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新潮 |
释义 | 释义词目:新潮 拼音:xīn cháo 基本解释 1.新涨的潮水 2. 在特殊时间或季节内被确立或采用的通行的或公认的服装或个人装饰的样式或一批样式 详细解释 1. 新涨的潮水。 宋 孔平仲《和常父望吴亭》:“混混过新潮,峩峩起层浪。” 2. 指新的社会风气或思潮。 鲁迅《热风·儿歌的“反动”》:“小孩子略受新潮,辄敢妄行诘难。” 蒋光慈《少年飘泊者》一:“自从你同几位朋友提倡了一下, W埠 的新潮也就渐渐涌起来了。” 3. 新鲜的潮流,指社会的一种创新和新颖、前卫、时尚、潮流。我们用这个词时多指这个意思 概念简介新潮,时代词汇。在百度词汇中包含五个主要含义。 〖其一〗:新潮指新涨的潮水; 〖其二〗:新潮指在特殊时间或季节内被确立或采用的通行的或公认的服装或个人装饰的样式或一批样式; 〖其三〗:新潮指时代潮流中新思想或前卫思想影响的现实势态或情状; 〖其四〗:新潮是文学社团刊物。新潮社,1918年底成立于北京。新潮社发起人有傅斯年、思家伦、徐彦之等。1919年1月创办综合性月刊《新潮》,曾得到李大钊、陈独秀等支持。该月刊宣传民主与科学,抨击传统伦理道德,提倡新文学,介绍许多外国社会科学名著。1922年3月出至第三卷第二期停刊,共出版十二期。1920年8月起出版《新潮丛书》,1923年起出版《新潮社文艺丛书》等。后因主要成员思想分化而解体。[来源:《辞海》] 〖其五〗:新潮是一部文学著作,是《中国画史万言三字经》第三部,其作者是黑土地作家贾世韬先生。《第三部·新潮》里有:序、岭南三杰、上海群星、美坛世擘、漫画小史、赞歌。《新潮》叙述了从辛亥革命开始,近现代中国美学艺术的发展历程。 〖其六〗:新潮是一部动画作品。《新潮》与《民族痛史》是两部有影响力的动画片,诞生于1936年。 动画片《新潮》是一部反封建题材的影片,影片把五四运动后掀起的新文化运动、新思想比喻成汹涌澎湃的浪潮,冲击着封建的污泥浊水,歌颂五四运动带来的革命新文化、新气象。 动画片《民族痛史》是一部反帝题材影片,影片描写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当时的统治都实行卖国投降政策,签订一个个不平等条约,使中国沦为帝国主义殖民地。 《民族痛史》和《新潮》这两部有声动画片编剧、导演、摄影、录音都由万氏兄弟担任,1936年明星影业公司摄制完成。 影片《民族痛史》于1934年获国民党政府内政部、教育部奖状。这是中国第一部在国内获奖的美术片。 作品目录中国画史万言三字经 第一部:画源 第二部:风骨 第三部:新潮(见本词条) 三字经作品内容原文【第三部 新潮】 ◎序 新世纪,艺辉煌,中国画,大开创[1]。学日本,师西洋,重科学,谱华章。 岭南派,上海派,众星耀,百花开。两派外,诸家立:陈师曾,齐白石; 徐悲鸿,黄宾虹,潘天寿,皆精英。我神州,山水秀,美术史,万古流! ◎第一章 岭南三杰 辛亥年,风暴狂[2],反封建,反列强。五岭南,兴通商,洋艺术,播两广。 廿世纪,初潮激,欧派涌,日艺袭。学西画,学前代,大革新,岭南派。 有居巢,及居廉,首倡议,辟新坛。师外国,重科学,中国画,出三杰: 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生广东。 高剑父,少孤笃,其族叔,善画竹[3]。