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新时代运动 |
释义 | 新时代的定义新时代代表 新时代运动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化寻根运动或思潮,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历经三十多年的迅猛发展,从西欧和北美扩展到世界各地,形成风靡全球的反叛现代性的文化寻根大潮。影响所及,在学术、思想、宗教、科学、法律、商务、文学艺术和日常生活等领域都引发出巨大的冲击波。 不少人象托夫勒一样把新时代运动当成一种新兴宗教运动,但底特律慈善大学宗教学教授约翰·萨里巴(Jhon A. Saliba)在其著作《基督教对新时代运动的反应》中指出: 新时代运动在六十年代于欧美地区逐渐蓬勃,藉由重新审视科学、宗教、东方神秘主义、灵修,加上上级指导灵及许多有道之士将许多宇宙智慧带到现世后,逐渐形成一种崭新生命观及宇宙观,新时代运动现今已在全球各层面如文化、电影、著作、艺术、以极快的速度向全球展开。 新时代即是占星学所说的水瓶座时代,这个命名方式和地球的“岁差运动”有关。岁差运动是一个星球除了公转和自转之外的一种周期性运动。地球除了自转和公转之外,其轴心还有一种转动运动。我们可以想像一个陀螺转动时,除了会自转和在地上移动之外,其轴心还会自行画圆圈地转动。地球的轴心也一样,地球的轴心要转完一个圈大约需要二万至三万年,而所谓“xx座时代”是指地球的轴心转到那个位置,刚好指着那一个星座,便成为那个星座的时代了。即是现在地球的轴心指着双鱼座,于是现在便是双鱼座时代了,由于一次岁差运动周期是二万多年,所以每个星座时代便有二千多年了。现在正是由双鱼座时代进入水瓶座时代的交接期。也就是说,地球的轴心慢慢地转为指向水瓶座了。 其实这个岁差运动周期在远古时代便已经被那时的人类所发现,而这个星座时代是和一直以来人们所创造和信奉的宗教大有关系的。例如距今六千年前,那时是金牛座时代(岁差运动的方向是和平时的十二宫方向相反的,所以依顺序是金牛座-白羊座-双鱼座-水瓶座。),世界各地都有崇拜牛神的习族。到了四千年前,那是白羊座时代,亦即圣经系统的宗教兴起的时代,在圣经中,摩西领取十诫下山,第一件事是不准人们拜偶像,他还把人们所拜的偶像弄毁了,那个偶像是一个金牛神像。其实,并不是不能拜偶像,而是偶像转换了,在那个时代应该拜的是白羊座。所以旧约圣经里时时刻刻都提到羔羊,还有牧羊人等象征不时出现。到了二千年前,时代转为双鱼座年代,耶稣出世了,新约中当然有双鱼座的象征。别的不说,请看看耶稣派给大家的食物,除了五块饼之外,还有两条鱼。为何是两条鱼?看到这里,相信大家都会知道为甚么吧。 新时代运动的支持者相信,到了水瓶座时代,我们会有新的圣人诞生以及新的代表性宗教出现并成为主流的信仰吧。 据好些占星学家的分析,双鱼座时代正如这个星座的形态和意义一样。代表着两种不同思想各走极端。所以在双鱼座时代里,我们有极着重物质性的发展,例如先进的科技、繁荣的经济;而另一边,我们之中也有人不断地追求心灵的发展,这两种不同的思想在双鱼座时代里有着非常明显的对立及矛盾。但到了水瓶座时代,全人类会进入一个更为融和的境界,之前各走极端的两种发展:物质性的发展及心灵性的发展也会在水瓶座时代中融合为一,最后会达至人类身和心的全面进化。 新时代和灵魂出体的关系灵魂出体现象可说是新时代运动中一个非常热门的研究项目,不少新时代的注作、刊物都会有灵魂出体的介绍和讨论,而关于灵魂出体的书籍也必然会被归类到新时代书籍的类别中。 为何会有这样的现象?其原因和新时代运动的几个中心思想有关,新时代思想普遍认为: 1.人类以及所有生物都是具有意识和灵魂的。 2.意识在人类死亡后并不会消失,而会继续存在。 3.人类在死亡后会经历转世。 4.人类的意识、信念创造自己的经验、事件甚至整个物质宇宙。