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新寨村调查
释义

基本信息

作 者:刘永佶 著 谢丽霜 编 丛 书 名: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中国民族经济村庄调查丛书出 版 社:中国经济出版社ISBN:9787501797417出版时间:2010-03-01版 次:1页 数:315装 帧:平装开 本:16开所属分类:图书 > 经济 > 中国经济

内容简介

村庄,是农民的聚居地,也是农民生产和生活的社会形式。村庄形成于农业文明时代,在中国最为典型和普遍,迄今依然是中国基本的社会单位。所有中国人,或是生于长于村庄,或是父祖辈来自村庄。村庄是中华民族的根基,是我们走向现代化的立脚点和必须改变其内容和形式的地方。认知中国的现实和历史,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了解村庄。

前言

村庄,是农民的聚居地,也是农民生产和生活的社会形式。村庄形成于农业文明时代,在中国最为典型和普遍,迄今依然是中国基本的社会单位。所有中国人,或是生于长于村庄,或是父祖辈来自村庄。村庄是中华民族的根基,是我们走向现代化的立脚点和必须改变其内容和形式的地方。认知中国的现实和历史,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了解村庄。 中国的民族经济,包括以下层次:一是以中华民族为主体的经济,二是中华民族五十六个支民族的经济,三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不论从哪个层次的研究,都必须涉及村庄这个基本单位。以往的民族经济研究和行政管理研究,对于村庄的关注,主要是在总体性的统计及对策方面,鲜有对某一村庄的专注系统调查。这种情况使我们所从事的理论探讨总显得有些飘浮,言不及意,大而不当。反思许久,不能不下决心从小处做起,将村庄调查作为根基,扎实做去。恰“九八五”项目实施,经费有所保障,故组织本创新基地近百名教师带二百博士、硕士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结十五调查组,计划用六七年的暑、寒假,从五十六个支民族中各选一二典型村庄,深入调查,总百余村,每村一书,为中国民族经济三个层次研究,为政府行政决策,提供基础资料。

精彩书摘

对这一问题,有人从中看到了商机,他就是磨村村委会现任主任、当地有名的运输大户滕树国。滕树国现年46岁(2008年),高中文化水平,17岁中学毕业后和本村同龄人一起在凌云县城里务工,靠给人做苦工赚取微薄的收入,每次他们从凌云县城回寨子时,都需要徒步走上30多里路,有几次务工回来走得双脚磨破、小腿浮肿。这让他萌生了搞乡间运输的念头。

他认为,寨子上耕地少,那么多的剩余劳动力全都依赖外出务工也不是办法,而且不仅是本地人出行,一些外地来的商人、游客到寨子来也很不方便,搞乡间运输不但方便大家出行,还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和就业。就这样,滕树国在1988年购买了第一辆客车,搞起了乡间运输,如今,他的运输企业已成规模,经营着逻楼镇通达各村屯的客运线路,既富裕了自己,也为当地农民创造了更多的本地就业机会。此外,我们在调查中结合滕树国案例还发现,以县乡公路为依托的乡间运输承担着沟通城乡、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任务,发挥着其他运输方式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是县乡运输的基础。没有乡间运输的普及,县乡公路的“毛细血管”作用就得不到体现。因此,要继续坚持开放搞活的方针,鼓励更多的个体工商户、民营企业,大力发展乡间运输,解决山区群众出行难、运货难问题,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

发展县域经济,使新寨与周边地区建立起市场关联和产业关联,带动新寨农业产业发展,拓展就业机会。新寨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的实现,离不开其所属凌云县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和带动。近年来,凌云县域经济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建立了白毫茶叶生产基地、羽滕制丝有限公司、凌云通鸿水泥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但其工业化程度仍然很低,发展空问很大。除了凌云县外,百色地区也将是新寨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转移的一个渠道。近年来,百色地区经济得到很大的改善,强化产业带动,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优化升级,全力打造铝工业、铜业、锰业、钛白粉、林板业等五大支柱产业,延伸产业链。目前,落户工业园区的企业已经达20个,收纳劳动力10389多人。

