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谢为杰 |
释义 | 谢为杰,化工专家。1908年9月5日生于山东省烟台市。早期对中国第一座重化工基地——永利铔厂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卓著。以后长期从事氮肥工业的科研生产和组织领导工作,是碳化法合成氨流程制碳酸氢铵新工艺的发明人之一,对联合制碱新工艺的研究也作出了贡献。1986年1月12日,谢为杰在北京病逝。 中文名:谢为杰 出生地:山东省烟台市 出生日期:1908年9月5日 逝世日期:1986年1月12日 职业:化工专家 个人简历谢为杰,化工专家,著名作家冰心的二弟。1908年9月5日生于山东省烟台市。1926年毕业于北京崇实中学。因成绩优秀,当年被保送人燕京大学化学系。1932年,谢为杰赴美俄亥俄州立大学化工系进修,1934年获博士学位。早期对中国第一座重化工基地——永利铔厂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卓著。以后长期从事氮肥工业的科研生产和组织领导工作,是碳化法合成氨流程制碳酸氢铵新工艺的发明人之一,对联合制碱新工艺的研究也作出了贡献。曾当选为第二届和第三届中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6年1月12日,谢为杰在北京病逝。 生平经历1908年9月5日出生于山东省烟台市。■1916—1926年就读于北京崇实小学、崇实中学。 1926—1930年就读于北京燕京大学化学系,毕业,获理学士学位。 1930—1932年在北京燕京大学化学系作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 1932—1934年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化工系深造,获博士学位。 1934—1935年在美国硝酸、煤气、硫酸等工厂实习。 1935—1936年任南京永利公司铔厂硝酸车间主任。 1936—1937年任南京永利公司南京铔厂值班技师。 1937—1946年任永利川厂技师、技师长、厂长。 1946—1950年任永利铔厂技师长,技术处长。 1950—1954年任永利公司总管理处生产技术处长。 1954—1956年任重工业部化工局生产处工程师。 1956—1960年任化工部技术司工程师。 1960—1965年任化工部生产司副司长。 1965—1972年任化工部生产调度局副局长。 1972—1986年任燃料化学工业部(石油化学工业部、化学工业部)规划设计院副总工程师,化工部规划局副局长。 1986年1月12日在北京病逝。 生平简介谢为杰, 又名谢永叔,祖籍福建省福州市,1908年9月5日生于山东省烟台市。1926年毕业于北京崇实中学。因成绩优秀,当年被保送人燕京大学化学系。1930年获学士学位,1932年获硕士学位。因好学上进,系主任威尔逊(E.O.Wilson)对他甚为赏识。1929年春威尔逊带学生到塘沽永利制碱公司参观时,曾介绍他认识了该公司技师长侯德榜,并约同侯德榜一起指导他于1930年和1931年暑假在永利碱厂实习,并将研究“盐水之加氨提纯法”作为硕士论文。威尔逊还将他推荐给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有关教授作助教兼攻博士学位。1932年,谢为杰赴美人俄亥俄州立大学化工系进修,1934年获博士学位。时值侯德榜在美国筹办永利化学公司南京铔厂,洽购合成氨、硫酸、硫酸铵和硝酸的生产技术与设备,组织设计及培训技术骨干,当即录用谢为杰为永利公司实习员,并安排他同永利公司的章怀西、侯虞箎、杨远珊一起,到美国有关硝酸厂、硫酸厂、催化剂厂、煤气厂和动力厂实习1—2月。 1935年夏,谢为杰回国,到永利公司南京铔厂工作,很快成了技术骨干和侯德榜的得力助手,为中国第一座重化工联合企业的建设和投产作出了贡献。“七七事变”后,谢为杰随公司西迁四川,先后任永利川厂技师、技师长、厂长。曾在四川、云南十多个县市长途跋涉近1年,调查盐、煤、芒硝、石灰石等资源条件,为永利川厂选择厂址、筹建合成氨厂和碱厂收集基础资料;曾主持炼油厂的建设和生产,用桐油为原料制造汽油和柴油,以解大西南交通运输缺油之急,并将所得创收补永利川厂员工之生计;还曾赴香港、纽约进行新法制碱的研究试验,为开拓联合制碱新工艺作出了贡献。