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新疆省 |
释义 | 简介新疆省,简称新,是中华民国法理上及中国历史上存在的省份。清朝光绪十年(1884年)置,治迪化。经中华民国在大陆的实质统治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在1955年被新成立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取代;而中华民国的新疆省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前后迁至台北市四维路52巷31号办公(新疆省政府办事处),于民国八十一年(1992年)1月16日“裁撤”,至此无该省的省政府编制。 新疆古称西域,自西汉神爵二年(前60年)作为西域都护府第一次纳入中国的版图,随着中原王朝的更替兴衰,新疆长期被游牧民族与中原王朝交替统治。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朝清高宗重新完成了对西域地区的征服。光绪十年(1884年),左宗棠驱逐了入侵的阿古柏军队,奏请设立“新疆省”,取“故土新归”之意。政管辖范围 中华民国的行政区划以及领土纠纷 中华民国时期的新疆省继承了清代的版图,周围邻省分别为蒙古地方、甘肃省、青海省、西藏地方,邻国为前苏联、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全省范围为现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全境,及蒙古国巴彦乌列盖省全境、科布多省西南部,巴基斯坦北部地区北部。及未有实际管辖过的塔吉克戈尔诺-巴达赫尚自治州大部、阿富汗巴达赫尚省瓦罕走廊地区(即帕米尔高原)共171万平方公里的地区。 历史清代时期清同治四年(1865年),浩罕国阿古柏入侵喀什噶尔、阿克苏、乌鲁木齐等地。光绪二年(1876年),陕甘总督左宗棠帅官军出甘肃,7月入乌鲁木齐,次年1月攻占和阗,收复了新疆大部分地区。光绪七年(1881年)从俄罗斯手中收复伊犁。光绪十年,左宗棠奏请设立“新疆省”,由陕甘总督管辖,行政中心由伊犁移至迪化。新疆省初置镇迪道、阿克苏道、喀什噶尔道、伊塔道四道。至清末已废除伯克制,有迪化、伊犁、焉耆、温宿、疏勒、莎车6府,8直隶厅、2直隶州、1散厅、1散州、21县。 中华民国时期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后,革命党湖南人刘先俊等在伊犁策动起义,杀死伊犁将军志锐,成立伊犁临时军政府。新疆巡抚电奏清廷保阿克苏道尹为新疆都督,自己逃离新疆。杨增新在1912年和军政府议和,逐渐取得全疆控制,服从于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革命党人或被杀死,或回到内地。同年在沙俄的支持下,外蒙古独立,并派兵攻打新疆与科布多之间的阿尔泰,被杨增新派军击败。在杨增新治理新疆的16年中,新疆各族相安无事,人民生活得以改善。 民国十七年(1928年)6月,国民政府北伐结束,7月1日杨增新自行就任新疆省政府主席兼总司令,7月7日被刺身亡。11月17日省政务厅长金树仁接为新疆省政府主席。金树仁统治时期新疆各处起义迭起。1932年西北军阀马仲英派人攻打迪化,被新疆督办公署参谋长盛世才击败。同年4月12日在一些不满金树仁的军官利用客居新疆的白俄士兵政变,将盛世才推为领袖。金树仁取道苏联逃往天津。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由苏联支持的“东突厥斯坦共和国”成立,次年被马仲英所部击溃。 盛世才前期依靠苏联支持巩固政权,还邀请中国共产党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等人到新疆工作。后期和中共决裂,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在新疆杀死了若干中国共产党人。在整个抗战期间,新疆相对独立,是抗战的大后方。盛世才还派军支持了绥远抗战等战役。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在苏联支持下,新疆爆发了反对国民党统治的“三区革命”(“三区”是指当时新疆的伊犁、塔城和阿勒泰三个地区)。并再度打出“东突厥斯坦”的旗号。同年9月,蒋介石将盛世才调往南京,派吴忠信担任新疆省省长,并命令马步芳派一个军的骑兵驻扎在新疆各地,对东突厥斯坦独立运动的活动进行镇压。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国共内战末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尽占优势,国军节节败退。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8月26日,彭德怀率领解放军占领兰州,后陷甘肃全境。此后新疆的国军军政长官陶峙岳、包尔汉等宣布脱离民国政府。期间由已经投向中国共产党一边的张治中在中斡旋,而中共方面的谈判代表是邓力群。9月25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迪化,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省,1955年改制为民族自治区,“新疆省”名称走入历史。 行政区划沿革沿革民国二年(1913年)1月发布临时大总统令,废除府州厅制度,实施新的道县制度,保留了清代的镇迪道、伊塔道、阿克苏道、喀什噶道4道。民国三年(1914年)5月,改镇迪道为迪化道、改伊塔道为伊犁道。民国五年(1916年)6月、置塔城道。民国八年(1919年)6月,阿尔泰区域并入新疆省,置阿山道。民国九年(1920年),于新疆省南部的阿克苏道、喀什噶道分置焉耆道、和阗道,至此共有8道。至民国十七年(1928年)道制正式废止。 民国十九年(1930年)10月,国民政府决意,在某一个地方预备成立新的县政府前,可预先成立设治局以筹备,因此设置了5县及6设治局,经过数次的改编,在中华民国丧失统治新疆省以前,共有1市78县3设治局。 行政区划盛世才时期先后成立了一些县及设治局,而未报内政部备案。民国卅三年(1944年)盛世才下台后。国民政府接管新疆后,盛世才统治时期在新疆增设、裁撤、升格及更名的20余个县及设治局即产生非法问题。为此,新疆省政府以“僻处边陲,交通不便,民族复杂,情形特殊”为由上报国民政府内政部。 人口据民国十七年(1928年)中华民国内政部的统计,新疆省的总人口约为255万人,其中人口构成方面,维吾尔人占约70%,汉人约10%以下。 政府新疆省自清朝建省后便设立了在陕甘总督、甘肃新疆巡抚与伊犁将军共治的构架。自中华民国1912年建立后,新疆省在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8年)由都督(之后又陆续改称为将军、督军等)统辖。 民国十七年(1928年)起,中华民国设立新疆省政府并任命主席。中华民国的新疆省政府至1949年前后迁至台北市四维路52巷31号办公,对外称新疆省政府办事处。该处于1992年1月16日“裁撤”,至此无该省的省政府编制。 1949年新疆向共产党投降后,原新疆省政府于同年12月17日被新成立的新疆省人民政府取代。1955年10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随之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委员会。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