总而言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仅关乎农民个人及其家庭的利益,从某种角度来说还关系着我国农村发展和整个社会现代化建设的成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需要工业的高度发展,推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

目录

第一部分 村庄一、基本情况

(一)地理区位与行政建制

(二)自然条件与经济形态

(三)基础设施建设

(四)行政管理体制

二、民族与民族传统文化

(一)新寨蓝靛瑶族的由来

(二)新寨蓝靛瑶族传统文化简介

(三)新寨传统文化传承的意义和困境

(四)对新寨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三、人口与劳动力

(一)人口数量

(二)人口质量

(三)劳动力就业渠道

(四)对新寨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的分析

(五)对新寨剩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问题的思考

四、农业

(一)农业基本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二)主要粮食作物

(三)主要经济作物

(四)农业生产方式

(五)“以林为主”的农业结构调整

(六)农业自然灾害及其防治

五、八角生产

(一)八角——新寨村民的“摇钱树

(二)八角生产的自然优势

(三)八角生产的历史与现状

(四)八角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五)林业制度对八角生产的影响

(六)几点建议

六、林业

(一)林业发展简史

(二)林业在新寨经济中的地位

(三)林业技术在新寨的推广

(四)相关林业制度与政策在新寨的实施

(五)几点结论

七、基本经济制度变迁

(一)新寨的土地改革

(二)新寨集体土地所有制的形成及调整

(三)新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落实

(四)新寨的土地流转

(五)总结性评论

八、经济政策

(一)发展政策

(二)帮扶政策

(三)救济政策

(四)对政策实施效果的总体评价及思考

第二部分 农户九、主要从事林木种植的家庭

(一)林场承包户李昌纯家

(二)开荒种植大户李昌稳家

十、以务工收入为主的家庭

(一)以务工为主的兼业农户牵永茂家

(二)以务工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李书满家

(三)依靠务工的中等收入户盘国辉家

十一、依靠多种收入来源的家庭

(一)多种非农收入户盘国峰家

(二)依靠多种收入的大家庭李永耀家

(三)以运输业为主的多种收入户邓胜魁家

十二、主要从事工商业的家庭

(一)以加工收入为主的农户邓显安家

(二)零售店经营户盘荣庭家

(三)个体工商户李昌根家

十三、因特殊原因致贫的家庭

(一)因病致贫户盘国清家

(二)因儿女生病致贫户王金莲家

(三)因老人生病致贫户李天忠家

(四)因病致贫户黄金任家

(五)教育致贫户李昌保家

(六)致富无路的贫困农户李氏欢家

十四、低保户

(一)青年低保户李永健家

(二)老人低保户邓美丽家

(三)重视教育的低保户邓氏友家

(四)单亲家庭低保户黄美英家

第三部分 村民

十五、村里的带头人

(一)鞠躬尽瘁的村委副主任盘国华

(二)多面女强人、县人大代表邓美印

(三)村委会成员、护林员邓明昆

(四)无私奉献的村民小组组长邓正章

(五)见证新寨变化的老村长邓明跃

(六)致富、修路带头人李昌应

(七)包村干部邓美琪

(八)基层计划生育专干杨美钱

十六、瑶族文化传承者

(一)瑶族文化传承者盘盈东

(二)瑶族老艺人李昌国

十七、其他典型人物

(一)新寨小学的守护者邓汉保

(二)德高望重的老人邓文谋

(三)新寨土医传人李书宁

(四)因病致贫的外出务工者李昌明

(五)家境贫困仍然支持子女教育的盘国生

(六)勤劳妇女杨美兰

(七)含辛茹苦的瑶族阿婆李氏莽

(八)立志回乡做贡献的女大学生盘志芬

(九)品学兼优的女大学生李桂兰

(十)努力超越自己的新寨女大学生李星附录 新寨村经济调查问卷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12:2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