可贵的遗存,它推翻了"中国音乐西来说",佐证了中国古乐并未失传、中国也有自己本土音乐的学术争议,其独特乐律学原理对于研究我国古代音乐史、我国传统民歌的传承与变异等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就像一切活化石一样,这门古老的艺术正面临着绝迹的危险。一是因为其不见经传,让人不识音高、不辨调式、无法记谱、很难学唱。再者,随着生产的发展,薅草在农村已被现代化的除草技术代替了,而兴山民歌之所以能在兴山流传下来,就是有赖于薅草锣鼓作为载体,一旦薅草锣鼓彻底消亡,兴山民歌必将随之绝响。

兴山民歌主要存在于兴山薅草锣鼓和兴山丧鼓两种载体之中,尤以薅草锣鼓最为典型。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兴山薅草锣鼓在生产劳动中几乎绝迹,尚未谢世的薅草锣鼓民间艺人90%均为70岁以上的老人,其传承保护状况令人担忧。如不大力抢救保护,这个独特的歌种将面临失传的危险。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兴山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代表人物

王庆沅出生于南京市一个小学教师之家。自幼喜欢音乐,中学时代就常常跟着当地剧团跑场。1956年,王庆沅考入宜昌地区农校作物栽培专业,1959年4月分配到兴山县农业局成为一名农业技术员。

1961年12月,兴山县成立县文工团,王庆沅被调到文工团,从此成为一个真正的曲艺工作者。1962年4月,文工团开始送戏下乡。在农村,已经习惯了笛子、二胡等传统民间音乐的王庆沅第一次接触到薅草锣鼓。薅草锣鼓是兴山极具特色的一种风俗。王庆沅介绍,以前生产力低下,农民之间时常开展互助活动。在薅草中,大家一字排开,锣鼓手就在前面唱歌,有歇凉歌、下田歌、鼓劲歌等等。

这种歌的唱腔有个共同之处,在一句之余发出“噢”的一声喉音,如公鸡打鸣后“喔”的一声落音。这种怪异的音程吸引了王庆沅,他决心探索这种怪异的民歌。

薅草锣鼓研究的里程碑是1987年王庆沅发表的论文《湖北兴山特性三度体系民歌研究》。这篇文章得到了当时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吕骥、中国艺术院音乐研究所所长黄翔鹏的高度评价。这篇文章让兴山民歌摆脱了低级简单的民间传唱阶段,而成为一种可供研究,且急待传承的民间艺术,终于登上大雅之堂。

王庆沅介绍,兴山民歌属巴楚古歌的遗传,这种古老的民歌之所以能在兴山流传下来,就是有赖于薅草锣鼓作为载体,一旦薅草锣鼓彻底消亡,兴山民歌必将成为绝响。

申遗过程

申遗准备

2005年6月16日宜昌市召开申遗动员大会。7月2日,兴山县委召开专题办公会,成立工作小组,确定了申遗项目为兴山民歌。

申遗工作的第一难题就是资金问题。并不宽裕的县政府拿出了两万元的启动资金。申遗是一项系统工程,虽然文化部门前期在民间文化抢救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与文化部的标准相比,还有包括田野调查在内的许多基础性工作十分薄弱,缺乏申遗所要求达到的深度、广度和细度。

王庆沅说,田野调查极大丰富了兴山民歌的内容。74岁的彭泗德是田野调查时新发现的民间艺人。彭泗德的师承关系可上溯到乾隆年间,为把他的传承谱系等问题考证准确,工作人员几上琚坪村。当听说其太祖师爷以来的所有坟墓碑文仍完整存在时,工作人员十分惊喜,背着沉重的摄影摄像录音设备,上山顶下山脚步行一百多里山路进行重点采拍和详细取证,终于从碑文记载中找到重要线索,解决了调查中的疑问。

王庆沅刚刚整理到汉川卷。这是一个十分浩大的任务,近300盘磁带王庆沅需要一字不漏的听下来,然后转录到电脑里,刻入光盘。有时候刘经建也放下手里的工作帮助王庆沅听磁带,两个老家伙在家里开着两台电脑当“发烧友”。