抗战胜利后,谢为杰于1946年7月重回南京主持永利铔厂复工生产。南京解放前夕,他主持护厂,并在南京解放后迅速组织恢复生产,贡献卓著。1950年10月,谢为杰调到北京协助侯德榜设计太原化工厂合成氨厂。1951年底,这个厂改由苏联设计后,谢为杰调到永利公司总管理处任生产技术处长。1954年12月,调重工业部化工局生产技术处。1956年6月,转新成立的化工部技术司任工程师。1960年以后,历任化工部生产司副司长,生产调度局副局长,燃化部(石化部、化工部)规划设计院副总工程师、化工部规划局副局长等职。谢为杰在永利公司总管理处和国家部、局机关从事管理工作中,以业务熟练,积极热情,对有关氨、酸、碱厂改进生产技术卓有贡献,1956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出席中国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1953年至1954年初,谢为杰曾参与领导第一座年产7.5万吨氨的氮肥厂,四川化工厂的设计工作,并为其制定正确设计原则。1957年以后,谢为杰还参与领导了碳化法合成氨流程制碳酸氢铵化肥新工艺的开发推广工作,贡献卓著,成为该新工艺的发明人之一,受到国家科委表彰。 谢为杰聪慧博学,技术经验丰富,思维敏捷,善于联系实际,灵活应用技术知识解决具体问题,多有建树。他为人和蔼热情,处世谦虚谨慎,工作认真细致,勤勤恳恳,深受广大科技人员敬重。侯德榜称赞他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谢为杰曾当选为第二届和第三届中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6年1月12日,谢为杰在北京病逝。 永利铔厂中国第一家重化工联合企业的技术骨干 1935年夏,谢为杰到南京永利公司铔厂,先在技师室参加审校工程设计图纸,不久调任硝酸厂(车间)任主任,主持硝酸设备的安装工作。由于他技术熟练,对设计图纸充分理解,工作热情积极,认真细致,善于团结指挥车间职工,因而该车间率先高质量地顺利完成了施工任务。1936年夏,谢为杰升任铔厂值班技师,参加组织全厂生产装置验收、调试、生产准备及开工。1937年1月中至2月初,硫酸、合成氨、硝酸及硫酸铵相继一次开车成功,顺利投产。他也由此崭露头角,成为永利公司最年轻的技术骨干之一。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大举侵华,直逼宁沪,敌机3次轰炸永利铔厂。谢为杰和广大职工一道,不顾个人安危,同仇敌忾,坚持生产,并积极配合抗战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生产硝酸铵,供给军工部门制造炸药支援抗战,直至工厂第三次被炸,主要设备严重损坏,无法生产为止。这年11月20日,即南京沦陷前23天,谢为杰才随众西撤四川。 抗战胜利后,永利铔厂修复工作到1946年6月基本就绪。厂长傅冰芝耽心南京技术力量不足,特电邀在永利川厂主持工作的谢为杰于7月赶赴南京主持开工。通过谢为杰同姜圣阶、鲁波、江国栋等协同努力,组织各岗位职工精心操作,8月,合成氨、硫酸、硫酸铵均相继顺利开车,转入正常生产。永利铔厂的硝酸车间,在南京沦陷期间,被日本侵略军将全部设备拆迁运往日本。抗战胜利后,永利公司领导人侯德榜、李烛尘等向南京国民政府及蒋介石反复申诉,甚至通过舆论界呼吁力争,1946年7月驻日盟军总司令部同意让永利公司派人赴日办理归还事宜。按照公司安排,1947年1月谢为杰和赵如晏携带当年全部硝酸设备器材的采购发票、图样等证据赴日。盟军总司令部和日方某些人曾一再节外生枝,提出一些无理条件进行阻挠,诸如:“只能拆还原件,不得拆走日本后来更换的部件”;“应在日本口岸办理交接,中方自行运回南京”等等。谢为杰和赵如晏据理力争,寸步不让。7月,侯德榜亲赴日本,一直找到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交涉才得胜利解决。1948年4月,这些设备专船运抵南京永利厂码头,但在清点验收时,谢为杰发现缺少白金网,当即提请盟军总司令部核实查处,又几经交涉,终获日方照原样制作一套新白金网,于1948年10月空运上海交还永利。