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萧伯纳与中国 |
释义 | 作者:编辑、剪辑:倪平 ISBN:10位[7202028042]13位[9787202028049] 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08 定价:¥10.00元 内容提要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中国知识界千载难逢的“黄金时代”。在那幕由知识分子主演的历史大剧中,有一段饶有兴味的插曲,这便是世界文学大师萧伯纳被中国知识界极其隆重地迎在中国游历讲学。 编辑推荐这位身材纤瘦的爱尔兰文豪,有着纵横古今语出惊人的议论,使读其书的人,必生畏心。然而其为人,又是朴质无华的文人本色,也是很近人情守礼法的先生。 目录萧伯纳在华经历(倪平) 戏剧家的小传 来华之前 到印度、新加坡 到了香港 在上海吴淞口 …… 书摘在香港的谈话 2月11日萧对各报记者说: ——中日纠纷问题,内容怎样,我绝不知道,日本如果能力可及得到,一定会吞没满洲。国联秘书处已经被日本一脚踢倒,无能为力了。 ——对于减缩军备问题,我以为将来如果能只拿十时口径的炮弹代替十六时口径的炮弹来屠杀人民,已经可以算是大幸了。 对路透社访员说: ——你很不像是中国人。 ——中国报界中人,竟没有一个人来访我。他们难道幼稚得连我都不知道吗? ——我以为无味之事,再没有比飞游长城这件事更厉害的了。长城对于中国,有什么用呢?哈特里亚城倒比较得有趣些。 ——中日现在的局势,我不知真相,但是日本不向中国宣战,这一点真是。行得其宜。” ——国际联盟,在实际上正在趋于没落的路上去了。日本曾对国联虚张声势,中国应该知道国联的外交部分,就是该机关的不重要的部分,国际劳工局才是国联目下唯一的实体。国联秘书处已经被日本打倒,而国联却没办法。 ——高尔斯华绥是我的朋友,他竟先我而死,真是奇事。现在,我也应该死了。 ——何威德那个人,差不是在我所知的新时代的唯一的人物;至于我自己,却是属于19世纪和21世纪的人物。 说我永远不到美国去的传说,不近人情,正是等于说美国不来访问我一样。 ——虽说“一切战争都自然为‘英国皇后号’轮船而停止”,我却总希望一游华北,不愿华北的战事。阻止我这次的旅行。 ——现在各文明国,应该研究苏联的宪法,在苏联宪法之中,有许多点都被其他各国漠视了。 ——中国的政府,我倒以为颇有兴趣。 ——中国的军阀制度,很可以和英伦的封建时代的贵爵相比。 2月13日萧在香港大学演讲中说: ——世界文化,一半为半受教育者摧残,一半为饱受教育者摧残。大学教育往往养成矫揉的心思,不知培养本然的心思,以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所以我们不可以只读教科书,应选读有 真正教育价值的书。 ——大学好比百科全书,随时可应检查。求学之道,须选择适于自己者去研究,其间或者会有错误,然而二十年后,你就会知道你的错误就是成功。现在我不想多费诸位的光阴,也不愿诸位多费我的光阴。 ——如果你们在20岁时不做赤色革命家,那么在50岁时,将成不可堪的僵石。你们要在20 岁时,成一赤色革命家,那么,你们才得在40岁时,不致有落伍的机会。 对香港记者们说: ——到香港无印象。香港是一可憎之地。 在上海的谈话 2月1 ……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