学名家,居古泉,临名画,技笔练。 一勾线,二设色,三渲染,四烘托。伍懿庄,富收藏,多古画,剑父赏。 宋元法,尽领略;渡日本,始留学;入同盟,奉革命[4]。研西画,艺益精。 还祖国,创美馆,中国画,得发展;师造化,考印锡,游胜地,探新艺。 倡写生,扩题材,破陈规,熔中外。“撞水法”,“撞粉法”,此二法,承居家[5]。 《骅骝》图,《息翮图》[6],《紫藤图》,《枫鹰图》,笔苍劲,又古朴。气韵灵,布局奇, 南山水,多云雨。剑父笔,创奇迹。高奇峰,剑父弟,摹唐宋,神髓攫[7]。 志改革,撷外长,办美馆,新艺创。承六法,学科学,中与西,美和谐[8]。 《白马图》,《烟雨》图,《惜羽》图,马与虎[9]。 陈树人,善诗文,留日本,追孙文[10]。重写生,贵人品,画如人,尚精神。 画山水,汲新法,学水彩,《木棉花》。《岭南春》,章法新;《飞瀑》图,秀朴真[11]。 罗兰曰:如音乐,韵律美,画妙绝[12]。 岭南派,新流派,敢突破,革新派。其构图,其章法,其设色,堪称佳。 其形式,甚新颖;蓄中西,不雷同。其造型,重渲染,景物新,题材宽。 岭南派,具个性:剑父画,势浑雄;奇峰画,富生趣;树人画,得韵律。 ◎第二章 上海群星 上海派,聚上海,维新潮,正澎湃[13]。任渭长,赵之谦,及虚谷,任伯年; 吴昌硕,破篱藩,敢立异,辟新坛。忆八怪,起扬州,赖工商,艺成流。 海襟开,出海派,众画家,鬻画来。十九纪,中叶时,有三熊,为先驱。 一张熊,二朱熊,三任熊,皆画雄[14]。不拘古,不囿师,反封建,更叛逆。 张熊画,梅花雅,牡丹丽,山水佳。又朱熊,张熊徒,师其意,不袭故。 小任熊,一生短,超张朱,风格鲜。承老莲,追唐宋,其写意,颇生动[15]。 画花卉,色艳雅;画人物,糅众法;其衣纹,线圆劲,创“双钩”,独出新。 赵之谦,多才艺:训古学,考金石,篆刻印,书画诗[16]。其绘画,一宏奇, 二浑朴,三秀丽。任伯年,生山阴,寓上海,卖画人[17]。近代中,为精英, 画多产,无不能:一人物,二花卉,三禽兽,四山水。《苏武》图,《送炭》图, 《关河》图,优秀图[18]。爱民主,爱祖国,博采艺,重生活。复传统,学西方, 新高峰,扒肖像。镜取影,得神情,工笔细,写意浓。其水墨,其淡彩, 其白描,其重彩,无法中,法自在。花鸟画,千变化,画中情,画外画。 又虚谷,为佛徒,笔冷隽,蹊径殊[19]。诗书画,皆独树,人如菊,破桎梏[20]。 用方笔,画短线,施焦墨,情趣鲜。 吴昌硕,老苦铁[21],安吉人,画晚学。篆草书,基础实,熔于画,画亦奇。 画梅花,及紫藤,笔酣畅,如铁藤。兰与竹,花与桃,设色宜,布局妙。 昌硕画,文人画,最典型,最为佳。情景融,神物游,出己意,存我筹。 上海派,出底层,其绘画,人民性。开先河,拓新风,为近代,创丰功。 ◎第三章 美坛巨擘 说北京,陈师曾,《风俗画》,远闻名[22]。忆往古,《上海图》,《货郎图》,写风俗[23]。 《风俗画》,卅四页,老北京,从头阅:泼水喫,敲鼓者,算命佬,磨刀者; 糖葫芦,人力车,旱龙船,卖水果;老西儿,墙有耳,压轿嬷,菊担儿; 话匣子,二弦师,烤白薯,山背子;喇嘛僧,品茶客,坤书鼓,及橐驼; 乞丐妇,玩鸟人,切糕车,赶驴人。人世间,多少事?劳动者,遭风雨。 观《风俗》,生感慨,古京都,似重来! 齐白石,生湘潭,木居士,登画坛[24]。《牧牛图》,铜铃响,童年事,永难忘。 《山水册》,《雨耕图》,《枫寒蝉》,及《葫芦》。画《灯蛾》,《红蜻蜓》,《荷蜻蛉》,及《草虫》[25]; 皆工笔,皆精细,皆逼真,有生机。