(如今有了专有名词引力法则) 5.“爱”是整个宇宙的基础,是所有存在的本源。存在于地球的所有不幸与暴力,都是低进化度生命群体所要经历的一个学习过程,通过“黑暗”去了解“光明”,通过“无爱”去知道“爱”。 新时代思想之所以这么重视灵魂出体现象,原因在于灵魂出体正是意识和灵魂存在的一个重要证据,而意识不灭以及转世的系统也可以从灵魂出体现象中推论和印证。 不少曾有过出体经验的人都会说他们的经历令他们认识到自己是可以独立于肉体而存在的,这也令他们坚信自己可以在死后继续存在。 “我看到自己在这个地方,而肉体仍然躺在床上,我可以肯定,我并不是只有肉体的,我可以独立于肉体之外而存在。” 不少人在经历出体经验后对新时代运动的思想产生了兴趣,新的思想随着新的经验而来。而大多研究新时代思想的人也都熟悉出体现象。 新时代理论篇赛斯谈时间 下面的比喻,恐怕是相当陈旧的,但仍是一个好比喻。你步行穿越森林,发现许多树木。时间可以理解为整个森林。但是你见到前面的一株树,把它称为将来。 你以为这树以前不在那里,因为你还未到达它。你把你背后的树称为过去。你好比沿着一条狭窄路径步行,但是那里有许多路径。这森林是整体存在的。你可以向前或向后步行,不过你刚刚学会如何这样做。 我们把这个比喻进一步延伸,把这整个森林称为广阔的现在,树木可以比作意识,它们是同时存在的,但是这座森林不占有你所认为的空间。 在这座森林里没有你所称的过去、现在或将来只有一个现在。由于在这个现在中有无限的可能,其持久性才得以价值的实现而维持,一种无穷无尽的实现。因此这座森林不断在扩大。它不是空间或时间的扩大;它是能力和价值实现的扩大。能力和价的实现可以建筑在各个层次上,有各种伪装,其中之一是你现在的生存领域。 第一百二十五节摘录 你用时间概念理解行动,因为在你的物质世界中,行动占用时间,几乎就像椅子占用空间一样。当然,椅子没有占用空间,它是你所称的空间的一部份。行动也不占用时间,它是你所称时间的一部分…… 向你解释这一点是很困难的,因为必须以一种新的方式来应用旧的概念。但是……我们说思想和情绪、梦以及所有这类源自心理的经验,它们在物质宇宙中都不占用空间。 我也谈到,电也有它自己的方位,你对这种方位是不熟悉的。电的体系包含深度,但不是空间的深度而是强度随时在变化的深度和方位。在这个体系中也有与强度关系密切的持久性,但是持久性与时间的连续无关。 在电的体系中,透过时间的旅行就是透过强度的旅行。它像其他体系一样,有永恒的运动。这永恒的运动使得你体系中的运动成为可能:时间实在是一个以强度增长而不是以瞬间增长的电波驱动。 说向后和向前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各种强度变化的电波驱动,由于强者是弱者的自然结果,说一个强度是现在,另一个强度是过去是毫无意义的。不过,可以这样说,在你的物质领域中有着物质时间,而你乘着这些驱动的波浪前进。 驱动力弱时,你称它为过去,驱动力最强时,你称它为现在。对一个不如现在那样强的驱动力,你称它为未来。因为这是你自己制造的分段,就这样,你造了一个框架,一切可能性、潜力在这体系内都难以挖掘和开发。 赛斯谈内在感官 from“赛斯书-梦与意识投射” 视觉大半集中在你们的眼睛,在你的肉体里,保持固定于一个永远不变的位置。没有离开身体,眼睛可以看见远处的东西。以同样方式,耳朵也能听见距身体很远的声音。事实上耳朵更容易听见身体外的声音,而非身体内的声音。既然耳朵是与身体相连,并且是其一部分,一位心胸开放的观察者很可以合逻辑地假设,耳朵应很善于对内在声音调准。你知道,事实并非如此。 到某个程度,耳朵可以被训练成对身体本身有种“声音自觉”。而,举例来说,当一个人聚精会神地听他自己的呼吸时,呼吸可以被放大到一个几乎吓人的程度。但,一般而言,耳朵既不聆听,也听不见身体的内在声响。 嗅觉也仿佛会跃向前。一个人能闻臭味,纵使它并不在他鼻子底下。触觉似乎并不以这种方式跳出去。