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小盘谷
释义

江苏省扬州市小盘谷在丁家湾大树巷内,系清代光绪三十年(1904年)两江总督周馥购得徐氏旧园重修而成。园内假山峰危路险,苍岩探水,溪谷幽深,石径盘旋,故而得名“小盘谷”。另外也有杭州西泠印社小盘谷。

江苏扬州小盘谷

结构布局

园门月洞形,嵌隶书“小盘谷”石额。园门前以火巷将住宅与园隔开。园内以花墙隔为东西两个庭院。西院右首叠湖石假山一座,左首建曲尺形楠木花厅三间,以卷棚游廊连接水阁凉亭,厅后辟一方清池。越三折石桥,即入幽洞,洞在假山腹部,多孔穴,彩光好,上可透入天光,旁可观赏园景。山顶有风亭,可览全园景色,东院粉墙开桃形门,题额“丛翠”。东院有鱼池、花厅、竹树、石笋等。登山可畅怀,探洞可寻幽。

随形造景

小盘谷布局严密,因地制宜,随形造景。园中山、水、建筑和岸道安排,无不别具匠心。岩壁险峻,谷洞深曲,廊、厅随地形曲直,小径陷现通幽。虽为人工所筑,却宛如天然图画。园内北部临池依墙的湖石假山,叠艺高超,过去一直以“九狮图山“相称。其空间虽小而山峰峻峭,曲洞危崖,濒水有桥,远近成景。陈从周教授在《扬州园林》一书中,对小盘谷的假山作如下评价:“……山拔地峥嵘,名九狮图山,峰高约九米余,惜民国初年修缮时,略损原状。此园假山为扬州诸园中的上选作品。……叠山的技术尤佳,足与苏州环秀山庄抗衡,显然出于名匠师之手,按清光绪《江都县续志》卷十二记片石山房云:‘园以湖石胜,石为狮九,有玲珑夭矫之慨。’今从小盘谷假山章法分析,似片石山房为蓝本,并参考其他佳作综合提高而成。”

艺术手法

小盘谷占地小,妙处在于运用了“以少胜多”、“小中见大”的艺术手法。造园者为了能小中见大,在有限的空间内,应用粉墙分隔,增加景深,以游廊连接景点,一隔一连,使景观若隐若现,给人们造成奇妙的错觉。同时,以通过开池堆山,变幻景观,创造无限空间。设置亭台楼阁,组合巧妙,参差错落,相互借景,组成画面,树木花草点缀其间,增加山林之意。小盘谷属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小盘谷占地不大,也用一道花墙将园子分隔成两个庭院。墙内山池,墙外花木。一边是人工精心构造的琼楼阆苑,一边是绿叶扶疏的自然景色,其间有月洞相通,似隔非隔,而一幽一旷,一密一疏,一文一朴,互为映衬,相得益彰,这也是扬州造园艺术中高超的一手。

造园艺术

小盘谷在扬州园林中有独到之处,与个园、何园相比,小盘谷占地很小,建筑物和山石也不多,但妙在集中紧凑,以少胜多,即小见大。水池、山石和楼阁之间,或幽深,或开朗,或高峻,或低平,对比鲜明,节奏多变,在有限的空间里,因地制宜,随形造景,产生深山大泽的气势,咫尺天涯,耐人寻味,这是其他园子所不能相比的。

小盘谷总体分为三部分,西部为平房住宅区,中部为一大厅,大厅右为一火巷,巷东即花园。花园分东西两部分,进园门,即为西园。园中有湖山颓石,旧名为“九狮图山”,因其山石外形如群狮探鱼而得名。山下有洞,洞出西口,有池水一泓,池上架石梁三折。池西一水阁凉厅,三面临水,山洞北口,临水设“踏步”,石上嵌“水流云在”。东西花园以走廊和花墙分隔,墙南一桃门,上题“丛翠”,进桃门为东园,园南有凉厅三间。整个园林是以小见大之手法中最杰出者。小盘谷宜静观,或待清风于水阁,或数游鱼于槛前;或逍遥于山顶,或徜徉于回廊,或闲敲棋子,或倚楼纳凉。如此,方能领略到小盘谷的佳妙之处。

长期以来,这座玲珑娟秀的城市山林被用作某单位的招待所,可谓“深藏闺中人不识”。后来,扬州市政府大力挖掘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动迁了有关单位,拨款对该园进行了彻底的修缮,使之恢复了昔日风采。它将作为扬州新辟的“古巷游”中的精彩一景,让广大中外游客一饱眼福。

