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项亭 |
释义 | 项亭,唐代七言绝句,咏古唐诗,作者汪遵,后被《全唐诗》收录。作者以在乌江边游览纪念项羽的亭台为写作背景;既批判了项羽崇尚暴力、不修仁德的战略思想,又表达了对英雄末路的同情。 作品名称:项亭 创作年代:唐代 作品出处:全唐诗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作者:汪遵 作品简介【名称】 :项亭 【朝代】 :唐 【作者】 :汪遵 【文体】 :绝句 作品原文不修仁德合文明, 天道如何拟力争①。 隔岸故乡归不得②, 十年空负拔山名③。 注释①天道如何拟力争:指项羽在灭秦战争及楚汉战争中固执的采用暴力、不修仁德的战略思想。 ②隔岸故乡归不得:指项羽在乌江边无颜见江东父老,拔剑自刎的典故。 ③十年空负拔山名:灭秦战争三年,楚汉战争5年,其间约有2年的时间,总共十年, 拔山名:指《史记》中对项羽“力能扛鼎”的猛将形象的描写。 格律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仄仄平 作者简介汪遵(约唐僖宗乾符年即公元877年前后在世),字不详,宣州泾县人。(唐诗纪事作宣城人。此从《唐才子传》),生卒年均不详,约前后在世。初为小吏。家贫,借人书,昼夜苦读。工为绝诗。咸通七年,(公元八六六年)擢进士第。遵诗有集《唐才子传》传世。 他的诗绝大部分是怀古诗,有的是对历史上卓越人物的歌颂;有的是借历史人物的遭遇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绪;有的是歌颂历史上的兴亡故事来警告当时的统治者;有的直接反映当时的现实生活,这些诗都有一定的思想意义。 《全唐诗》录存其诗一卷(第602卷)。 作品赏析这是一首咏古的七言绝句,作者以在乌江边游览纪念项羽的亭台为写作背景。批判了项羽崇尚暴力、不修仁德的战略思想,同时也表达出对英雄末路的同情。 相关资料自刎乌江 项羽一生百战,出生入死,有过“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从而击败秦军,起死回生的经典战例,有过以三万人杀汉卒十余万人,逼迫刘邦数十骑逃跑的经典战例;此时此刻项羽身边尚有八百余骑,俱是精兵良将,无不以一当十,即使打不过刘邦,起码可以保护项羽全身而退,以图东山再起。事态的发展也验证了这一点。项羽突围而出,到了乌江边,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可见项羽放弃了渡江生息的机会,而是固执地认为“天之亡我”,不愿渡河,“乃自刎而死”。 作者其他作品白头吟 斑竹祠 北海 比干墓 汴河 采桑妇 苍颉台 长城 陈宫 东海 杜邮馆 短歌吟 樊将军庙 干将墓 函谷关 淮阴 鸡鸣曲 箕山 金谷 晋河 梁寺 聊城 绿珠 密县 南阳 彭泽 破陈 杞梁墓 屈祠 三闾庙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