虾鱼儿,游碧水;桃丝瓜,而鲜美; 菜辣椒,风味佳;小蝌蚪,摇尾巴[26]。民间艺,传统法,熔一炉,作国画。 其风格,颇质朴,而真率,而脱俗。观其画,满诗情,农家事,活生生。 齐白石,一生勤,其艺术,属人民[27]。 徐悲鸿,生宜兴,其父亲,画知名[28]。吴友如,启蒙师;悲鸿马,奇峰识[29]。 习美术,留学日;回北京,赴巴黎。弗拉孟,曾为师[30],学达仰,重写实[31]; 曾旅德,学写生,门采尔,素描精[32],画狮虎,练底功。《老妇》图,《怅望》图, 《琴课》图,《远闻》图;皆油画,入美展,巴黎人,交口赞。返上海,展油画, 再旅欧,学诸家。回故国,授美学,创巨作,惊世界:《五百士》,《九方皋》[33], 《愒我后》,皆为妙[34]。三三年,再出国,去法比,意苏德,办巡展,举世歌。 三八年,赴南洋,访印度,赈国邦[35]。悲鸿画,甚丰富,有风景,有人物; 及花卉,及动物;或素描,或油画;中国画,技益佳。尽精微,致博大; 既响亮,且典雅;壮烈中,有奋发。骏马奔,钟馗怒,桂林美,巴人苦[36]。 《泰戈尔》,肖像精。水明澈,月朦胧。梅兰竹,鹅猫鹰,寓情怀,富象征。 徐悲鸿,传英名,美育史,建勋功。 黄宾虹,艺卓越,山水画,昭日月[37]。北有齐,南有黄[38]。水秀丽,山辉煌。 其渊博,如山河,著美论,独风格。一黑密,二厚重,华滋蕴,气韵生。 师传统,取其长,学历代,得神髓,虚与实,一炬光。画黄山,及桂林, 及蜀山,及富春。变古法,化自然,古墨法,归类全:浓墨法,淡墨法, 破墨法,泼墨法,渍墨法,焦墨法,宿墨法,为七法。运笔时,有经验: 平与圆,留重变。论美学,神韵兼,修品格,丹青专。墨五彩,无法法, 尚创新,贵变化。宾虹画,贯虹霞! 潘天寿,大名流,美育家,画千秋[39]。日推陈,日出新,承传统,变古今。 其气质,具高尚,潜移化,感染强。气磅礴,势健矫,笔老辣,格调高。 画某物,攫其神,既朴实,且雄浑。《雨霁》图,《松鹰》图,《映日》图,皆名图。 山水画,近景秀,《灵岩涧》,《小龙湫》[40]。其画面,有舍取,有黑白,有虚实。 “治大国,烹小鲜”[41],目高瞻,心会远。潘天寿,重四全:诗书画,及印鉴。 宝璧合,艺同源,师造化,蜚画坛。 阅古今,画道深;中国画,有来人。群星灿,东方明;巨龙图,史青青。 ◎漫画小史 辛亥雨,涤画坛,历史新,办报刊。应其运,漫画生,播民主,反帝封。 丰子恺,开先声[42]。漫画名,数不清:时事画,讽刺画,寓意画,滑稽画。 五四后,迅发展,其作用,难尽言。新漫画,重夸张,战斗性,特别强。 《英劫队》,《时局图》[43],《灭羊图》,反帝图[44]。《龟抬美》,讽刺深,抵美货,民族心[45]。 《猛于虎》,《官手眼》[46],谴清制,讨贪官。马星驰,何剑士,捍主权,挥画笔。 张聿光,钱病鹤,伐袁贼,漫画多[47]。诸漫画,主题明,用比喻,群众性。 忆近代,风雨激,半世纪,永垂史。 ◎赞歌 中国画,乃瑰宝;渊源深,造诣高。我美术,历悠久,若大河,纳众流。 中国画,人民画,植沃土,吐芳华。东方美,属神州,展画图,昭千秋。 我长城,腾巨龙,一卷画,美永恒。我华夏,美神舞,歌江山,唱民族。 美少年,莫虚度,师画圣,学美术:挥彩笔,泼彩墨,看宏图,爱中国! 注释1 近、现代中国画在师承传统画法的同时,又积极学习日本、西欧美术,吸收本民族、民间艺术,三者熔于一炉,有了显著的改革与创新。 2 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即农历辛亥年。 