除非手本身按在一个东西的表面上,否则你不会觉得你触及了它。触觉通常涉及了一种直接的接触。当然,你能感觉看不见的风拂过你的脸颊,但与视觉和听觉的有距离知觉不同,触觉涉及了一种切身感。我想你们自己一定明白此点。 外在感官主要是与伪装模式打交道。内在感官则与伪装底下的实相打交道……而传递内在的资讯。所以,这些内在感官有办法看见身体内部,虽然肉眼看不见。正如视觉、听觉和嗅觉看起来像是向外伸,从一个外在可观察的伪装模式将资料带给身体,内在感官则似乎伸展到很里面去,将内在实相带给身体。这也涉及了一种转变过程,很像是我们在创作一幅画里谈到过的“一瞬”。 肉体是个在更大的伪装模式里运作的伪装模式。但身体和所有的伪装模式也是宇宙的重要内在素质的转换器,使之能在形形色色的新情况下运作。 内在感官由实相之内在世界递资讯给身体。外在感官从外在伪装世界传递资讯给身体。不过,内在感官永远都觉察身体本身的实质资料,而外在感官主要是关心身体与伪装环境的关系 以一种方式,内在感官对身体有一种即刻的、恒常的知识,那是外在感官所没有的。资料透过内在感官由内在世界传递给身体的。这种内在资料是由心智接收的。那么,未经伪装的心智是个接收台,收到内在感官带给它的资料。在此你有的是……内在的神经和通讯系统,与你所熟悉的外在系统非常相像。 我在重复自己的话,但我要讲清楚这点。这个重要资料是由内在感官送达心智的。任何对身体与外在伪装而言为重要的资讯,则是送达给大脑的。 所谓的潜意识,是心智和大脑,内在和外在感官之间的连结物。其一部分与伪装模式、目前人格个人的过去及种族记忆打交道。其较大部分则与内在世界有关,而正如资料由内在世界送达它,潜意识的这些部分也能构到内在世界本身的深处…… “赛斯,时间又是怎么回事?” 时间和空间两者都是伪装模式。内在感官克服时间和空间,但那没什么好奇怪的,因为时间和空间对它们而言并不存在。没有时间和空间,所以,也没有东西被克服。伪装根本不存在…… 我想要给你们有关内在实相本身更详细的资讯。事实上,它们并不与外在感官平行;而我怕这听起来会令你们惊骇,因为根本没有东西能以你们熟悉的方式被看见、听见或触及。我不想令你们以为,没有你们的伪装模式的存在是空白无聊的,因为事实并非如此。内在感官有你们外在感官缺乏的一种强烈的切身感,一种美妙的强度。既没有时间,在感知上,也就没有时间的空档。 当然,伪装模式也属于内在世界,既然它们是由精神性酵素用宇宙的材料形成的,而在你们的层面上有一种化学反应。这反应必然是个扭曲。那是说,任何伪装都是种扭曲,就在于活力被硬挤入一个特定的形式。精神性酵素其实是内在世界的属性,代表活力转换成伪装资料,随后再被身体感官诠释。你有任何问题吗? 想像一个人在一个近距离看平常街道上的一棵树,周遭有房屋和人行道。利用内在感官,就会好像是,我们的男士不是在看形形色色的房屋,反倒是在感受它们。换言之,他会对它们有敏锐的感受,就好像你不必接触冰或火而能感受到热或冷一样。 他会是要用第一种内在感官。它涉及了一种直接性的即刻感知,其强度按照被感知的是什么而有所不同。它涉及了经由我只能描述为“内在振动性触觉”(Inner Vibrational Touch)的即刻的认识。 这种感官会容许此人感受到树所感受的基本感觉,所以,他不是光看着那棵树,他的意识会扩展以包含“做为一棵树是怎么回事”的经验。按照他熟练的程度,以类似方式,他会感受到做为草等等的经验,他完全不会丧失他自己是谁的意识,而他会再度感知这些经验,多少像是你熟知热和冷的样子…… 内在感官能以一种外在感官所不知的方式扩大和集中焦点,而,当然,内在世界是所有实相的一部分。并不是它与外在世界同时存在,不如说它形成了外在世界,并且心存在于其中。 当你们收到更多谈内在感官的资料,你将开始以比目前大得多的程度去利用它们。当然,内在感官能被用来探索身体感官无法可施的实相。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