"掇步" 小盘谷中有山有水,有曲尺形花厅,有水阁凉亭,有水上石梁(桥),布局紧凑。在山洞北口与东仙陡峭的石壁之间,名叫"水云深处"。这里水面上没有架桥,而是以相互连缀的石块供游人行走。以石代桥,称为"撰步",也称作"步石",《扬州画航录》上则称之为"约略"。出山洞,步"约略",过石壁,增添了不少烟水野渡的趣味。

九狮图山

小盘谷中的湖石假山,临日兀立,高险磅礴,过去一直以“九狮图山”相称。据说,“积雪时,九狮之状毕现”,实际上狮形并不明显。所谓狮形,当从意境和气势上去体味,才能得其“神似”。九狮图山玲珑瑰伟,山上峰峦重叠,狭路逶迤,山下悬崖幽壑,流水淙淙。山洞害朗清幽,设有棋桌。山顶平地如盘,筑有风亭。坐亭中左顾石盼,全园景色尽收眼底。

相关著述

已故著名园林专家陈从周先生著述中曾提到扬州古深巷之中一处娟秀山林—小盘谷。小盘谷,位于丁家湾大树巷,原系清代两江总督周馥的住宅园,1982年定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园在宅之东偏,有火巷宅屋相隔。园门西向,为月洞门,门首嵌隶书“小盘谷”三字额。入门先见花厅三楹,屋宇高敞,有曲廊绕屋折向后庭。花厅对面为湖石假山,山上黑松古拙,竹影婆娑,苍然入画。花厅东侧,一道复廊将园林分隔为东西两部分,廊壁设一桃形门,桃尖向下,上嵌桃枝桃叶,甚有趣。门前檐下立一青黛峰石,形似寿翁。透过桃形门,可见园内修竹丛翠,花木扶疏。沿壁廊向北,入花瓶门,眼前突然一深邃山洞,此乃倚壁而筑,外奇中空的湖石山入口。山洞幽深曲折,洞内凉气袭人。洞室开阔处,置天然石块,宛若桌凳,可供游人小憩。洞曲虽深,却并不十分黑暗,原来岩壁上有窍孔,可以透进光来。洞室中段西向有一出口,面临深池。池以湖石驳岸,极为古朴,池水清澈见底,可见游鱼嬉戏。池之西为凫水而筑的水阁凉厅,与池东矗立的假山隔水对峙,使陡崖更显高峻雄伟。水面架有三曲石梁,由洞口通向北岸。池畔有高大广玉兰两株,遮天蔽日,使山谷更添几分深幽。若由山洞北口而出,须踏过“石汀步”,再经过一段洞曲,才是假山尽头。此时回望峭壁,因无甚退步,更觉山高崖险。洞壁上方镌“水流云在”四字,奇峰、巧云倒映水中,给人无限遐想。山之北端,有悬蹬可供拾级攀峰。山上建一六角亭,半隐于耸峰东侧。登亭眺望,园中景色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亭与爬山廊相接,沿阶而下,即到园之东部。东园布局清秀疏朗,与西园的紧凑邃密形成鲜明对比。蜿蜒的花墙上,洞窗古朴别致,足资游目。入东园漫步于青砖曲径,婀娜有姿的枫树,繁花满枝的紫薇,一一映入眼帘。游廊一隅,芭蕉与顽石相伴,俨然一幅生动的“蕉石图”……园之最南端,是一处僻静小院,额题“通幽”二字,内筑花厅三楹,修篁绕屋,尘氛不入。值得一提的是,此园东、北两侧连绵数十米的围墙高低起伏,如飞如游,堪称我国古典园林中龙脊墙的范例。

陈先生对小盘谷的造园手法极为欣赏,他说,此园“危峰耸翠,苍岩临流,水石交融,浑然一片,妙在运用‘以少胜多’的手法。”又说,“此园假山为扬州诸园中的上选作品”,“叠山的技术尤佳,足与苏州环秀山庄抗衡。”(陈从周《园林谈丛》)可惜的是,长期以来,这座玲珑娟秀的城市山林被用作某单位的招待所,可谓“深藏闺中人不识”。最近,扬州市政府大力挖掘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动迁了有关单位,拔款对该园进行了彻底的修缮,使之恢复了昔日风采。不久,它将作为扬州新辟的“古巷游”中的精彩一景,让广大中外游客一饱眼福。