3 高剑父(1879-1951),名(山下加仑),原名单庭,广东番禺县圆岗乡人。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并称岭南三杰。 4 同盟,指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 5 此二法居古泉曾运用于自己的画艺中。 6 《骅骝》,即《风雨骅骝》;《息翮图》即《秋林息翮图》。 7 高奇峰(1889-1933),原名?NB150?,为剑父之弟。幼年随兄学画。 8 《古画品录》国画传统六法为: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为南齐谢赫提出。 9 《白马图》即《秋江白马图》。《烟雨》即《花桥烟雨》,作于1932年。 10 陈树人(1883-1948),广东番禺人,17岁拜居廉为师。孙文,即孙中山。 11 《岭南春》即《岭南春色》。《飞瀑》即《鼎湖飞瀑》。 12 罗兰,即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 13 维新潮,指1898年的戊戌变法。上海派出现的三大原因:1、社会思潮-维新运动;2、经济状况:太平天国革命中,大商贾、豪绅逃往上海,各地文人画家为谋生到上海;3、19世纪70年代许多进步知识分子倡导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 14 朱熊、张熊都是嘉兴人。比任熊年龄大。任熊(1823-1857)。 15 张朱,指张熊和朱熊。老莲指陈老莲,晚明画杰。 16 赵之谦(1829-1884),浙江会稽人。1859年举人,曾任江西鄱阳、新南城等知县。 17 任伯年(1840-1895),浙江山阴(绍兴)人。父亲是民间艺人,善画肖像,伯年受父影响。 18 《苏武》即《苏武牧羊》;《送炭》即《雪中送炭》;《关河》即《关河一望萧索》。 19 虚谷(1823-1896),名白,原籍安徽歙县。曾做过清朝的将官,因拒不讨太平军而出家当了和尚。 20 “人淡如菊”,“水面风波鱼不知”为虚谷题画之句,寄托着深沉的思想感情。 21 吴昌硕(1844-1927),字俊卿,号缶翁,别号老苦铁等。浙江安吉人。 22 陈师曾,代表作为《北京风俗画》,最迟于1915年完成,其上有程康1915年题签。 23 《上河图》,即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货郎图》,宋代苏汉臣、李嵩皆作过同题画。 24 齐白石(1863-1957)湖南湘潭人,农民出身,曾当过木匠。 25 《枫寒蝉》即《枫叶寒蝉》;《红蜻蜓》即《雁来红蜻蜓》;《荷蜻蛉》即《枯荷蜻蛉》。 26 老舍曾请白石老人画“蛙声十里出山泉”的诗意。画山泉下流,冲出几只小蝌蚪,生动活泼。 27 齐白石26岁拜民间画家肖传金为师学画人像,27岁拜湘潭胡沁园为师学工笔花鸟。此后70年中,除其母亲去世时因太悲哀有十来天未操笔外,几乎没有一天停止作画。学篆刻、诗,至终不渝。 28 徐悲鸿(1895-1953),江苏宜兴县屺亭桥人。初学吴友如画。其父徐达章自学绘画而成名。 29 徐悲鸿曾画一幅马,商务印书馆附设的审美馆馆长高奇峰赞曰:“虽古之韩干,无以过也。” 30 弗拉孟,法国国立巴黎高等美术学校校长,1919年徐悲鸿拜之为师。 