这其中就有王庆沅备感亲切的兴山民歌。王庆沅从1964年4月起接触兴山民歌至今已42年,这种被称为薅草锣鼓的民歌在兴山民间曾广为流传。人们在集中劳作时,锣鼓手是必不可少的。

王庆沅说,如果机器工作顺利,一天可以弄完一盘磁带。这样算来,王庆沅天天窝在家里听磁带也需要300天。但这让王庆沅也觉得很值:再不整理,有的就要失传了,“十堰、郧县部分的磁带就已经听不清了”。而那些曾经唱歌的老艺人都已经去世了。

为此,在这次申遗过程中,工作人员从科学定义申报项目名称入手,通过采取广泛征求意见、多方求教专家、反复研究论证等办法,最终从兴山三音歌、兴山山歌、兴山古歌、巴楚古歌、荆楚古歌等称谓中正式确立为“兴山民歌”,使这一千年瑰宝有了一个更精确、更合理的项目名称。

王庆沅认为,以往兴山民歌的承传是口口相传,其主要载体是薅草劳作,其流传过程充满变化甚至风险,总有一天,薅草这项劳动会消失,民歌就不会再唱响。申遗成功就是希望能够让其脱离薅草这一原始载体,世代传承下去。申遗也是为了保护。

申遗也给兴山民歌的保护带来了新契机。兴山县针对兴山民歌的濒危状况,研究制定了十三项保护措施,印发了《兴山县关于民族民间文化抢救保护计划》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

在申遗期间,兴山县文化局在黄粮镇户溪村举办了山歌擂台赛,有100多位村民竞相上台演唱,年纪最大的82岁,最小的10岁,比赛场面十分热烈感人。同时还以黄粮镇中学和黄粮镇小学为阵地成立了“兴山民歌”传承示范基地,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编写乡土教材,为兴山民歌进学校、进课堂提供技术指导。

2005年10月下旬,兴山县文化局选送陈家珍祖孙三代进京参加全国第三届南北民歌擂台赛,一举荣获了银奖、优秀传承奖、组织奖、特别奖四项大奖,开创了兴山县文化史上的先河。而王庆沅在申遗过程中的突出表现也获得高度认同。在兴山县委、县政府召开的“兴山县有突出贡献人才”表彰大会上,王庆沅与来自兴山县支柱企业兴发集团的一位负责人分享了这个荣誉,并获得了3万元奖金。王庆沅说,这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对文化事业的尊重和认同。

申遗成功

2006年元旦,文化部正式公布了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兴山民歌榜上有名。王庆沅等人用3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其他地区3年才完成的任务。

科技救场

与王庆沅正在进行的工作类似,宜昌市也在进行此项工作:用现代科技手段抢救保护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即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

用通俗一点的方式解释数据库,就是为优秀的文化遗产收集或制作视频素材和图片素材。王庆沅说,以往他们对一些民间老艺人都是进行“文字保护”,再者利用磁带等较为简陋的方式进行“保护”,而随着一些老艺人的离世,部分民间文化因此失传。抢救高龄传人成为数据库建设的重点。

在宜昌民间活跃着一批高龄艺人,85岁的“峡江号子王”胡振浩,84岁的故事家“孙家香”,82岁的唐祭仪式传人李义芳,84岁的民歌故事老人王世聪。据介绍,两年来已有6位老艺人在文化部门抢拍资料后去世,这些资料就更显珍贵。但王庆沅认为,保护的目的绝对不是让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只出现在电脑里,而应该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其世代相传。王庆沅甚至建议,现在一般的县级文工团与其排演流行歌曲,还不如就专练民族歌舞。王庆沅说,随着生产的进步,过去集中薅草的场景将会渐渐绝迹,如何让兴山民歌与新时代的生活相融合,与时俱进是保护的关键。

其实宜昌诸多的文化遗产保护都面临这个课题。下堡坪民间故事、宜昌丝竹、青林寺谜语、枝江市的民间吹打乐、长阳的土家族舞蹈撒叶儿嗬等都面临无人可传的尴尬境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5:4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