这套硝酸装置复原投产后,至今仍在运转。 1948年底,解放战争胜利在即,国民党败兵对永利铔厂骚扰威胁日益严重;煤焦用完,铔厂被迫停工;厂长李丞干因拒绝“撤厂”的命令而被逼出走。在危难形势下,一些职工发起组织互助会,“护厂保家”。谢为杰被选为互助会总干事。他积极联系公司有关处室配合,组织买粮,安电网,维持小发电机运转,保证生活用电用水,以及值班巡逻、防盗、防火、防毒等工作,使全厂设备和人员全部安全地坚持到1949年4月21日解放军进厂。之后,担任铔厂生产处长的谢为杰和有关负责人又积极与南京市军管会等有关部门联系,得到大力支持,相继解决了借款、借煤、卖硫磺、调运焦炭、动员复工等问题,使永利铔厂得于6月18日顺利复工生产。8月初,国民党飞机一再轰炸南京,南京电厂和永利铔厂相继被炸,被迫停电停工。谢为杰力主自己修复发电机发电,多建防空洞,尽快复工,坚持生产。8月下旬,永利铔厂再次复工生产。1952年,永利化学公司改为公私合营,永利铔厂改名永利宁厂,由此更有力地发挥了中国重化学工业基地的作用。 工艺发明联碱新工艺的发明人之一 为建设永利川厂,侯德榜率队赴欧洽购察安法制碱技术未获成功。1938年12月,抽调谢为杰、郭锡彤等4位技术骨干赴香港,在永利公司总经理范旭东寓所进行新法制碱试验。第一步,要他们主要考察察安法专利说明书的重复效果,要求每星期至少向侯德榜(在纽约工作)报告一次试验情况。试验中,他们发现该专利说明书内容十分含混,无法重复。经商定,改为从头进行系统的探索试验,即参考察安法基本原理,从不同原料配比、投料顺序、温度、浓度等工艺条件的变化组合,探索最优化数据。经过近500次试验,分析了2000多个样品,他们基本掌握了察安法技术。这年夏天,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开发制碱新工艺,侯德榜特抽调谢为杰赴纽约,由他直接领导,借用哥伦比亚大学化工系试验室研究循环制碱法。主要用碳酸氢铵水溶液代替察安法的固体碳酸氢铵,直接与食盐进行复分解反应,制取碳酸氢钠和氯化铵,为下一步采用氨和二氧化碳为原料生成碳酸氢铵水溶液,以及循环利用复分解母液的全新制碱方法创造条件。经过谢为杰反复试验,确认这种新方法可行,并获得了大量数据和预期的结果。在试验中,谢为杰还发现察安法专利报告中关于“该法的关键在中间盐加入”这一论断是虚妄的。实际上,只要操作控制恰当,多加、少加或不加中间盐,都可以得到良好的结果。在此基础上,侯德榜将香港的郭锡彤等3人调往上海法租界进行扩大试验,验证小试结果,并为工业化求取数据;同时,他在纽约抓紧组织设计永利川厂的合成氨厂与碱厂,积极订购两厂的关键设备。 1940年夏,谢为杰奉派回到川西五通桥任永利川厂碱厂技师长,参加验收和审核从国外陆续发回的设计图纸、设备器材及其说明书,组织碱厂土建施工。1941年3月,上海的扩大试验重复了纽约试验的结果。消息传来,永利川厂厂务会议特将新方法命名为“侯氏碱法”,并驰函纽约侯德榜祝贺“新法制碱,为世界制碱技术辟一新纪元……”1941年12月,日本侵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永利川厂在国外采购的大量设备器材尚在香港及滇缅公路一带运输途中,行将陷入敌手。为抢运这些设备器材,谢为杰于1942年12月碱厂厂房基本完工后,奉调赴缅甸腊戍组织器材转运。1943年春,仰光、腊戍相继陷落。谢为杰被迫撤离,于6月回到四川五通桥。这时,还有许多器材滞留在国外及滇缅路上,无法运川,碱厂和氨厂的建设被迫中止。为了解决大西南交通运输用油及维持永利员工生计,按照范旭东布置,谢为杰转向开发桐油裂化制汽油技术,利用碱厂厂房,主持建设炼油厂,生产汽油和柴油。1949年10月,谢为杰随南京市组织的东北参观团到大连化学厂时,恰逢侯德榜应重工业部约请定于12月到大连研究该厂修复事宜,电嘱他留厂预作准备,届时参加研究。谢为杰在这一个多月里,在建新公司经理张珍、大连化学厂秦仲达关怀下,细致考察有关各厂,多次共同深入探讨大连化学厂修复方案。期间谢为杰向他们提了不少好建议,尤其着重介绍了“侯氏碱法”,反复称赞大连化学厂与大连碱厂毗邻,是采用“侯氏碱法”生产纯碱和氯化铵化肥的极好条件,能获得巨大经济效益,积极建议将两厂合并,改造为兼产化肥和纯碱的联合工厂。