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小绿象虫 |
释义 | 昆虫名,为鳞翅目,象甲科。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湖南、湖北、陕西等省(自治区)。寄主有柑橘、桃、李、板栗等果树及大豆、花生、棉花、桑、油桐等经济作物。 中文学名:小绿象虫 拉丁学名:Platymycterops is mandarinus Fairmaire 界:动物界 门: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纲:昆虫纲 Isecta 目:鳞翅目 科:象甲科 分布区域: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湖南、湖北、陕西等省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5~9毫米,宽1.8~3.1毫米。体长椭圆形,密被淡绿色或黄褐发绿的鳞片。头喙刻点小,喙短,中间和两侧具细隆线,端部较宽。触角红褐色,柄节细长而弯,超过前胸前缘,鞭节头2节细长,棒节颇尖。前胸梯形,略窄于鞘翅基部,中叶三角形,端部较钝,小盾片很小。鞘翅卵形,背面密布细而短的白毛,每鞘翅上各有由10条刻点组成的纵沟纹。足红褐色,腿节颇粗,具很小的齿。 生物学特性小绿象虫在福建和广西每年发生2代,以幼虫在土中越冬。第一代成虫于4月底至5月初出土活动,5月底至6月初为发生盛期。第二代成虫于7月下旬出现,8月中旬至9月下旬为发生盛期。成虫常群集为害,有假死习性,振动受惊时立即掉落地面。 防治方法(1)人工防治 在成虫发生期,利用其假死性、行动迟缓、不能飞翔之特点,于9时前或16时后进行人工捕捉,先在树下铺塑料布,振落后收集消灭。 (2)选用抗虫品种,培育壮苗,增强棉苗抗虫能力。 (3)在成虫发生盛期于傍晚在树干周围地面撒喷洒50%辛硫磷乳剂300倍液,或喷洒48%天达毒死蜱800倍液,或撒施绿鹰(辛硫磷缓释剂)或40%乙酰甲胺磷乳油或50%马拉硫磷乳油、90%晶体敌百虫、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每株成树用药15-20克。施药后耙匀土表或覆土,毒杀羽化出土的成虫。 (4)树上喷药 成虫发生期,于枣树上喷洒48%天达毒死蜱1000倍液,或2%阿维菌素2000倍液。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