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孝桥镇 |
释义 | 孝桥镇位于江西省抚州市北郊,因相传晋太保王祥卧冰求鲤治愈母病,后人建桥彰其孝行而得知。东北与湖南乡、罗湖镇隔河相望,南与文昌办接壤,西邻抚河,面积28.2平方公里,下辖9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77个自然村,104个村小组,6743户,总人口23613人,耕地面积18440亩。 地理优势孝桥镇位于江西的东部,有江西第二大河流——抚河,有宜黄水,有崇仁河、云山河,有芙蓉山纵横点缀,灵动多姿,气象万千。孝桥镇属中亚热带季风型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日照充沛,结冰期短,无霜期长,四期分明,全年平均气温17摄氏度。临川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江山形胜而人稠勤富,交通便利而商贾常行;荆楚、吴越文化交汇于此,中原、闽粤文化滋润其中。秀美的风光,发达的农业,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积淀,优越的地理位置,孕育出灿烂的临川城镇文化。 孝桥镇交通便利,昌抚公路纵贯全境,是南昌通往福建、广东的必经之地,具有科技渗透力强,市场信息灵、产品流通快和资源丰富等优势。 自然资源孝桥镇地气殊异,山川炳灵,林奇谷秀,水绕川环。凭借着数不胜数的青山绿水、精制风光,临川在历史上曾吸引过无数的文人墨客,象名闻天下的王曦之、谢灵运、颜真卿、曾巩、陆游等等,都曾到这里“挥毫水上,咏哦山间”。矿产资源丰富,有黄金、白银、铜、铁、重晶石、黏土、瓷土、煤炭、腐植酸、石灰石、耐火泥等十余种,山矿达2491座;南部的茅排金矿正在开发利用之中。茅排山中,除金矿之外,还有原始生态无数,山脚下,极目一眺,满山的竹、木郁郁葱葱,似画中的美景,更似梦中的仙境。 基础建设孝桥镇通过“引农建镇”措施,做大小城镇,按照城镇远景规划,重点对孝义桥至孝义亭老316国道集镇进行改造,加快对新316国道沿线建设,小城镇面积达到1.6平方公里。抓住了大好时机,修好了一条14公里长的环镇水泥公路,到2005年底实现了村村通水泥公路的目标。科、教、文、体、人口和环保各项事业取得很大的进步,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教育发展和改革取得新的成果。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顺利进行。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启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更加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扭转了过去被动的局面,全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91%以内,摘除了重点管理的“帽子”。“关爱女孩行动”工作取得成效,出生人口性别比趋于平衡。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强化,全镇经济社会呈现出和谐稳定发展局面。 经济发展全镇粮食种植面积29413亩,粮食总产量达13959吨。经济作物和畜牧水产业发展加快,肉类总产1644吨;油料总产184吨;水产品总产730吨。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全镇多渠道投入资金110.5万元。 2007年引进抚州市帅康特种橡胶厂、抚州市福顺米业和抚州市运嘉服装厂,实现当年投产、当年收益。其中帅康特种橡胶厂实现税收10.5万元。昌临汽配公司运行良好,实现税收18.7万元。麻绳加工企业完成税收逾30万元,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整体效益继续提升。 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9325元,增长1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84亿元,增长12.6%。就业和再就业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全镇参加医疗保险21380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435人。对弱势群体的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大,人民群众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覆盖面有所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日益改善。 特色经济孝桥镇号称“赣东花卉第一镇”,仅仅四年时间,已有花卉基地15个。 孝桥的花卉产业之所以发展得这么快,有几个“硬道理”:一是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二是随着城市的日益美化,庭院美化已成时尚,花卉自然“进入寻常百姓家”;三是临川气候适宜,“得天独厚”宜种花;四是临川交通便利,“得地独优”好卖花。临川已建成一条长10公里的花卉长廊,种植花卉面积达500亩,面对日益看好的市场声誉和市场前景,临川区的计划是扩大面积到12万亩,建成江西省最大的花卉苗木种植基地。花卉项目总投资在7500万元左右,建成后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亿多元。还有果业基地、水库开发、大面积荒山荒地开发都在等待开发。 旅游景点孝桥镇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明代万魁塔和孝义寺都是该镇非常宝贵的旅游资源,具有的很大的开发潜力。 万魁塔位于抚州城西北约10公里的金石山,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古塔,也是临川境内保存下来的唯一古塔。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610),清乾隆已亥年(1779)塔顶倒塌后多处剥蚀,到道光已亥年(1839年)进行重修,因而使这座古塔保存至今。属抚州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江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此塔六面七帘,层层飞檐,高41.58米,腰围31.68米,棱角相称,层次分明,像一钢锏倒立塔。塔底用红麻条石砌成,第二层正南面嵌着一块青绿色石匾,匾上刻“万魁塔”三字。塔身用青砖砌成,显得朴实、古雅。塔内设有左上右下两道台阶呈螺旋型拾级而上,互不碰合,直至五层,五层之上为阁楼,供人游览远眺抚河之水及抚州羊城景观。塔顶呈圆形,以铜片嵌之,别生光彩。塔各层之间均有一个略呈拱形的洞门,外部青砖飘檐,顶端镶有六只兽形鹰嘴角,塔身威严仪容自然而生。登塔远眺,波光潋滟的抚河,星罗棋布的村庄,良田阡陌的田野,如诗如画的抚城,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万魁塔始建于明万历年间,至今约有380年的历史。倡建人为临川进士朱钦相及其父亲朱邦喜。朱钦相当时官任福建巡抚,很有威望。他父子二人一倡议,便得到人们响应,所以得以建成此塔。清乾隆巳亥(1779)年,塔顶倒塌后多处剥蚀。道光巳亥(1839)年,抚郡人士纷纷提议重修,次年(1840年),“诸同人既请于当事,择吉与工,经始于八月二十日,至十二月十八日落成,费钱三百万有奇”,使万魁塔“圮者完之,缺者补之,剥落者涂择而黝垩之”。由于这次修葺,使这座古塔得以保存至今。 孝义寺位于市区城外孝义桥旁,属于“卧冰求鲤”风景区之一。原有面积5000平方米左右,被列为中华临川文物古迹之内。因文革前期寺院土地被国家征用,现为临川区二食品厂厂房。 在1000多年前的晋代,“中华二十四孝”之一的王祥少年时期就生活在孝义桥旁,古今流传的“卧冰求鲤”的民间故事也发生在这里。为了纪念这名孝子,古时民间曾为他塑造了石像,树立了纪念碑,修建了纪念亭。当时修的桥叫孝义桥,修的寺院叫孝义寺,办的小学叫孝桥小学,而当时此处的村庄也叫孝义村。为了弘扬民族精神,提倡“孝心”文化,恢复和保护临川古文化遗产,带动地方经济和旅游事业的发展,重建孝义寺具有很大的经济和教育意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