31 达仰,法国著名的写实主义画家。 32 门采尔,德国素描大师。 33 《五百士》即《田横五百士》,选材于《史记》,画于1928年至1930年间。 34 《愒我后》为历史画,选自《尚书·仲虺之诰》:“愒予后,后来其苏。”仲虺,商汤的左相。意为:“等待我们的君主,他来了,我们就得救了。”画于30年代初。 35 应印度民族诗人泰戈尔之邀举行画展。赴南洋举行个人画展卖画救济祖国灾民。 36 巴人即四川人民,有画:《巴人汲水》、《船户》、《贫妇》。 37 黄宾虹(1865-1955),山水画家。 38 南黄:黄宾虹;北齐:齐白石。 39 潘天寿(1897-1971),当代杰出画家及美术教育家。 40 《灵岩涧》即《灵岩涧一角》;《小龙湫》即《小龙湫下一角》。 41 此语出自《老子》。 42 丰子恺,我国近代漫画开拓者。 43 《英劫队》即《英国劫掠队》。 44 《灭羊图》即《众虎灭羊(洋)图》。义和团战八国联军事宣传画。 45 《龟抬美》即《龟抬美人图》,四龟抬一美人。喻谁使用美国货谁是龟孙子。 46 《猛于虎》即《苛政猛于虎》;《官手眼》即《官场之手眼》。 47 马、何、张、钱皆为当时宣传(漫画)家。 ※贾世韬自注于1986年冬(完); ※《中国画史三字经》第四部正在创作中; ※注:《中国画史万言三字经》由蒋红岩整理编辑,此部著作以百度百科为准。 《新潮》月刊《新潮》创刊(日本)《新潮》月刊,创刊于1904年5月,由日本新潮社出版发行,为日本文学界历史最悠久的一份杂志。日本文坛上有名气的纯文学作家几乎全在《新潮》上发表过作品,如夏目漱石、森鸥外、芥川龙之介、川端康成、太宰治、吉田健一、三岛由纪夫、石原慎太郎、大江健三郎等。 《新潮》月刊创刊《新潮》月刊是在1919年元月创刊,由北京大学新潮社所编,主要骨干人物是傅斯年与罗家伦。《新潮》的主任编辑为傅斯年,编辑为罗家伦,傅斯年与罗家伦先后赴英国及美国留学,第2卷第5号起,改由周作人为主任编辑,毛子水、顾颉刚、陈达材与孙伏园四人为编辑。《新潮》共出版了12期,以傅斯年与罗家伦发表的文章最多,影响也最大。 叶绍钧发表《女子人格问题》一文1922年2月,叶绍钧的《女子人格问题》一文在《新潮》杂志第1卷第2号上发表。文章指出:一般男子对于女子,只有两种主义。一是设种种美名,叫女子去上当,自己废弃他的人格叫做"诱惑主义"。一是看了女子较自己庸懦一些,就看不起他,不承认他是同等的"人",因此就不承认他的人格,叫做"势力主义"。 若恢复女子人格。不可不先有一种自觉。女子自身,应知道自己是个"人",她和男子不同在生理方面,这是天然光明的,并不牵涉善恶问题、优劣问题。她生育是替社会增新分子,是一种很神圣的事业。她做别人妻子,是顺自然之理,和男子做女子的夫一样。并不是去做男子的财产、奴隶,替他管家事,长财产。 歌曲《新潮》歌曲简介《新潮》是崔健作词作曲并演唱的一首歌曲,所属专辑是1986年出版发行的《浪子归》。 歌词新 潮 别再忧郁 别再烦恼 我身自有 刚毅襟傲我已不是 被缚玩偶 我们身着时代新的浪潮 无须自毁 无须自嘲 我身惟有 自信荣耀 我已不敢 孤独冷落 让我们的步伐迈向明朝 我的心里曾有痛苦和烦恼 这也是生活我渴望你知道 我的心藏着那未来的美好 它确是无可比拟的美好 被人们去理解是一种需要 为人们去创造是我的荣耀 让我们正视那置身的现实 唤醒我们的骄傲和自豪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