违规建会所

国庆黄金周,古城扬州尽显精致魅力,中外游客纷至沓来,满城皆游客。而作为古城古巷游的亮点扬州“小盘谷”却门可罗雀,和同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个园、何园人头攒动形成天壤之别。4日,记者走进小盘谷,实地探访缘由。 小盘谷位于扬州老城区丁家湾大树巷的一所老宅,为光绪年间两江总督周馥的私人家园,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小盘谷毗邻何园,深处古巷,对老扬州人而言,“小盘谷”这个地方一直不陌生,原先一直被用来做招待所,因为年久失修,呈现出衰败的格局。2009年,当地政府与企业联姻共同保护和开发“小盘谷”。 如今,“小盘谷”已被打造成集高档会所、园林旅游、娱乐餐饮等为一体对公众开放的旅游场所,成为扬州“古巷游”的必去之地。

当日上午10时许,记者20元购门票进园游览,刚进大门即被工作人员告知“抓紧时间,11时就要闭园”。工作人员解释说,这里每天只开放两个时间段,即上午9点到11点,下午2点到4点。同时工作人员告知,小盘谷内只有“花园”部分可供参观,“会所”部分不对外开放。

扬州小盘谷与个园、何园相比较小,建筑面积1400多平方米,占地5000多平方米。在园中看到,这里树木葱茏,藤萝叠翠,和错落有致的亭台楼阁相得益彰,很多假山小品设计得精巧雅致,给人以小见大、以少胜多、平中见奇的视觉享受。而一旁的原主人住宅部分,也是一派典型的徽派风格,屋宇高敞,沉稳大气,楹联匾额穿插其中,增添了浓郁的人文气息。层层叠叠的假山、修旧如旧的亭台与回廊、再加上庭院中花开自在的各类植被,这种感觉仿佛真的刹那“穿越”到古代的大户人家。

在游览中,小盘谷的保安一直尾随左右,闲谈中保安告诉记者,平时这里每天的游客量在20人左右,国庆长假也没有什么改观,4号上午游园的也就是10几个人。

从游览的经历来看,小盘谷内可供参观的“花园”和“会所”是相融一体的,密不可分,由老宅改建的会所内客房并不多,目前加在一起只有7间,分成三种房型,分别是基础客房、套房和古式宅院。记者了解到,这里的价格不菲,只含1人早餐的“大床房”价格1660元;含双人早餐的套房3420元,含双人早餐的“古式宅院”10460元。

同时,小盘谷会所有两幢古色古香的餐厅,每幢餐厅每天中午、晚上只开设一桌,在餐厅门前,看到几位服务员正在忙碌。记者以订餐者的身份询问价格,一位女服务员透露,他们这里的价格以人头计,有每人1888元和每人2888元两种,“我们的菜品主要是淮扬菜,分春、夏、秋、冬四季特色,鲍鱼、鱼翅等菜肴,应有尽有。”

“小盘谷搞了豪华会所,里面的消费高得吓人,这里已经不是我们普通老百姓去的地方了。”附近的扬州居民表示,不管怎么说,这是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小盘谷是属于扬州人,也是属于各地游客的。这么好的地方,黄金周一天只有这么一点人参观,真的太可惜了!

西泠印社小盘谷

历史

西泠印社小盘谷位于杭州西泠印社社址,汉三老石室南下,阿弥陀经幢旁。小盘谷上通遁庵,下达印泉,竹树茂密,境地称幽邃焉。

光绪年间,江西布政使(湘阴)李桓(字黼堂)喜孤山西泠山水之胜,在六一泉上构室居住,诗僧笠云在此游息,名曰“小盘谷”。后室圮。后其孙李庸奉父命以“生父既归里,以远道营辑感不便”,遂将地属之社,辟为一区,并以文手书勒石记之。该刻石文革中遭毁至不能卒读,现嵌于小盘谷摩崖中的刻石,是据社藏拓片翻刻的。

石刻

小盘谷北面摩崖有多石刻。

1917年,勒李黼堂遗篆(1862年书)“留云”二字,款楷书二行。

石刻篆书“芋禅”二字,俞曲园1881年书,于岩,跋语隶书,6行,行12字,“刻此二字于石上,用邺侯故事也”。

旁有一石刻,文如下:“昆弟六人共买山地,建初六年造此冢地,直三万钱”。隶书,5行,无款识。其上有石刻 “大吉”,无书人名。

石刻“小盘谷记”,1922年李庸撰,楷书,直列,11行,行21字。石高103厘米,宽55厘米。

石刻“小盘谷”,楷书,直列,无款识。

石刻“人间何处有此境”,吴圣俞1850年书,隶书,横列,款楷书,3行。

石刻印传东汉,篆书,横列,1983年李伏雨书。

旧有康有为书“湖山最胜”(后移至鹤庐下石窟门门楣)、释迦牟尼像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9 22:5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