侯德榜到达大连,听取谢为杰汇报后,在正式讨论会上,再次提出这一建议,这对后来两厂合并,开发成功联合制碱新技术,使之实现工业化并在中国推广,起了积极作用。 碳酸氢铵化肥新工艺的开发者 1957年秋,化工部领导采纳侯德榜建议,决定尽快筹建碳化法合成氨流程制碳酸氢铵化肥的示范性试验装置。侯德榜与几位氮肥专家、纯碱专家及设计人员进行了深入研讨。谢为杰和刘嘉树等提了许多好意见。在取得基本共识的基础上,大家建议利用上海化工研究院原有电解水制氢制合成氨的小生产装置,采用永利宁厂以煤为原料的气体净化技术并借鉴制碱的有关技术,进行改造,作为年产2000吨氨、配8000吨碳酸氢铵的县级氮肥厂试验装置;并拟订了有关工艺流程、主要设备的设计原则和关键数据。经部领导同意,1958年春节刚过,以侯德榜为组长、谢为杰为副组长的小氮肥工作组赶赴上海,进行现场设计,以及组织设备材料的试验和制造,施工安装,试验。工作组工作十分紧张,日夜奋战。年近古稀的侯德榜忙于抓重点,定原则。全面组织工作主要由谢为杰承担。他在消化吸收侯德榜的意图及有关专家建议的基础上,应用自己熟悉的合成氨生产技术经验以及从事纯碱与联碱试验研究的心得,加以补充完善具体化,组织贯彻实施。诸如各生产岗位操作要领、工艺参数等具体技术问题,主要由他制定。有关设计问题,同设计组长及有关专业技术骨干一起研究解决。有关施工、试验等方面的重要问题,几乎都通过他与上海化工研究院等单位领导联系。1958年4月底,这套装置竣工。5月1日,按预定计划开车试验,当天傍晚,打通了工艺流程,制出了第一批碳酸氢铵化肥。距工作组到达上海开展工作仅两个月。在短时间内完成了繁重设计、制造、安装任务,并使初试一举成功,实属奇迹。谢为杰功不可没。 示范厂试验初步成功,一些地方应声而起陆续动工兴建小氮肥厂。由于技术还不成熟,设备不配套,问题不少。化工部决定成立以谢为杰为首的小氮肥办公室,负责继续试验,组织成套制造和供应小氮肥设备,有计划地逐步推广建厂。他们在侯德榜领导下,抓住上海化工研究院这套示范装置,并选择第一批建成、条件较好的13家小氮肥厂作为试验点,重点组织试验,暴露和解决工艺技术、设备材料,以及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存在的问题,总结交流经验,不断改进,以利早日过关,有效推广。工作中谢为杰还着重与江苏省化工厅总工程师陈东密切合作,深入坚持新工艺的丹阳化肥厂,进行认真观察试验,在严格操作管理的基础上,逐步调整不同碳化气源供气量,最后取消水洗,实现了全用变换气碳化的办法,解决了氨与二氧化碳平衡问题。1962年攻破技术关,1963年通过经济关。小氮肥办公室在此过程中,多次及时地组织各试验点交流经验,取长补短,不断改进提高,这些试验点也相继取得成功,对小氮肥厂推广建设工作的领导也逐渐加强。1965年,中国已有的小氮肥厂中有87家实现了正常生产。与此同时,小氮肥办公室在组织设备的试制和成套制造供应方面,重点依靠上海和江苏,在中央和两地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于1965年前后相继解决了批量生产供应小氮肥成套设备的问题,为各地兴办小氮肥厂创造了必要的技术条件。由于碳化法合成氨流程制碳酸氢铵新工艺的成功使合成氨的生产与氨加工合而为一,因而从1965年起,各地迅速推广建厂。1979年,中国小氮肥厂总数达1500余家,其产量此后长期占氮肥总产量一半以上。 1957年秋,化工部在决定筹建上海县级氮肥厂示范装置的同时,还决定在北京建设化工实验厂作为专区级氮肥厂示范装置,年产合成氨1万吨,配碳酸氢铵4万吨。该装置1958年开始施工,1959年基本建成。在设计、安装、试车过程中,谢为杰同样十分关心,积极参与商议,给予支持。他同化工实验厂总工程师范柏林、化工设计院副总工程师黄鸿宁等一起参与倒班,指挥试验。这套示范装置增加了水洗脱碳工序,操作比较方便,生产较快正常,比较适应中型氮肥厂需要,对后来发展省级氮肥厂及小型氮肥厂逐渐改造大型化,发挥了积极作用。 1965年10月,国家科委批准了“碳化法合成氨流程制碳酸氢铵工艺”这项技术发明,向侯德榜、谢为杰、陈东3位发明人及北京化工实验厂、化工部化工设计院、丹阳化肥厂、化工部上海化工研究院4家发明单位颁发了发明证书和奖金。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